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汉词义差异及其翻译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万明莉

  摘 要:语言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形式转换的过程,更是思维方式和观念相互作用、不断深化的过程。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据此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法、释义法、增益法和直译加注法等,才能做到翻译准确无误
  关键词:英汉词义;差异;原因;翻译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8-0061-02
  在英汉翻译中,正确理解原语(source language)的词义,并在译入语(target language)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是翻译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但很多初学者往往把词汇意义等同于双语字典上的释义,认为翻译就是英语和汉语之间进行词汇的替换。这样就会出现翻译中虽然将所有的英语词语都译成对应的汉语词语,可整篇译文却不知所云或意义与原意有很大差异的现象。鉴于此,本文拟从词的词汇意义和文化意义等方面,对英汉词义的语用功能及翻译问题进行论述。
  
  一、词义
  
  词义是人类认知和情感的反映,既与语言的外部世界相联系,也与语言的内部功能相联系。词义的内涵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1.词义的指称意义
  当人们使用特定的语言符号指称一定的事物、事件或经历,并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得到认可时,这一语言符号便进入了语言体系,并具有了意义潜势。而意义的潜势,是在一个中性的语境(指词汇的使用不受语言使用者的主观影响,也不受句法、修辞等因素的影响)中出现的意义,通常被称为词汇的指称意义。例如,“母亲”的指称意义就是指“成年的有子女的女性”。
  词的指称意义可分为字面意义和文化意义。字面意义是指“单个词语最先在词语使用者头脑中唤起的概念或形象”。词义同它所指称的事件、事件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得到认可的,因此也就必然带上特定的社会群体的色彩,包括社会群体特定的地理、历史、社会、文学、风俗等特征,这便形成了语言符号的文化意义。
  
   2.词义的语用意义
  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不同的交际环境、交际目的、交际对象等因素都会导致交际者采用不同的语言符号;反过来,不同的语言符号也会传递一些有关交际环境、交际目的、交际对象等信息,从而形成语用意义。语用意义的实质是语言符号与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即根据字面意义对语言的言外之意所做出的推断。例如,如果一个人想告诉对方“汤姆昨天让他驾驶一辆新的阿斯顿马丁牌小轿车”,那么他至少可以选用如下的三种表达法:
   (1)Tom let me drive his new Aston Martin yesterday.
  (2)Tom let be drive his new car yesterday.
  (3)Tom let me drive his new vehicle yesterday.
  这三句话表达的字面意义大致相同,但含义却有很大的差别。句(1)中用了一个具体的特殊名词Aston Martin,明确地说出小轿车的牌子,言外之意是对这辆车很喜欢,对汤姆能让他驾驶这样的车感到高兴,同时也表明他很喜欢这个话题;句(2)中用了一个普通名词car,只是一般表达法,没有任何特殊含义;句(3)中用了一个笼统的总称词vehicle,言外之意是说话者并不喜欢那辆车,或对那个话题不感兴趣。
  语用意义是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语境中的意图体现,翻译时,语用意义是选择词汇的重要依据。
  
  二、英汉词义差异的产生
  
  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过程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不同,便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特点,而不同的语言又形成了不同的描绘和反映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方式,因而导致了语言词义上的巨大差异。
  
  1.字面意义的差异
  (1)语义错位
  语义错位是指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上义词与下义词之间不对称。例如,汉语中的“酒”可以分为葡萄酒、啤酒、白酒、黄酒、威士忌等,“酒”是上义词,而“葡萄酒”等构成“酒”的下义词。但在英语中,却只能够找到“wine”(葡萄酒)、“whisky”(威士忌)、“beer”(啤酒)等这样的下义词,于是将汉语“酒文化”这类词进行翻译时就有了麻烦。同样,在英语中有很多词与汉语“杯子”的下义词对应,如glass(玻璃杯)、cup(茶杯)、tumbler(平底大玻璃杯)、mug(圆筒形有柄大杯)等,但却很难找到与汉语中“杯子”相对应的词语,因此在翻译像“我买了四只杯子”这样简单的句子时,也会碰到麻烦,因为必须先弄清楚这里的杯子到底是glass还是cup。
  词义错位与语言文化、社会环境、风土人情、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某种文化社会如果对某类事物非常重视,或某类事物对某种文化社会非常重要,那么这种文化的语言往往就会产生许多下义词来描述这类事物。在英汉之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亲属的称谓。众所周知,汉语中对亲属的称谓词要远远多于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而英语“uncle”一词就包括了汉语里的“伯伯、叔叔、姑夫、舅舅、姨夫”等众多父辈男性的称谓。再比如,中国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光炒菜的技法就有煎、炒、炸、煸、炝等词汇,而所有这些动作在英语里只用一个“fry”就包括了。
   (2)词汇缺省
  词汇缺省是指某种语言的词汇所指的概念在另一种语言社会里不存在,缺少对应的词汇。这种现象在英语和汉语中很多。例如,表现中国道教文化中阴阳八卦思想的八卦、太极以及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的惊蛰、雨水、三伏、三九等词语,就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词语。同样,与英语社会的基督教文化有关的词汇也给汉语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如vicar,priest,churchman, clergy,blackcoat,chaplai,minister,pastor等词之间的差异也很难翻译出来,在很多情况下只好把它们都译成“牧师”一词了。
  
