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技术应用价值取向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卫军 王文君
【摘要】文章在分析教学中技术应用论争典型观点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探讨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描述了信息技术作用下教学时空、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发生的巨大变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观点论争;技术与教学关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8―0011―04
技术的价值问题是技术哲学领域的研究话题,一直以来也是学术界倍受争议的话题。这一问题折射到教学中,主要体现为教学中技术应用的价值问题。本文主要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分析教学中技术应用的价值取向。《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把技术定义为,“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1]它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方面,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活动及方法方面。教学中技术应用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教师与技术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如何看待技术作用下的教学走向?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则需要考察教学中技术应用的价值问题,需要考察教师与技术的关系问题,以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发展。
一 教学中技术应用的论争
1 乐观主义的期待
乐观主义者认为,教师教学中应用技术,可以解决教学中的诸多问题,甚至认为技术可以全方位变革教育。这种观点典型地给予技术以无限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技术可以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如果技术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认为会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问题终究能被解决。如社会学家库利在印刷媒介产生后预言,印刷媒介将使人类走向自由与民主,提出了“印刷意味着民主”的论断。但之后的发展足以证明,印刷媒介不仅没有带给人们自由与民主,反而成为了统治阶级舆论和奴役广大受众的有力工具。技术乐观主义的观点,是典型地对技术工具手段的教育应用寄予了深切厚望,甚至还认为,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其重要思想根源是“媒体决定论”,认为未来教育发展中,学校将逐步走向消亡,教师将最终被取代。这是典型的科学思潮主义观点,表现为一味地追求新技术、推崇新思潮、“工具至上”的革新理念。很显然,乐观主义期待的观点突出了技术的影响,从正面夸大了技术的作用。面对现实中技术的一些负面作用,乐观主义期待的观点又显得无能为力,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与归因。
这种观点显然是幼稚的、不成熟的。首先,考察教师与技术的历史发展,不难看出,任何新技术出现后,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要求都将会越来越高。没有任何迹象显示,由于新技术的应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减弱了,至少目前人们也没有看到学校即将消亡,或教师将被哪种技术所替代的迹象。其次,这一观点只关注了技术积极作用的一面,而忽略了技术的社会制约因素、文化制约因素以及人的影响因素等,是单纯地从乐观主义角度出发,将教育的改革发展归结为技术的力量。这种观点的根源,很显然是受到了“技术是导致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论断的影响,是典型的“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是自然技术主义者的认识,而非唯物辩证论者的观点。
2 怀疑否定的态度
持怀疑否定态度的观点认为,技术威胁了人性的自由,对技术是一种消极的悲观态度,担心技术的发展会主宰人类社会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应该说,对于技术怀疑否定态度的观点,是一种反技术的观点,认为技术的发展会必然威胁到人类的自由,把工具、技术看作是奴役、束缚人性发展的罪魁祸首。
尤其是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无用论”或“媒体否定论”的观点,对技术于教育教学的负作用更是担忧,对技术表现为一味的保守。这种观点对于教育中“人教育人”的基本认识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也过分夸大了教育媒体的负面作用。恰恰与乐观主义期待观点相反,它虽然突出了人的要素,把人的自由与人性的发展提到了一定高度,但它也过分地夸大了媒体技术的负面影响。
怀疑否定的态度也仅仅是关注了技术的负面作用,对技术的社会属性以及人与技术关系中体现的能动性缺乏正确认识,尤其是缺乏关于各种因素与技术相互关系的考察。如果说乐观主义期待的观点主张“革新”,是夸大了技术正面作用的话,那么怀疑否定的态度则主要是“守旧”,是片面夸大了技术的负面作用及影响,两者都是对教学中技术应用认识的极端化观点。事实上,乐观主义期待对于技术的“乐”和怀疑否定态度对于技术的“悲”,都只是片面地关注了技术的某一方面而已,而对于技术价值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内涵,则缺乏正确认识。
乐观主义期待的观点和怀疑否定的态度,是与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基本思想相一致的。乐观主义期待的观点重点关注了技术具有变革力量的一面,怀疑否定的态度则极力地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性的解放。两者看似观点相左,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技术决定论”的不同表现而已,典型的表现为静止地、片面地看待问题,将技术的作用单一化,割裂了技术与社会诸多因素之间的关联,否定了技术所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的一面。
3 技术中立论的观点
与乐观主义期待和怀疑否定的态度相比较,技术中立论者似乎从两种极端的认识走向了理性,认为技术本身是自然的,本无善恶、好坏、对错之分,与价值无涉,单纯的技术手段不会简单地导致某种“社会善”或“社会恶”。技术是中性的,并没有具体的目的性,关键是取决于使用技术的人。这是广为流行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观点,诸如“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技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等等,都是技术中立论的典型表述。
在技术中立论者看来,技术可以产生善良的结果,也可以产生邪恶的后果。然而,这并非是由技术本身所引起的,是由于技术之外的因素造成的,认为技术的工具性特征使其既可行善、也可作恶。“作为实然领域中的技术只指向‘能做’,至于是否‘应该’做则是由属于应然领域的道德所决定的。原子能技术既可以用于武器制造,也可用于原子能电站等和平目的;计算机既可以成为有用的工具,也可以成为破坏的工具;激光可以在医学上用于慈善的目的,也可以用于军事上邪恶的目的。”[2]
