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素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又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提醒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中,必须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要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自由驰骋、自由表现。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随意批评或挑剔,使学生消除被批评的顾虑,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和人格,从而建立起学生创新学习的自信心,敢于开口,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说“不”。教学中,我提倡六可以:错了可以重答,不完整的可以补充,没想好的可以再想,不同意见的可以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发问,对老师的教法可以提意见。这样,学生就真正享有自主、自由的权力。
  
  二、勇于创新,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意识源于质疑。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的点拨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称象》一文,教师启发:你们能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变一变?因为搬运石头又费时又费力,你们能帮助曹冲出个更好的主意吗?一石激起层层浪,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水代替石头;有的不假思索认为可用泥土代替石头;有的学生还认为用岸上的人称象,因为人听从指挥,即省时又省力。这位学生的想法多富有创意。尽管曹冲的做法在当时就是创新,但我们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向先进经验挑战,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创新中发展、完善的。又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句中两处用到“幸福”,学生读时,一眼晃过,似无所疑。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质疑:句中的两个“幸福”是同一个意思吗?从而引起学生注意,激起思维的浪花。
  
  三、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核心是善于开启求异思维
  
  国外教育给我们的一个很有益的启示是学生的求异思维发达。“异想天开”是未来的先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现实。语史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教会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求得多种结论或答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后,引导学生想:乌鸦的办法挺好的,你能想出其他办法让乌鸦也能喝到水吗?有的学生说:“找来一根空心革的杆子,伸入瓶子,就像我喝可口可乐一样。”有的学生说:“捡个塑料袋,把水倒到塑料袋里,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学生纷纷发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自然迸发出来了。
  
  四、自主创新,须激发创造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想象功能,找准切入点。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可设疑延伸想象:如果乌鸦再找到一片肉,狐狸又想得到这片肉,情况会怎样?同学们思维活跃,纷纷争着发言。有的说:“狐狸故伎重演,加倍奉承乌鸦,乌鸦接受上一次教训,不再理睬,狐狸只好夹着尾巴灰溜溜地爬进洞里去了”。有的说:“狐狸先说好话,乌鸦毫不理睬,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随即破口大骂起来,诬陷乌鸦偷人家的东西,迫害小麻雀,造小白兔的谣言……这时乌鸦沉不住气了,立即还击:‘你这是胡说’,刚一张口,肉片就掉到狐狸的嘴里……”这位同学的想法富有创意,冲破了定势思维的束缚,点燃了创新意识的火花。于是教师紧接着设疑:“狐狸第二次得到那片肉,乌鸦又一次上当,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学生发言十分热烈。有的认为狐狸实在太狡猾,防不胜防;有的认为乌鸦太老实,不能识破奸计。其中有一个同学说得更准确,也更深入:“这说明我们既不能爱听奉承话,也不能经不住造谣陷害,受不得一点委屈,遇事要冷静分析,排除各种干扰”。像这样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课堂才真正成为学生自立活动和实践创造的天地。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