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自主学习探讨电路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源
摘 要: 课堂上教师一张嘴从头讲到底,期末一份试卷决定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素质教育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探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来满足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并落实到实处,意义重大。本文对电路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发现性学习,以及对学生电路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综合评估等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进行了探讨,以求课堂教学能够更有效地培养人才。
关键词: 电路分析课程 自主学习 教学形式 多样化
一、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过去教师课堂满堂罐的单一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培养的是学生的模仿能力,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目前,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教育理念基本已转变为在教与学中以教师为导,学生为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只是模仿能力。例如,教师注意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性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在专业上的个人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为此,在电路分析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例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在电路分析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部分内容,自学内容分为指定内容和自选内容。指定内容主要是针对一些重要的基础内容,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详细讲解的内容。要求学生借阅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如果学生提出相关内容的实验,教师协助与实验室联系,学生可去实验室自主完成实验。对学生的自学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课外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自行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对学生自学内容的考核采取要求学生递交自学报告的形式进行,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向老师递交3―4份自学报告,对自学内容不要求学生全部理解,只要学懂其中50―60%即可,未来如有需求再行进一步学习。自学报告给予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入最后的总评成绩之中。自选内容,主要是针对条件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较好,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感兴学的内容,学生可以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性的学习,或发现性的学习,对于自己的观点可以以论文的形式展开研讨,即便是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以论文作为自学成果递交,教师给予最高级别的平时成绩,计入最后的总评成绩之中。对个别具有这种学习能力的学生还可在课堂上给予一定的时间,让他来宣讲自己的自学成果或心得,以此激励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自学内容还有一块,就是理论知识的应用。由于联大这种二类院校的定位就是应用型大学,因此在每门课的教学中如何体现应用,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为此在电路课程的教学中,对于重点的定理和分析方法均应提供实际应用的范例,留一部分给学生课下研读。这样可使学生对于电路定理和分析方法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学生研读实际应用实例后写出自学报告,教师给予成绩,计入总评成绩中。
教师有组织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可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建立。
二、课下实验课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人的智力和情感存在差异,是分层次的。人的智商高,学习的效果就好;情商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强,两者相辅相成,就能培养出人才。相反,不尊重人之间的差异这一事实,一律采取课堂满堂灌,考试一张纸,其结果必然是人才吃不饱,偏才被埋没,通才必放羊。近年来,课堂教学越来越注意到了人的差异,采取不同程度的教学方法来弥补个人的差异,取长补短。做到好生更好,“差生”不差,把绝大部分学生培养成不同层次的人才。由此课堂教学注重突出重点基础内容的讲解,注意内容的难易结合,注重启发,以导为主;课下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部分内容,能者多学,鼓励学生发现,注意发挥学生个性特长。除此之外,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更是不容忽视,更要体现上述教学理念。在电路课程的实验环节上,也是分为规定内容和拓展内容两部分展开。
规定内容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学时内在实验室完成的内容。但是由于学时的限制,一些较重要的基础内容的实验无法在此时段内完成。将这部分实验内容作为拓展内容,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鼓励学生到开放实验室去自主完成。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并经实验室值班教师签字确认后,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递交,教师将给予平时成绩,计入最后的总评成绩之中。对于感兴趣的实验内容,学生可以到开放实验室去自主完成,教师应注意与实验室协调,在元器件的筹备上给予学生支持。这部分实验的实验报告,教师给予更高的平时成绩,计入总评成绩之中。
三、充分利用仿真手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投影仪,利用仿真软件强大的图形分析功能把复杂难懂的概念表现得生动有趣,便于理解。课下引导学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完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体会现代技术的先进性。同时像二阶电路这样的繁琐复杂内容,在只有44学时的小学时课堂教学中,是无论如何得不到讲解的。但是可以利用pspice电路仿真软件,演示在不同条件下的二阶电路中的4种响应曲线形式。这样学生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去钻研二阶微分方程是如何建立和求解的复杂过程,只要了解二阶电路的基本概念,会用仿真软件对二阶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即可。像串联谐振电路也可在课堂上结合仿真软件绘出的不同品质因数下的谐振曲线来讲解,形象有趣,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部分内容让学生到机房去完成仿真实验。超范围的仿真实验软件报告算平时成绩,计入总评成绩之中。但是要防止用软件实验代替硬件实验的过激做法。实验考核采取一个完整实验来进行,突出检验学生的整体实验的能力。对于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的学生,要求其到开放实验室去继续完成,实验考试采取是激励式的而不是惩罚式的,争取做到只有最好,没有不好。
四、考核手段多样性
传统考核以一张试卷作为评判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学生不得不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近年来采取的考核方式趋向于用综合评估来评判学生学习程度的好坏。例如自学报告,发现性的学习论文,个人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报告,自主软硬件实验报告等均可记入课程的总评成绩中。而试卷考试只占总成绩的50%左右,试卷的考试内容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试卷考试还可分阶段进行,每次一节课。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模仿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本学期电子信息工程60学时的电路分析课程、计算机30学时的电路与系统课程均准备采取综合评估的模式来评判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综合评估成绩=自主学习成绩(自学报告和发现性论文)30%+硬软件实验成绩20%+作业出勤成绩10%+试卷考试成绩40%
采取综合评估来考核学生课程的学习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个人潜质,激发发现性的学习,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建立。
五、教材体现教学理念
教学课堂模式的改革需与教材的改进同步。教材的编写除传统的理论正文论述外,应加入实际应用或工程应用的范例,应加入电路仿真实例,应加入自主实验内容,应强调不仅教师须教,而且要指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课堂上没有讲的重要内容,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教材内容不必求全,而应有所取舍,突出重点,难易结合。
1984年机工出版社出版的《实用电路基础》教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材的总体结构是:正文论述+实际应用范例+仿正应用实例+实验。正文论述对重点基础内容详讲、精讲、细讲,争取便于自学,对于相对非基础和小学时讲不到的内容章节合并后简化综合讲解,相对过偏的内容予以删减,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减少教材的篇幅。
教材不必非要出版,可以作为校内讲义使用,并应随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修改。待逐渐统一认识可以大规模使用后再行出版。
六、“十二五”规划电路大纲的修订
在2010暑期全国高校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教材学术会吉林会议上,我们对电路大纲的修订作过前期调研,分别向清华于歆杰老师,北理工郜志峰老师,西交大罗先觉老师等索要电路课程教学大纲,进行研究、参考和学习,再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结合未来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制定的电路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将自主学习和综合评估的理念融入电路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中,形成了一个有一定创新性的“十二五”阶段的电路课程大纲。同时面向“十二五”规划修订《实用电路基础》教材,使其应用性的特点更突出、更有效。这些工作将结合学校实施的“十二五”专业计划的重新修订来完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5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