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歌 张随娜

  创新意识是创造精神的主体。是创造能力的心理基础,基素质教育中学生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更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笔者谈几点浅见。
  
  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教学上要勇于创新
  
  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还课堂于学生。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才有机会探索创新。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学习他人的创新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以行动、精神感染学生,启迪学生,让学生感到,创新并不神秘,通过学习努力我也行。从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吸引学生加入创新行列。
  
  二、激发学生追求新异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追求新异的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显著表现。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要设法激发并发展学生追求新异的好奇心,给各类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是一个有创新能力的显著特点,但如果没有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就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说,具有追根究底的“犟劲”是创新意识的重要标志。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着力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发现和探索,经历再创造数学的过程,并努力寻求尽善尽美。
  
  三、强化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学习数学提不出问题,创新从何而来?目前中学数学教学存在一种倾向,即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答由教师或他人所提出的问题,而很少有机会自己提出问题并予以解决。这无疑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长此以往,学生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能用批评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强化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无论是概念教学,还是解题教学,都必须给学生创设观察场地和思考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质疑,不迷信教科书,不迷信教师,勇敢地提自己的问题。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不善于提问题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其分析;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要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并大胆创新。
  
  四、寻找创新素材,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新颖性和创见性是其本质属性。教师应适时挖掘创新素材,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是从多方向、多角度展开的辐射型思维。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素材。通过一题多解,能扩充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得到思维的锻炼。
  逆向思想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公式、法则,进行逆向推理,反向证明。训练逆向思维有利于学生摆脱思维定势,产生新思路,发现新知识。
  直觉思维是直接洞察问题实质的思维。它没有明显的过程意识,需要学生打破旧的条条框框,运用联想、类比等方法大胆地进行猜想。直觉思维常体现出创新,应不失时机地训练。
  
  五、注重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创新观念
  
  数学创新观念的确立,标志着数学创新意识的形成。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观念,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作为教师,一定要精心谋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积极体验数学,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索和研究。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并动手操作;若学生遇到困难,则及时启发和引导,保证活动顺利开展;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发现过程和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中,体会方法,尝试创新。
  
  六、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开展数学竞赛、纠错比赛、数学建模、数学作文等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设计,自我解决,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可以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