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 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忠莲
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学生更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他们的体内积蓄着太多磅礴的力量,那就是潜力。结合数年的经验,我认为学生潜力的开发主要来自于学习生活中不同的互动过程,即学生感受亲情和友情、体会大自然的伟大力量,用心真诚与整个世界的人和大自然对话的过程。对话,可以使学生的生活充满活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而读写结合则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
上帝赋予我们每一个人巨大的财富:有眼睛可以看,有耳朵可以听,有手可以触摸,有心灵可以感受。但这种天赋的生理条件仅是一个物质基础,要真正拥有能够发现美并且感受美的眼睛、耳朵、手足与心灵,需要长期的培育与训练;而这种培育与训练,从本质上讲是对一个生命的开发与提升。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落实学生与周围人和物之间的对话呢?
一、潜心阅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题材、体裁和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让学生潜心读书,从不同角度领会文本的内容和表现方法,教师再适时予以指导和点拨,寻找读写结合的生成点,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断练习,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一方面可对日后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丰富内心体验,提高认知能力。
如进行《蛇与庄稼》教学时,我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用明白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即动物与植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学生潜心分析之后,发现肺结核得病者与吐痰者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即人与人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对话,我设计相关思考习题,让学生了解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与文本的真诚对话,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树立了内心的环保意识,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鸣。
又如进行《金色的脚印》这一课的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思考“金色”的双重涵义,寻找合适时机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然后让学生围绕开放性思考题“为什么说脚印是金色的”潜心读书,使学生真正融入与老狐狸、小狐狸及文中“我”的真诚对话,提升他们对动物之间“真爱”的体会。
二、回归生活,提升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解读文本,与文本真诚的对话,而且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实现自我建构(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偏狭、肤浅走向全面、深刻,这个从感受到体验,再从体验到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成长的必经阶段。
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中,学生从与文本的真诚对话中感受到父与子不可思议的爱,我根据与文本对话后心灵所受的震撼写了一篇题为《爱,无处不在》的文章,回忆了母亲在我求学时期为了凑足学费在田间劳动的情景,为给我攒生活费在街头苦等卖着鸡蛋的艰辛,以及假期临近时倚门期盼女儿回家的眼神;同时,也谈到动物之间神圣的爱,以激发学生与自己生活实际的对话。孩子们也选择了生活中不同的素材写出了真实、感人的文章,如曾沫天写爸爸守护自己写作业的情景,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肖力立回忆自己生病时妈妈跟她挤在一张小床上,体现了无私的母爱;张佩柔以《麻雀的呼唤》为题歌颂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表达了对人类真爱的呼唤。整个写作的过程就是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的过程。
三、读写结合,实践教育做人的最终目的
古有“文以载道”,今有“文如其人”,因此作文与做人之间的关系不能分开也分不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气势磅礴,充满了气吞山河的豪情壮志。据说,这首词是在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公开发表的。蒋介石网罗了一大批文痞,要他们填词回击,在气势上压倒毛泽东,以达到政治目的。然而,这些“文豪们”忙了半天,写出不少东西,但在气势上根本无法与毛泽东的词相比,最后只好不了了之。为什么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形式,双方写出来的效果却有天壤之别呢?这里有做人与作文的关系问题。人的思想境界和气质修养是作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什么样的境界和修养,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讲,更是如此。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生活的启示》时,何晓帆写道:“生活永远是精彩的,可以说我是生活的一位受益者,因为我得到了生活的启示。”唐艺抒同学说:“我自己经过这次的远足后,我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是只有目标才会胜利,二是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刘羽飞同学感慨:“在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件事就像树上的一片片叶子,摘下一片,让我回味无穷生。”熊眉舟同学在文章结尾写道:“生活总是在完美中留下空白,在心灵中留下启示。”……不同的孩子,他们的感触和启示不一样,这就是生活在一个人身上所留下的痕迹。
对于个体来讲,心灵是根,观念在心灵深处徘徊而升华,最终会通过文字呈现给他人。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真诚的对话,学生带着阅读以后的体验在写作的过程中回归生活,又是对学生阅读生活一个提升的过程,是实践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做人与作文之间不能分开,也分不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