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我的一些做法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有需求感;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实践情境,加深理解概念。
  关键词:情境教学 问题情境 生活情境 故事情境 实践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兴趣带来成功,成功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设置多种教学情境,造成问题悬念,展现矛盾冲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有需求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按照人的认知规律,易对悬而未觉的问题产生兴趣。利用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不断总结,并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既满足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又能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潜能。设置悬念情境,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学生的情感波澜,撞击学生的求知心灵,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可先讲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
  1+2+3+……+100=?
  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高斯用的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又如在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在课堂先引出国际象棋的故事:卡克发明国际象棋后,国王为了奖励他,向他承诺全国的金银财宝任他挑选。而卡克只提出一个要求,在他发明的象棋棋盘的64个方格中,第一格放一粒小麦,第二格放两粒小麦,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直到最后一格。国王听后,觉得这并不是很难办到的事,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而通过计算,小麦数量大得惊人,若将这些麦子铺在地面上,可将整个地球表面铺上三厘米厚的一层!这个惊奇的故事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怎样去计算这些数字,这就为引入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问题形成悬念。这样一来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想听下去的心理,从而带着一种心理的渴望去学习。这时学生的学习是自发的、主动的,也是最有效的。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的发展应归结为现实所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教师要充分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学习,以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例如初学立体几何时,大多数学生不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较强的平面与空间图形的转化能力。如在讲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可以举出建筑工人在砌墙时为什么要吊一根铅垂线?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对本节知识的兴趣与好奇心,并且记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可以联想这个实际情境,这样,记得快、记得牢。把问题设置于真实情景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立体几何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3、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数学知识的探求过程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知识背景。选取具体的背景,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生动形象。例如我在教“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创设了如下情境: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能顶上吗?已知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8,三个臭皮匠能解出问题的概率分别为0.5、0.45、0.4,且每个人必须独立解题,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出的概率比较,谁大?因为所有的学生都被提出的这个情境吸引住了,都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所以听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效果极佳。在课堂上创设故事情境,一方面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从而使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4、创设实践情境,加深理解概念。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据数学概念形成的规律,概念教学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原则,教学新概念要建立在生动、形象、直观上。例如在介绍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时,就从学生的亲身体验乘车引入,从简单的生活例子升华到抽象的数学原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至于觉得枯燥。又如在讲“椭圆的定义”时,预先布置学生带好图钉、绳子、纸。在课堂内告诉他们作椭圆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发挥,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概念,享受到探索新知识的快乐。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通过合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愉快地探索数学知识,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牢固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互相交流。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又使学生的求知需求得到满足,激发起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由“厌学”转变为“爱学、想学、会学、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3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