  2.文化意义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但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文化对词义影响的因素很多,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方面。
  (1)自然环境
  中国和英国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因而人们对自然的感受也不同,反映在语言上,就造成了文化意义的差异。英国是一个典型的海洋性国家,因而语言中有很多与海洋和航海有关的比喻和习语,如:as close/dumb as an oyster(相当于汉语的“守口如瓶”);cast an anchor to winder(相当于汉语的“未雨绸缪”)等。而传统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因而产生了大量的与农业有关的比喻和习语,如“舐糠及米”、“根深蒂固”、“陈谷子烂芝麻”等。
  在中国,东风盛行于春天,“东风”在汉语里的文化含义是“温暖”,所以就有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样美好的意象;西风是在冬季,寒冷而干燥,所以就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描述。而英国位于欧亚大陆的西北,东风和西风的含义与中国完全相反,所以英国作家John Mansfield赞美西风:“It’sa warmwind,the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

  (2)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
  不同的生活习俗、价值取向、道德标准使得不同的民族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因而使一些词汇有了不同的文化意义。在汉语文化里,将松树和丹顶鹤放在―起表示“延年益寿”;将蝙蝠和梅花鹿放在一起表示“福禄”,“蝠”与“福”同音,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但这些在英语社会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西方人对蝙蝠(bat)无好感,通常会联想到不好的事情,如英语中有as blind as a bat,crazy as a bat等词语。
  
  三、英汉词汇的常见翻译法
  
  1.直译法
  直译法指的是将字面意义直接译出。译文既传达原语词汇的信息,又尽可能地保持原语词汇的表达形式。例如:Though a translation may be like old wine in new bottles or a woman in a man’s cluthing,the results can be both tasteful and alive。[译文]:“虽然一篇译文可以像置于新瓶中的老酒,或似身着男装的女子,但是,酒仍不失甘醇,而女子仍丰韵不减。原文中的词义形式如wine/bottles/woman/clothing均在译文中得以保留。
  
  2.释义法
  释义法是指对原语词汇进行解释性翻译,目的是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语作者或文本的意图。例如: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mouth.如果用直译法,译文:“它降生时,嘴里衔着一把银勺子。”用词不伦不类,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采用释义法译成“她生在一个富贵之家”,就既保持了原语之意,又使译入语读者明白原文的含义。
  在词汇缺省的情况下,释义法是很有效的翻译方法。例如,汉语中“定向招生”、“乱摊派乱收费”、“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等词汇,因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语,翻译时为了让人明白,就应采用释义法将其分别译为“to enroll students who are pre-signed specific posts or areas”、“imposition of arbitrary quotas and service charges”和“three-tiered medical-care net work in the rural area”。
  
  3.增益法
  增益法是介于直译法和释义法之间的一种翻译方法,是指翻译时在保留原语词汇的字面意义的同时,根据上下文适当地增加一些词语帮助译入语的读者理解。
  例如:Conventional security measures emphasize behavior that is prohibited,and such measures are largely fear-based.如果把句中“emphasize”和“prohibited”分别直接译成“强调”和“禁止”(传统的安全措施强调那些被禁止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大多基于恐惧之上),整句话读起来十分费解;若把“强调防范”译成“社会规范所禁止的”,整句译文改为“传统的安全措施强调防范那些被社会规范禁止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大多基于恐惧之上”,读者也许会更清楚明白。
  使用增益法既可保留词汇的原语特色,又能丰富译入语的词汇表达,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的规范。
  
  4.直译加注法
  在翻译词汇时还可用直译加注解的方法。此法在翻译时,把原语词汇直接音译,然后加上注解帮助译入语读者理解。此法比较适用于那些文化含义深厚的词语的翻译。例如:汉语的“气功”可用拼音加注释法译为 Qigong(a system of deep breathing exercises),英语Poseidon用英语读音加注释法译为波塞冬(古希腊神话中的海神)、engine译为引擎 (发动机)等。
  
  参考文献:
  
  [1]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4]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毛荣贵.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徐光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