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全诗
摘要:相信很多人对《论语》都不陌生,然而我更相信一百个人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论语》的体会大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小儿辩日》和荀子的《劝学》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但我不愿意像其他人一样给《论语》戴上高高的帽子。在NZ-和书里面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对《论语》的溢美之词,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是想独树一帜、或者想追求什么标新立异,《论语》对我而言就是一本书,极普通的一本书,与平常我读的其他书并无明显差别。迄今为止我并没有看完整部《论语》,所以我只能就我所读过的名句格言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论文》;孔子;浅谈;中庸之道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210-01
一、《论语》与孔子
按照现在通俗的解释,《论语》是由孔子弟子整理孔子言论而作成的。简单回顾下他的经历:他出身贵族,但不幸家道中落,童年时在孤贫中度过的。年轻时曾以相礼为业,还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看管牛羊的“乘田”。中年以后做过鲁国的中都宰、司寇等官,“与闻国政三月”。去职后,先后游历了卫、宋、陈等十四国,向各国国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未被接受。晚年又回到鲁国,从事教育和讲学。孔子主张“述而不作”,《论语》只是后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书,这意味着什么呢?孔子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的言行会当做后世的楷模?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么孔子自己为什么主张“述而不作”?我个人以为:孔子本人之所以“述而不作”,而身体力行去实践它,是因为他不满于春秋后期“礼乐崩坏”的局面,他想改变当前暂时的混乱状态,恢复到以前的稳定常态,恢复西周原有的礼乐制度。也许孔子忙于同各国国君打交道,也许是觉得生硬的文字不能表达他的全部主张出出,总之在他有生之年,关于《论语》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基于他的这种主张,我和某些人意见一样:《春秋》并不是孔子所作,而是另有其人。
二、《论语》对于我
上面说到,《论语》对我而言是本极平常的书,毫不夸张。从我们识字起,我们就开始读书、学习。从书本里我们吸取的是知识,通常不在乎它是什么书。《论语》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论语》记录的不仅仅是孔子个人的言行,也有部分其弟子的言论),在《论语》绝大部分篇章中讲述的仅仅是一般的道理,然而正因为如此,它成了我们眼中的经典之作或者是圣作。“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论语》面前悄悄地、一声不吭地溜走了,陈云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也被我们暂时淡忘。这也许就是因为《论语》在我们看来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神圣之作,容不得半点怀疑,谁如果敢稍微表示怀疑,便会遭到周围人的口诛笔伐或者是群起攻击。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便不敢怀疑,不想怀疑,不能怀疑。明朝的李贽却敢于打破千百年来对孔子的迷信,公开反对以孔孟的是非为是非。“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予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因此而获罪致死。
《论语》在中国流传2000余年而经久不息,除了书中讲述的道理有极大的普世性外,更有政府一直在为其广泛传播而推波助澜。也许恰恰是因为如此《论语》在中国才可以这样大行其道,毫无顾忌。在汉武帝对太子居说“汉家自有制度,以霸王道杂之”之前,孔子的儒家思想就已经被政府巧妙地利用了,因为儒家思想既有利于稳定社会和统治秩序,不然汉高祖怎会感叹“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到清朝雍正皇帝依然说“治国之道在于宽猛相济”。儒家甘心为政府所用,在于它需要政府的这个保护伞,不然其难以在社会大行其道。儒家和政府各用其长,各取所需,是一对默契的搭档,虽然偶尔也有翻脸的时候,但并不影响他们之后的继续合作。
虽说对我是部平常的书,但里面的某些言论对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影响深刻。如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张学干禄。子日:“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这两句话让我感慨颇深,我们即将踏上工作岗位,如果我们能怀着这样的态度去生活,那么我想“知足常乐”的生活离我们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在工作中我们能尽可能地做到“多闻阙疑、多见阙殆”,那么我们也极容易“禄在其中矣”。特别对于那些立志于做公务员的朋友,如果能“敏于行而慎于言”、“寡尤,寡悔”,我相信他将会在他的岗位上做得十分出色。
最后,我从《论语》中获得的启示,一言以蔽之:中庸。孔子曾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推崇中庸,并谦虚地说除此之外他没有其他的值得夸耀的本事了。
中庸之道在以往社会即便不是吃香,但却很实用。去其两端而取其中的思想是我们在遇到棘手问题时的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儿有一个问题,中庸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中庸,凡事过犹不及,不能将它们生搬硬套、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孔子的部分言论经过2000余年依然在可以现今社会找到其生存的土壤,这不能不说明孔子的过人之处,但我们当代人不能因此而将孔子神圣化,以为他的言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成为万世不变的绝对教条。如果这样,我以为不仅违背了孔子主张“述而不作”的初衷,而且对我们社会也没有任何好处。我们更应该真诚的对待自己的良心,这样我们才会得到内心的安宁,我们的先辈以及古人也会因此以我们为傲。所以,我依然重复我上面的话:孔子是人而不是神,《论语》不仅仅对我来说是极普通的书,对所有人而言都应是,差别在于每个人从中获得的启示或感悟有多有少、有快有慢。历史的车轮不是因某一个人而停留下脚步,正符合那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是常青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