技术中立论者得出支持自己论点的四个论据是[3]:(1)技术作为一种纯粹手段,可以被应用于任何目的。技术的中立性是指技术作为工具手段的中立性,它与它所服务的价值目的只具有或然相关性。(2)技术与政治无涉。机床、机车、计算机这些工具对任何社会都是有用的,它们与社会和政治因素无关。(3)技术对于社会价值的中立性根源于技术的理性特征及其所体现的真理普遍性。技术所依据的原理对任何社会都能发挥出作用。(4)技术的普遍性意味着同一度量标准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技术都可以提高其劳动生产率,而且技术的评价与选择的标准也是相同的。
应该说,技术中立论对技术自然属性的认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它又同时忽视和否定了技术的社会属性,这是技术中立论的本质缺陷。技术的设计和开发,往往初衷是好的,谁都不会在设计技术时更多地考虑在现实应用中邪恶的一面。事实上,技术看似中立的背后,又与人、自然、社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技术作用的发挥,既要遵循技术应有的自然规律,也要服务于人的使用目的,要符合相应的社会规范体系。技术不仅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显然也具有价值负荷的另一面。技术中立论将技术看作是脱离现实的一种社会存在,忽略了人类具有创造性的一面,忽略了技术是人类理性和智慧创造的产物。
从乐观主义的期待、怀疑否定的态度到技术中立论,看似包括了教学中技术应用价值的不同方面与种种可能。但在本质上,乐观主义的期待和怀疑否定的态度都是“技术决定论”的不同表现,技术中立论看似最具合理性,仅仅是将技术看作是技术工具或手段而已。但从深层次分析,技术中立论也正是由于简单地归因于技术的中立,一味地追求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而忽略了技术与教学中诸要素关系的考察,尤其是忽略了本文所关注的技术与教师关系的考察,技术中立论在认识这些关系方面,就显得没有任何说服力。而本文恰恰认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关键核心环节。因此,更应该从技术的本质属性出发,试图寻求教学中技术应用价值问题的可能答案。
二 技术与教学关系的认识
徐良[4]认为,技术价值论涉及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上的问题:(1)技术的内在价值负荷,它是指技术作为物质手段、知识体系及活动过程的总和所蕴含的价值。(2)技术的外在价值,即技术的使用价值,它是指技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属性对人的需要的有用性。前者是作为技术活动者的人的价值观在技术形成过程中的内化,它并不涉及技术的社会应用;后者则是由于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效果。依据徐良观点,技术的内在价值则是人的价值理念在技术设计、开发、形成时,已经渗透于技术中、内化于技术中,是技术内在的固有属性。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技术是由人类所创造的,那么人类的价值在技术创造过程中,已经在技术中得以承载或负荷。然而这种作为价值载体的技术,必然要符合一定的自然科学规律,也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技术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而技术的外在价值,则集中体现了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的价值载体。技术总是要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使用中要实现人类的一定价值。技术的外在价值也就是在技术与主体相互作用中,满足主体一定目的时所表现出来的技术价值形式,也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技术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技术的外在价值是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是技术所固有的两种属性。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是从技术的内在价值角度单一地判断了技术的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
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价值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中技术的价值问题,自然也涉及到教学实践活动,也关乎教学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价值实现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则无疑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技术则是教学活动中价值的客体。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技术作用于教师,使教师因为技术的作用而变化,这是教师技术化的过程。相应地,教师作用于技术,使教师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技术中,是技术教师化的过程。[5]教师的教学活动,自然需要得到技术的支持,技术作用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技术也相应地随着教师教学活动的改变而加以调整和改造,使其成为教学中的技术,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教学中技术的本质并非单一地按照技术的逻辑体系而展开,而是在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关联中体现着自身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技术,难免会有教学作用的烙印。教学中技术的本质,更多地表现为教师利用技术,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使人性得以张扬。从这一角度看,这也符合本文所倡导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要以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发展为目的的观点。
教学中的技术,最初并非是为教育教学而设计开发的,并非负载有教育教学价值理念。而往往在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技术的自然属性或内在逻辑可能性,并可用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而成为了教学中的技术。教学中的新技术永远是动态的、发展的,如相对于教师的口耳相传,粉笔、黑板无疑是新技术;而相对于粉笔、黑板,幻灯、投影、广播、电视又是新技术;而互联网则更是突出了教师教学中技术应用的时代特征。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正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技术在逐步地教学化,教学也在逐步地技术化。而这一过程绝非是在信息化的今天才是如此,而是伴随着教育教学出现后,就有了教学与技术的这种互动价值关系。从这一角度分析教师与教学技术的关系,很显然,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既是教师技术化的过程,也是技术教师化的过程。教师与教学技术的这种相互关系,是教师遵循教学技术的逻辑规律和自然法则,利用技术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价值体现过程。在这一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已经是被技术化了的教师,技术也已经是被教师化了的技术。因此,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角度分析,其价值既是教师被信息化的过程,也是信息被教师化的过程,本质都是为了促进具有生命活力的学生的发展。
