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丽萍
数学课堂中“非预设生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学生开展实验操作获得的结果或结论,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教师预想之外的学习生成。
数学课堂中,有许多教师担心课堂中的非预设生成会让自己在课堂上下不了台,因此就采用多种手段,如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眼神、脸色,对学生的提问加以制止,在无法避免时对学生的非预设性生成采取漠视或否定的态度。教师在避免自己尴尬的同时,也失去了课堂中最具生命力的教学资源,课堂精彩也随之消失了。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把握得好,往往能达到“预设”与“生成”共精彩。那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中的非预设生成呢?
一、缩小生成,迂回突破
所谓缩小,就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避轻就重、避虚就实,小处着眼、大处着想,在迂回突破中精彩生成。
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圆的周长》一课伊始,教学确实按照预设有序地展开,学生探索的热情也被慢慢激发起来了,认真地在小组内合作测量圆的周长。
师:说说你们是怎样测量圆的周长的?
话音未落,学生踊跃发言。各组学生分别汇报自己是如何测量的。而一个学生脱口而出:“只要用尺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再乘以3.14就可以了。”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糟了,下面要探索的结论都被他说出来了,怎么办?我的思维高速运转了起来。
课堂教学的生成往往是不可预约的,一些需重点探索的结论性知识点提前生成,常常会把你精心的预设冲击得七零八落,若跟着生成跑,教学目标必然难以实现。这需要教师适当地、巧妙地引导,悬崖勒马,迂回突破从而达到缩小生成的目的。
于是我这样把问题抛给学生,迂回到探究活动中来。问:3.14是什么意思?
生:3.14就是圆周率。
我夸张地问道:圆周率是什么东西?
生:书上说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14倍。
这时,又有一学生补充道: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师:这两位同学真厉害,知道这么多。他们认为“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这个结论可靠吗?你们验证过吗?(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有的学生轻轻地摇了摇头)那么,我们暂且把这种说法称为“××猜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想办法验证“××猜想”吧。
同学们跃跃欲试。
在遭遇意外生成,要探索的结论被提前道破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从而放弃探索结论的过程。相反我们应用教学机智,下意识地把提前得出的结论缩小、迂回成为一个探索的问题,把学生带回到过程的探究这一学习重点上。
二、搁置生成,委婉拒绝
新课程追求的是有效的课堂,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它的时间有限而教学内容一定。因此,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适度,必须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及时地抛弃或转化一些“生成”。从这一层面上说,生成有时需要搁置,需要委婉拒绝。
如某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可能性》一课时,有一环节是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说生活中的事情。忽然,一个调皮的男生站起来大声地说:“人可能每天都大便。”话音刚落,就响起一阵笑声,另一些调皮学生兴奋了起来,跃跃欲试。这样的回答,教师课前是没有预料到的。虽然他的回答是正确的,可面对着那么多的低年级孩子,如果只加以肯定,也许接下来就会有“男生一定在男厕所小便”等一系列符合事实却不文明的语言出现,教学尴尬一发不可收拾。
课堂教学是瞬息万变的,再精心的预设,也不可能穷尽学生的所思所想,当课堂中出现严重脱离学科本位或有可能使教学陷入尴尬境地时,教师应善于搁置生成,在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委婉拒绝。
所以教师迟疑了一下微笑着说:“你说得没错,不过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这种话题多不文明,希望你能做个语言美的孩子好吗?”该生点点头红着脸坐下了,几个想接茬的调皮学生,顿时安静了下来,教学又顺利地开始进行。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所以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非预设性生成,积极对待,冷静地处理,把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尽可能地转化成为教学服务的资源,把课堂中的尴尬变得更加精彩。
三、放大生成,锁定错误
放大生成,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使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它是师生生命历程中最精彩的一笔,是推动学生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6、67页时,创设了学生参与的模拟购物情境。
师:同学们!在这个商店里,你想买哪些东西?一共需要多少钱?
……
生1:我想买一支铅笔,5角钱。
生2:我想买三种东西――一个日记本、一个文具盒和一把小刀,5+7+1=13(元)。
生3:我也想买三种东西――一辆小汽车、一支铅笔和一把小刀,12+5+1=18(元)。
当我板书到“5”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样列式计算是有问题的。但转念一想,何不把它写出来让学生去判断呢?于是我不露声色地写了出来。还没等我写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给予了肯定评价――“对!”我不慌不忙地转过身去,看到有几个同学皱着眉头,脸上写着疑惑,便轻声地追问:“真的对吗?”此时,有的同学已经开始嘀咕了:好像不对!不对!……否定的声音越来越高。
师:看来,同学们有不同意见!请你们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稍后,我让学生说说不对的理由。
生1:因为12元加上5角是12元5角,12元5角再加上1元得13元5角,而他得18元了,所以他算的不对。
生2:我觉得他算的不对是因为他把“5角”看成“5元”了,结果才得18元的。一支铅笔5角钱,而不是5元。
听了这两位同学的发言,同学们恍然大悟,激动地点着头说:对!对……
师:你们明白了吗?
生:(异口同声)明白了!
师:既然这样算不对,那么该怎样算呢?(看到刚才说错的那位同学又举起了手,我把机会首先给了他,希望他能改正自己的错误。)
生1:只要在算式里的数后面写上“元”或“角”,算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刚才的错误了。(老师在肯定的同时添上了元和角。)
生2:老师!我觉得直接在脑子里相加比较容易,能不能不写这个算式?
师:(高兴地)当然可以!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这个易混、易错的问题弄清楚了。那么,你们觉得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
生1:我觉得应该看清是几元,还是几角。
生2:几元和几角不能直接加在一起。
生3:我觉得买东西时,无论是付的钱还是找的钱,都要点清楚。
……
我通过拉长对生成性问题的探讨过程来实现“生成”的放大。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急于评判错误,而是故意放慢教学节奏,用一句极其简单而又具有“杀伤力”的追问――“真的对吗?”来营造一种积极的反思氛围,激励学生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在教学中,我利用延迟评价,把评价的机会和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成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学生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我顺应学生的思维,提出:“既然这样算不对,那么该怎样算呢?”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计算策略,并通过追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促使学生把具体、零散的活动经验概括化、理性化,让新的生成主动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在“跳一跳”中“摘到了真正的桃子”。
生成性的教学观将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成为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不久的将来,对于临场的尴尬,我们能够镇静排除;对于瞬间的顿悟,我们能够相机采撷;对于始料的不及,我们能够灵活处理;对于意外的碰壁,我们能够改弦易辙;对于外来的干扰,我们能够因势利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4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