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数学教学引入建构主义理论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静

  建构主义已成为数学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当今的建构主义者突出强调学习的建构性、问题的结构不良性、具体情景性和学习中的社会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我们改革传统的封闭式中学数学教学,实行开放的中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一、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认知主体积极的、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内在的思维建构活动,是对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过程,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反映。学生的主体性是天然具有的。所以,不应把学生看成―个可以任意装进各种知识的空的容器,而应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新的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师中心、学科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走出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开放的教学观念,以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首先,建构主义非常重视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和模拟现实情境,以创造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数学知识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其次,建构主义非常重视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与经验的建构,结构不良领域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知识应用的每个实例中,都包含着许多应用广泛的概念在相互作用(即概念的复杂性);二是同类的各个具体实例之间,所涉及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有很大差异(即实例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在课堂上,应允许多向交流,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交流。在充满开放气氛的课堂里。师生关系融洽,同学问友好合作,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人人有所收获,能充分发展自我,表现自我。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三、选择开放的教学内容
  1.加强开放题的教学。数学开放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积极地参加学习,能综合利用刚刚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2.加强数学实验的教学。加强数学实验教学,将动手与动脑有机地结合起来。凡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尽量采取学生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切实避免在黑板上空论,脱离实际,人为地把本来应该有丰富趣味性的内容变成枯燥而使学生厌烦或很难让人接受的内容。把数学实验变成学生课外活动与第二课堂必不可少的―个重要环节,把数学学习中动脑的思维能力跟课外活动中动手的能力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和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对相关学科的开放。数学的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明确把数学作为一门服务性学科来进行教学已很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应着重讲清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自己懂得获得数学知识和理解力的特殊方式,创造数学课向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进行教学开放。
  四、运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开放的教学方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倡导和促进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多种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能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而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几种教学方式,正是体现了这种教学思想。
  1.随机通达教学。随机通达教学要求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使学生对概念获得新的理解。这种教学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运用,而是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
  2.情境性教学。建构主义者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向学习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强调具体情境中形成的具体经验背景对建构的重要作用。由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因此,他们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化学科交叉。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展示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指导学生开展探索活动。另外,他们还认为这种教学不需要再搞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测验,因为解决具体问题本身就已反映了学习效果。
  3.支架式教学。我们借用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概念形象地提出了支架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教师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调控),通过支架逐步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转移给学生自己,然后逐步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探索学习。
  数学是开放的,它不仅是生活需要的反映,也是人的认知结构能力的反映。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成功地应对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我们的数学教育更开放些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