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真爱铸人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甘肃省张掖铁路学校 张掖 734000
【摘要】本文力图分析如何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更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无痕化的德育渗透。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探讨了思想政治课中贯穿“无痕”理念的各种方法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无痕教育 渗透 教育主体
Moisten everything on earth without sound and true love founds the personality
------Brief talk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actualizing the no-mark education in the juni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class
Zhang Yunhong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has made an analysis on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no-mark educ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more effectivel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Combining many years’ personal teaching practice, the writer has also made a discussion on the whole bag of tricks for impenetrate the “no-mark” idea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class as well as its importance.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class No-mark education Infiltration Principal part of education
记得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教育?思想品德课如何来体现无痕迹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索。
1.转变教师角色,淡化教育痕迹。长期以来,老师们总是习惯以圣人、权威形象自居,习惯以一个尊者、长者、说教者的身份面对众多的学生,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势,舍不得一呼百应的威风。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就多了一些赤裸裸的教条: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必须怎么样,否则会怎么样,教育的痕迹十分明显。所以要淡化教育痕迹,必须先从转变教师角色做起。
1.1 扮演启发者的角色。教学实践中诸如生动形象地讲故事,用情感打动学生是一种启发;用实物演示,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是一种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在做的过程中悟出道理,是一种启发;即兴小品演示,根据自己的认识程度,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来表达真情实感,也是一种启发。例如新学年开学不久,天气很躁热,上课时,各个班级的吊扇都哗啦啦开着。还没跨进初二(1)班的门,我就听见里面一片嘈杂。原来,几个女生嫌电扇开得太大,风吹上来受不了,而一群男生齐声哄叫:开大点!开大点!我走进教室看见男生们在洋洋得意的大喊;几个女生则夹紧胳膊,缩成一团。课怎么上得下去呢?但我很快镇静了下来,因为这节课正好要上《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我笑眯眯地环视一周,说:“有哪条法律规定电风扇不能开大呢?”男生们兴奋地差点鼓起掌来。“又有哪条法律规定电风扇不能开小呢?”男生的手一只只灰溜溜地垂了下去。“同学们,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根据法律来判断对错,有些事这样做也对,那样做也不错。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我借题发挥,引入了正题。
1.2 扮演好主持者的角色。在电视栏目中,《谈话》、《沟通》、《人生AB剧》、《实话实说》、《有话大家说》等类的节目收视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实话实说》这个节目,深受老百姓喜爱,因为这种形式更能表达百姓的一种心声、渴望、需求。由此我想,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是不是也可以引进这样的创意,来开放我们的课堂,转换我们的脑筋,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其间,老师的角色只是一个主持者――课堂教学的主持者,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舒发自己的情感,并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点触动,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点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点体验。我想,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师,不可能不让学生动心、动情。
1.3 扮演好学习者的角色。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一个教师如果观念、知识不与时俱进,那么,他过去所拥有的知识或许就不能成为今天“传道”、“授业”、“解惑”的资本。说实在的,现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我们的学生比老师敏感得多,知道得多,看问题也现实得多。比如,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相当尖锐,凭我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很难作出令学生满意的回答。记得有一次我执教“信科学,不迷信”,时,在讨论中,一位初二的女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要破除迷信,那么市政府为什么还要在斜西街这么好的地段扩建觉海寺,并且前后仅一年就竣工,而我们中学校舍改建缓慢,到现在还没有……,这难道不是政府不重视教育而助长搞迷信吗?”对这个问题,由于自己始料不及以及对宗教政策了解不全面,所以当时没能给此学生心服口服的答
案,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扮演好学习者的角色。
2.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处理问题。中学生阅历浅,分辨是非的能力弱,世界观尚未形成,所以,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又往往是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循环、反复过程中成长、成熟起来的。为什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处理问题?很简单,因为有些错误在大人们、老师们眼里是错误,而放到孩子们的年龄阶段来看,也许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因人而异地疏导,用开放的、民主的教育理念,为孩子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对此,我们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师爱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先进的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老就是以他这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颗爱心。然而,不能否认,这样的爱心,并非每一位教师都具备。对此,陶老曾这样深情的告诫青年教师:“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贝多芬;你的偏见中有达尔文、爱因斯坦、安吉尔、托尔斯泰、罗丹……。”
陶老的呐喊、呼吁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现实中的悲剧也历历在目。有报道说:“当今的教育似乎特别善于制造自弃者。”这话并不过分,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处理问题,也许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当然,要由内而外的做到这一点,需要素质,需要境界。
3.强化尊重意识,渗透母爱、父爱般的师爱。上课铃响了,我兴冲冲地拎了一包食品进了初二(1)班,并给每
个学生发了一小块炭烤鱼排。当时不少同学拿起来就往嘴里送,只有几个学生持怀疑的态度。我扬了扬包装袋:“营养丰富,补钙佳品,旅顺特产,送礼最佳。”等我读完广告词,鱼排全下肚了!“你们知道这是从哪儿来的吗?以前在哪儿吃过?”当听说是我暑假旅游时带回来的,同学们都目瞪口呆:这么长时间了,能吃吗?我说:这问题应该早问呀!同学们终于明白吃鱼排和今天上课的内容的关系了――今天的课题是《青少年如何保护自己》。这时的我和大家一起开心地笑了起来:不过这鱼排绝对没问题,是放在冰箱里冷藏的,昨天我已吃过了。同学们都会心的笑了。在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中,学生们体会到了浓浓的爱意!
众所周知,所有的学生都渴望母爱、父爱般的师爱。而这种师爱的前提是尊重。尊重能给学生带来自信,自信恰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自信,那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我曾听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把一个双耳几乎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了一个知识出众的高材生。后来,媒体采访时,周弘说:“哪怕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也应该饱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和赞美她。”这位父亲的成功教育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孩子而言,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即使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在鼓励的雨露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教师,有时不经意的一言一行,都会从正面和反面影响孩子的一生,改变孩子的一生。
综上所述,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要求的时候才能实现”。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强化师德,从观念上调整心态,转换角色,杜绝使用愚蠢的教育方式,提倡润物细无声。尤其作为教孩子“学做人”的入门学科――思想品德课呼唤无痕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2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