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师生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尚玲武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总是在具体形象思维的主导下,由多种思维成分共同配合而起作用。特别是11岁以前的学生,他们解决问题主要依靠具体直观形象来实现。例如学习“6+5”时,最好能将6和5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如苹果)联系起来,即家里有6只小鸡,又买了5只小鸡,共有多少只小鸡。学习“7-4”时,即爸爸买了7个苹果,吃掉了4个,还剩下几个。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倡导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应该积极互动,引导学生在具体实际情境中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一、关心学生,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新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关心学生。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首先老师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变化,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孩子,一切都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其次老师与学习好的孩子经常互动,提问题经常是那几个固定的好学生来回答,忽视了其他学生。因此,应提倡关心学生,要关心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关心学生应关注每个学生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积极鼓励、表扬学生,从而使老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二、鼓励学生,增强学生与老师互动的信心
  小学生通常情况下非常愿意与老师互动,喜欢向老师提问题,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忽视,产生一种受挫心理。许多学生有时想说,但是不敢说。所以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也不要紧,只要大胆说,特别是对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更要鼓励。如:“你说对了一半了,请再想一想,继续说下去”!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口说,就会得到老师的赞扬,此外,还可以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如:分个人或小组竞赛,以“记数字、快速运算、灵活解题”等游戏进行训练。只要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就会增强学生与老师互动的信心。
  三、联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思考其恰当性,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你要把学生领到你要他去的地方,你必须知道他现在在哪里。要创设一个成功的教学情境,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熟悉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问题情景不仅仅是由教师提出来,也可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困惑提出来。问题情境设置出来后,可以灵活地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真正“动”起来。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空间中学习,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真正让学生“活”起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高见”,教师并非强求学生绝对接受,师生之间允许存在观点、思维方法的分歧,相互驳斥甚至争辩均属正常。所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既能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能反映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必将给学生带来有益的收获,促使教师得到更多的启示,真正使教学收到明显的效果。
  总之,教学应是一个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师生两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小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老师在数学课教学更应该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与学生一起互动,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目前,应该倡导改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大合唱”,并让师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使师生在和谐、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黄峤学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