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坤来
一、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预习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对新知识的尝试了解,实际上就是学生的自学过程。”预习内容是“思品”课文和《资源与学案》;课前教师给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将不懂或模糊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集中精力攻克这些知识点,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在预习中,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地阅读和思考新知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技能,主动修正自己的心理偏差和日常不良行为,自觉提高品德修养。通过预习,学生熟悉了解课本和《资源与学案》的相关知识,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课堂上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无目标的学习,就是放任自流,就是让学生休息。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以及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最好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探讨、研究知识、自己感悟道德、法律、国情国策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学生的努力,完成了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三、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用之不竭的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将是学习“思品”的内在动力,就会自觉自愿地去探索、研究新知识,主动积极地去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自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笔者采用了以下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 营造民主和谐的自主学习气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前提
在引导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时,教师应采用商量的语气,如:“我的看法是”,“我认为”等口语,放下老师的架子,在学生表演小品和讨论问题发表看法时,教师应该参与其中,表演和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师生间的距离就缩短了,学生就愿意亲近老师,很容易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没有精神压力,心情愉快,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件苦差事,而是一种享受,就会变苦学为乐学,自然会激发自学的兴趣。
2 进行自学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表扬和激励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学生预习和课堂自学后,都应进行及时的评价,对学生回答的答案,在老师的参与和学生们共同评价下,对好答案表扬,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发向上:对不完整的答案,教师和学生给予完善:对答案条理不清的,对其回答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和表扬,会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成功的渴望,这样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逐渐形成思维和答案上的条理清晰,因此,适当的运用激励手段,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 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品”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行为的有效途径。在学习八年级“思品”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部分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走出校门进入社会,调查当地的环境污染现象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调查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撰写“治理当地环境的可行性调查报告”,提出治理环境的合理化建议;评选出优秀调查报告送当地“环保”部门,为“环保”部门提供治理环境的第一手资料,使学生们感受到了自己行动在保护环境,增强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
4 利用电教网络设备,搜集自学资料,提高自主学习兴趣
因特网最大的作用就是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消除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网络为现在的教学和材料的选择、搜集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把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知识引进课堂,极大地丰富了学习资料,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我在指导学生自学九年级“思品”“走向世界的中国”这部分知识时,让学生走进计算机网络教室,搜集查阅中国近期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活动,从中体会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表现。通过学生搜索查阅2008年北京“两奥会”的文章、图片,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较高。在学习八年级“思品”“我爱你中国”我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祖国壮丽山河的文章、歌曲、图片,搜集从古到今,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的材料,在学生搜集的资料中最突出的是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发射回收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的文章、图片、模拟动画片,真实地再现了“神州七号”发射、回收的全过程,在观看、欣赏图片、模拟动画片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学“思品”的兴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