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策略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景
摘 要: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与知识的掌握密切相关。以《抗日战争》一课为例,历史教师要提供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采取必要的教学方法,做到寓情于史,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情感。
关键词: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历史教学
很多历史老师认为作为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确实很重要,可是又觉得很“玄”。因为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目标是否实现很难对其进行量化与评价,对此我深有体会,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对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必要性的关注源于指导老师的一堂历史课,她在《抗日战争》一课中讲述了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师: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杨靖宇率部队顽强战斗,使敌人惶惶不可终日,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1940年2月23日,经过几次战斗后,杨靖宇负了伤并且身边只剩下几名抗联战士。日伪军追踪杨靖宇的血迹,很快将杨靖宇与几名抗联战士包围。敌人呼喊着要他投降,杨靖宇沉着地掏出双枪向日伪军射击。
学生甲突然喊了一声:双枪老太婆。(同时还伸出两只手对着同桌摆出双枪射击的样子,同桌还击,其他学生也加入其中,教室顿时热闹起来了。)
师(眼光扫向较乱的学生们,顿了顿,继续):杨靖宇已经连续5天没吃一粒粮食了,同学们能想象出他靠什么充饥的吗?
学生乙高喊:皮带。
学生丙(愉悦的声音):树皮。
学生丁(有点兴奋地说):草根。
学生们热烈地附和着、讨论着。
师:请你们尊重人的生命好吗?
教室慢慢地安静了。
师(带着沉重的心情,继续声情并茂地叙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
就在那一刻我陷入了沉思:老师在沉重地讲述英雄事迹,学生怎么可以这么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漠视一切呢?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记住枯燥的历史事件和年代,在历史考试中取得高分吗?
二、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世界越来越趋于一个整体,学生的成长环境也日趋开放,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与此同时,各种思潮的大量流入,在传统价值观与之博弈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社会价值观取向的困惑。在多元价值观的包围下,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的中学生们需要教师适时的、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塑造中学生良好的公民价值观。早在1934年,吴晗就说:“我们不希望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是史学家,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是社会上的健全公民。”①
或许很多中学老师都有类似的课堂经历,都遭遇过相同的尴尬。除了感慨学生的道德水平一届不如一届以外,我们更应该担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任,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成长为现代社会中具有世界意识的、博学且积极的公民,即让学生学会做现代社会的人,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求。
可见,历史教育实际上就是“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建造健康的精神家园,逐步形成踏实、审慎、理性、冷静的科学态度,使其成长为积极、乐观、正直、对社会负责的人。而要学生去理解那些距离他们生活非常遥远的知识,只靠文字和语言,往往不易理解或感到枯燥,更谈不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探讨能够于细微处见精神的价值观教育策略问题成为老师们关注的焦点。
三、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策略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的一部血泪抗争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心的最好教材。我结合这一专题教学来谈谈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几点拙见。
(一)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神入”历史。
历史不可能再现,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发现学生们在历史课堂中更喜欢直观的历史,单靠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传递和课本内容,仅从知识到知识,很容易让历史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易游离于课堂之外,丢失历史课堂的活力和魅力所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解决历史无法再现和中学生对历史要求形象直观的这一矛盾。在制作课件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使用图片情境、文字情境、数字情境等,引领学生“神入”历史,与历史上形形色色的人及其行为对话。在这触摸心灵的对话中,使学生辨析历史上真善美与假恶丑,汲取应该汲取的,抛弃应该抛弃的,把一时的感动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讲述《抗日战争》这一专题时,可充分使用Flash动画,配上《满江红》悲壮的音乐,播放“卢沟桥官兵奋起反抗”、“‘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死守阵地的中国军人”、“平型关战斗中的八路军”、“中华英烈――张自忠、杨靖宇、马占山、吉鸿昌等”等图片,把课本内容形象化;引用一些文字资料,进一步加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课件中使用一些统计数据,如“在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同胞惨遭杀害”,让学生对历史问题理解得更清晰;还可以制作地理路线和位置图,如把卢沟桥事变、“八一三”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等战争发生的具体位置等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对历史进行感悟、理解和记忆。
(二)充分利用情感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情感是因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是人们认识或行动时,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的一种体验。情感一旦产生便会使人的态度行为发生微妙的变化,并对人的认知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教师应注意发掘历史知识中蕴藏着的丰富情感素材,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起学生的兴趣,燃起学生的热情,激起学生的联想,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教师要善于用真实的情感去影响学生,让真实的情感发挥教育作用,和学生们成为最亲密的朋友,把价值观教育真正放到社会实践中去。如在《抗日战争》这一堂课中,指导老师就充满感情地朗诵了《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学生们显然都沉浸在老师的阅读中,如痴如醉。当老师读完时,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的学生趁机问老师可不可以给他们演唱,老师也很大方地唱了一遍,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打起拍子,有的还小声地跟着老师唱。不仅我被指导老师的多才多艺所折服,学生们也不例外。“亲其师,信其道”,在情感色彩强烈的气氛中,师生产生了共鸣,又怎能不激起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呢?
(三)充利用家乡史料及家庭史料进行直观的教育。
对学生来说,最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家庭。乡土史讲的就是发生在家乡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利用从自己家乡走出的伟人的英雄事迹鼓舞学生。如在四川南充讲《抗日战争》时,可以带学生参观邓小平故居、罗瑞卿纪念馆、张澜故居等,这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既加深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心怀祖国、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教育。
21世纪的中学生的祖辈大多是从旧社会走来的,对旧社会有着深切的体会,其中不乏了解或者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的,即使是当时的普通百姓,其生活也不免受到战争的影响。可鼓励学生和长辈交流,采访社区里的老人,动笔写写自己的家庭史,感兴趣的还可以给祖父母或曾祖父母写写人物传记。在有了这些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口述一段相关的家庭史、人物经历以及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学生在了解家乡史、家庭史的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的历史情感,会有自己的认知与想法甚至是困惑。教师要善于洞悉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困惑,进而带着这样的疑惑去寻找答案。教师借由活动指导学生使自己的情感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紧密联系现实,历史结合政治。
学生普遍认为历史是几门课程中最没有实际用途的课程,认为历史讲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和现实的联系不多。比较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的中学历史教学,我们的教学过度的偏重对于过去知识的记忆,忽略了联系现实。在讲述《抗日战争》时,可以这样讲:中国和日本在19和20世纪分别发生了两次世界性的战争:一次是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一次是1937―1945年的侵华战争。那么请你分析现在中国和日本的情况,你认为中国和日本还会发生战争吗?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探究发动战争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的形势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关注人类的命运及社会的发展,树立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同时高中的历史学习应该结合政治,联系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利用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日本发生大地震,一时间各种言论充斥网络与媒体,要让学生理性地看待这些言论,培养他们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历史教师就要抓住教育的契机润物于无声。当在课堂上谈及日本地震时,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鼓掌的、咒骂的、嘲讽的、同情的……种种表现都有。在表明对学生幸灾乐祸的种种情感表示理解,减少学生逆反心理的同时,教师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让学生意识到铭记国耻是为了自强不息,并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生命。
因此,历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记住枯燥的历史事件和年代,在历史考试中取得高分,而是引导学生慢慢地去接近历史的灵魂,汲取智慧,感悟历史中的道与理,更是感染、熏陶、引导和塑造每一个学生心灵的艺术性工作。
注释:
①吴晗.中学历史教育.常君实编.吴晗全集(第9卷)《杂文集外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2]齐渝华,石蔷.历史教学课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4-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7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