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同见解之“石”激起课堂“千层浪”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常万志
一、背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课程给予的自由可以让学生激发无限的创造力。因为新教材新标准给了学生海一般阔、天一样高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能够充分施展自我个性,发挥创造力。
如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的理念呢?我觉得应该给学生思考的自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味文本优美的语言,放飞思维。当同学们各抒己见见仁见智时,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课堂中师生的良性互动,学生的意外质疑,都将使课堂妙趣横生。
二、案例描述
课上,我按照预先的设计导入新课,介绍了文学常识,让学生欣赏了朗读录音,然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概括主人公菲利普夫妇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的环节,让他们结合课文相关的语句用“菲利普夫妇是?摇?摇 ?摇?摇的人”的句式说话。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逐一地概括了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特点:“自私、冷酷”,“庸俗和爱慕虚荣”,“金钱至上”,等等。在学生的概括中,我展示了相关的幻灯片,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我觉得这一环节让学生感知课文、感受菲利普夫妇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已经达到,正准备展示下一个问题,让学生整理课文的情节、线索,突然看见刘畅同学举了一下手,又马上放下了。我想,他可能还有什么想补充的,就示意他站起来发表意见。
没想到他站了起来,说了一句让大家都很意外的话:“我觉得菲利普夫妇很可怜,他们是可怜的人。”他的话一说完,同学们先哄堂大笑,然后议论纷纷,教室里一时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叫嚷。隐约听到有同学说:“说反了吧,是可恨吧。”“冷酷无情,有着一副可憎又可鄙的拜金相还能说他可怜啊!”
我示意大家静下来,听刘畅同学说说理由。
刘畅同学有理有据地说:“我觉得他们挺可怜的。你看他们省吃俭用,他们要保护女儿的婚姻。他们躲避于勒是没办法嘛,其实都是为了在当时那个社会生存下去,只能这样来保护自己,活得多累啊!还不可怜啊?”
这个想法和很多同学不一样,我想,那就先看看他的这块“石”能激起什么样的“浪”吧,于是又把这个石头踢给了学生:“还有人可怜菲利普夫妇吗?”
徐丽同学举起了手,表示同意刘畅同学的看法。王光鹏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记得我们学《故乡》一课时,大家都对杨二嫂印象深刻。杨二嫂的前后对比不也正是为了说明当时的社会的日益破败逼迫她日益变得尖酸刻薄、占小便宜的吗?如果不是社会那样逼迫她、生活那样逼迫她,她一定也不会变得那么让人讨厌。所以说到底,她也是可怜的。菲利普夫妇也一样。他们都是生不逢时啊!”他结尾时用了一句感叹,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那你就是说,每个大坏蛋都是可怜的喽!那咬死农夫的蛇也是可怜的喽!”有同学“忍无可忍”,坐在座位上,没等允许就反驳开了。
“当然不是啦!我是说不能光看到他表面的可恨、可恶,也要看到他可怜的一面。”两个同学好像就要开始激烈辩论了。
课堂的情形已经完全在设计之外了,我可以简单地给学生下结论,然后把学生拉回到我原来设计的教学环节中,但是此时,我看到了许多学生眼里闪烁着光芒,他们那跃跃欲试的神情,促使我想让这个激起的浪花泛出更美的波纹。我想到了刚刚学生回答时提到了杨二嫂,学生这种无意识的触类旁通的类比是很有意义的,也正说明他们是真正地投入到对这个人物的理解中去了,我想我可以引导他们继续沿着这条思路找寻答案,同时也教他们一种理解分析的方法,就提示他们:“我们在分析人物时,不能把人物单独地从故事中、从他所处的时代中、从作者的创作背景中抽离出来,孤立地理解和评价他。要把他放到他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等因素中去考虑。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作者,结合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你会希望读者怎样理解菲利普夫妇?”我提示学生换个角度,不要孤立地评价菲利普夫妇,应把他们理解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且作者不是为了写这样一个人物而写这个人物的。
学生结合课本思考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几分钟后,我让他们发表见解。
周玮莹同学说:“我觉得菲利普夫妇肯定不是当时社会的孤立现象,而是许许多多在当时畸形社会中挣扎求生的畸形人物的代表,是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物的代表,也是小人物的代表。”
何磊同学说:“张爱玲说过,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觉得菲利普夫妇就是这样的。”
潘明轩同学说:“如果我是作者,我希望大家透过菲利普夫妇看到他背后的这个社会。菲利普夫妇不是凭空生成的,是一天一天被这个社会塑造出来的。他们的可怜之处,也是这个社会的可恨之处;他们的可恨之处,更是这个社会的可恨之处。”听了他的回答,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掌。
听着学生的回答,我心里暗暗地为他们赞叹,我觉得真的不能小看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一旦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他们的表现就会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
三、反思
虽然原定的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了,教学预设也被打乱了,但我很欣喜,因为学生的不同见解和我的相机而变使课堂精彩不断。不同的见解使课堂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弥漫着生命的气息,这才是真正的精彩。让我们都体验到教学有如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有意外,有惊奇,师生都获得了创造的满足和发展,令人久久回味,感受到自由思维的乐趣、生命活力的跃动。
给学生自由,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发挥,让不同见解之石激起课堂的千层浪,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求知欲。我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利,有了思想的碰撞。他们显得异常兴奋,思路也特别开阔,创造性火花不断闪现。我的鼓励、支持和宽容,使学生在发言时,能针对课文发表自己的见解,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出发解决问题。
我还想到,我们在备课时,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使课堂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弹性和张力,为可能出现的“意外”准备充裕的时间,保证环节之间能够弹性变更,以沉稳的课堂心理素质和敏捷的课堂应变机智,随时准备,即兴互动。而当意外不期而至时,要静心倾听,“察言观色”,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且要引导其他学生也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发现同学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那是意外的,但能带来精彩和快乐的课堂资源。
这节课上完了,但它引发出来的思考远不止这些。老师应该充分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使语文的外延和生活外延紧密衔接。老师不能只是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而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鼓励学生的求知欲,努力让课堂能生发精彩的不同见解之“石”激起美丽的“鳞浪”涟漪。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2]蔡少军主编.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3]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