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角度阅读,让语文课堂张显人性的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彩霞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代也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的说法。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利用文本,多角度地阅读,对于张显学生人性的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应善于抓住文本,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进行有效阅读。
  一、利用文本,展现多彩内容
  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如一部《红楼梦》,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既涉及天文地理,又涉及琴棋书画、诗词曲赋,还涉及医药学、建筑学、美学、哲学,可谓包罗万象。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在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时,先交流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情况。又如莫怀戚《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讲的是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故事。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学生在散读这一流程后,获得美好的阅读印象,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交流中,学生谈到了一家人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的精神,谈到了可贵的亲情、温馨的气氛,谈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谈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
  二、感悟文本,体味瑰丽语言
  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特点。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所以,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磨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如《我的第一本书》末句“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可引导学生概括出:父亲的教育,父亲的希望,友情的重要,亲情的温馨,生活的艰辛等。又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末句“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如何理解?它的答案也是多样的: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我们都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我们都是美丽的、品质高尚的孩子,等等。
  三、品味文本,诠释文章主旨
  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水平,提高道德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主题可有多种理解:(1)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2)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3)只要执著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4)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便会恩赐于他。又如《白兔和月亮》寓意有多种:(1)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2)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强求;(3)拥有财富,不能产生患得患失之感;(4)做任何事要量力而行。
  四、依托文本,品评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定学生的理解。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性的思考争鸣。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变色”之速,难道不可能出于难言的隐衷?难道他迅速介入“狗咬人”事件,并有一番义愤填膺的言语就没有一点出于公正的动机?又如鲁迅散文《风筝》,文中的鲁迅既是一个爱护弟弟的严兄,又是一个严于自省的、做事一丝不苟、知错必改的人,小时候在管教弟弟时行为还是一个十分粗暴的人。
  五、补充文本,精彩填充“空白”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在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最后: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以后遇到于勒了吗?遇到后又发生了什么?学生在一段紧张的思索后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当再次遇到于勒叔叔时,于勒叔叔变得更加富有了,并对抛弃他的哥哥嫂子以不顾,对心存善念的侄子予以关照;有的说:穷困潦倒的于勒的形象是于勒精心表演的结果,目的在于考验自己的亲人;有的说他们在船上看到的并非真正的于勒,而真正的于勒就在他们同行的那艘船上……学生们的回答精彩纷呈,他们也在经历人性的检验:面对金钱和亲情,一个人应该如何取舍。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在进行创造性阅读感悟时,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总还是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雷特的反映,在基本性格上还是那个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堂吉诃德。所以,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既要依托文本,展现语文的特点,又要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张显人性的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