三 技术作用下的教学走向
人类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后,机械化、工业化、规模化的教育信息生产受到了莫大冲击,信息技术使教学时空、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革:
1 教学时空走向开放
信息化社会中,教学的物理时空得到了很好地拓展和延伸,使教学早已超出了校园的围墙。信息时代的学习,将不仅仅是在与教师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完成(在场式),也可以是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或是在地球的任何角落,可以使不同的学习者满足其不同的学习需求。学习者可以是“在场式”的学习、也可以是“在线式”的学习,还可以是“在场式”与“在线式”的有机结合。技术作用下的教学时空,从封闭已经走向了开放。
教学的物理空间在得到很好延伸的同时,师生的情感空间和心理空间也得到了扩展。传统社会中教师的权威早已被解构,单一课堂教学物理空间中的师生关系,已经演变为网络虚拟空间中具有各种不同学习需求、来自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各类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与心理交融,师生关系也已包括有网络虚拟空间中并未谋面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交往与交流。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也并非是唯一的教学信息来源,信息化社会中教师的协作教学也将变得更为可能与现实,教师教学中的各种协作对话交流也将更为广泛有效。
2 教学内容走向仿象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呈现过多的是文字和语言的方式,虽然存在一些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但教学内容依然抽象化程度高。而技术作用下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仿象性,人们也已经习惯将这一时代叫做高仿真时代,甚至还有人认为,现在社会越来越像一个迪斯尼乐园了。教学中大量的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表达元素,使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具体。事实上,自从出现了专业教师,其教育教学的抽象能力一直在逐步增强。然而,这种抽象事物的能力,要通过更多的形象和直观去具体地表达,以实现更好地对抽象知识或事物现象的理解与认识。从这个角度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其抽象事物能力逐步增强的过程,更是其利用多媒体表达手段,形象直观地表达抽象知识和事物现象能力逐步发展与成长的过程。因此,技术作用下的教学内容,通过更多的直观形象表达方式,以造成更好的对抽象知识和事物的认识与理解,使教学内容从抽象走向了仿象。
3 教学资源走向统整
技术作用下的教学资源,使优质的教学信息资源实现了有效共享,教学资源从分散走向了统整。信息的最大特性莫过于其共享性,而信息化社会中,教学信息资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共享,体现了学习者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便利性和平等性。技术作用下统整的教学信息资源,既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也有助于改善教师的教学,丰富教师对教学信息资源的选择。统整的教育信息资源,使教学中信息来源多元化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也得以增强,从而加速了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推动了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乃至深化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4 教学方式走向个性
技术作用下的教学方式,使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得以真正实现,教学方式从一统走向了个性。传统教学中,共性与个性问题,虽被人们大量广泛关注,但始终似乎是教学中的“死结”,一直在传统教学中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信息化社会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方式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找到了有效的解决途径,使真正的因材施教成为了可能。不同的学习者,既可以根据批量化的教育信息资源,实现统一进度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也完全可以根据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量身定做的“自助式”、“订单式”的学习,使学习者的学习更具个人色彩,是真正体现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按照不同的学习兴趣,自由地选择学习时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以满足信息时代个性化学习方式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转引自徐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1.
[2] 转引自徐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3.
[3] 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102.
[4] 徐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6.
[5] 这里套用了价值哲学中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概念.
[6] 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7] 单美贤,李艺.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J].教育研究,2008,(5):51-55.
[8] 高铁刚,乔立梅,李兆君.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4):22-25.
[9] 李康.论教育技术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周期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6,(7):5-7.
[10]李芒.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 1998,(7):69-72.
[11] 李艺,颜士刚.论技术教育价值问题的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8):9-12.
[12] 刘欣.走向技术与教育的良性互动[J].现代教育技术,2007,(4):29-31.
[13] 颜士刚.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4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