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人才资源管理中的教师流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兵

  中学人才资源管理中的教师流动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组织保证,是鞭策教师完善自我、激励教师勇于竞争的动力所在。它既具有人才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又具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
  
  一、中学人才资源管理中的教师流动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中学人才资源管理中的教师流动缺少科学统筹,良性循环活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1 优秀人才外流,导致“重点学校”不重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局部地区假教育、伪教育、反教育愈演愈烈,导致教育现实与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学校缺乏应有的学术文化氛围,面对即将沦为简单劳动力而且劳动价值、自我价值得不到承认和实现的尴尬局面。许多优秀人才不甘寂寞,自觉冲出旧体制的藩篱,外出寻找能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理想空间,致使“重点学校”不重点,结构支撑力不足。
  2 学校布局调整,形成教师“大拼盘”。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日趋加快,一些地方的学校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部分学校的布局不得不重新调整,以形成规模办学的效应。因此,学校合并伴之而来的是原封不动的教师合并。一方面,某些学校人员过剩,人浮于事的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某些学科教师比例失衡,工作超负荷,日常教学中疲于应付,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3 教师流动缺少统筹安排,人事关系中的“人情化”苗头有所上升。由于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些腰缠百万的企业主相继在城里落户。于是,他们千方百计打通“关节”,将自己的亲朋好友调入城内任教。其中,精英者有之,平庸者有之,无能者有之。年复一年,导致城镇教师数量严重超标,结构严重失衡;城乡教师工作量严重失调。这就在客观上影响了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公平发展。
  所有这些,极大地阻碍了教育的公平竞争,影响了部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合理流动势在必行。
  
  二、中学人才资源管理中的教师流动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组织保证
  
  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条件,一是经济投入,二是师资配备。目前,就师资的配备而言,城市优于农村,“重点”优于一般,这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重点学校人满为患,一个教学班甚至七十余人,另一方面普通学校班级人数寥寥无几,有的甚至难以开班。这样,既增加了重点学校教师的过重的负担,又削弱了非重点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长此以往,城镇与农村,“重点”与“非重点”教育的均衡发展只能写在纸上。因此,组织教师合理流动,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定期轮换,无疑,这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组织保证。
  
  三、中学人才资源管理中的教师流动是鼓励教师勇于竞争、鞭策教师完善自我的动力所在
  
  事实证明,无论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市场经济时代,教师在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都一样的状态中,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就难以正常发挥。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优秀教师心忧学校,怀才不遇又无力回天,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积极性得不到真正发挥。他们崇尚教育的理想,崇尚竞争的环境,崇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他们而言,合理流动,是形成竞争机制的动力所在。
  翻开历史,在计划经济时代,采取单一的办学方式,过分强调师资队伍的稳定,学校人事管理制度确实有点僵化落后,致使目前许多教师捧的是“铁饭碗”,吃的是“大锅饭”,拿的是“放心钱”。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教育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中学教师是高学历的教师群体。他们理应具有相当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自觉性。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制度制约和调控措施,尽管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某些改革,诸如教师职务评聘制、校长述职评议制、中层干部聘用制、名校长名教师评审制,以及目前正在实现的绩效工资制,也未能从根本上完全触及到某些人的切身利益――“饭碗”,所以只能隔靴搔痒。应当看到,大部分教师已经表现出工作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工作的能动性和改革的创造潜力,正在改变着教育的现状。也毋庸讳言。“大锅饭”、“铁饭碗”的人事体制使得少数教师不思上进,乐于“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都一样”。他们缺乏危机意识,潜力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如轮训、轮岗,或者将思想上和业务上不称职的教师调离原岗位,这是对不称职教师的一种鞭策,是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具体体现。惟其如此,才能促进大家有一种职业的危机感和事业的进取心。
  综上所述,中学人才资源管理中的教师流动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鞭策教师完善自我、激励教师积极竞争的需要,是人才资源有效利用的需要。对此,作为中学校长,应该深化认识,从教育的大局出发,从形势的要求出发,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教师定期轮训、定期轮换而献计献策。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