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小云

  高中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时,才会学得主动,学得深刻,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和学生现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素养,促进师生互动
  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具备完善人格的社会人,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个人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学生才可能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并进一步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的课程安排,使老师的教学策略得以实施,使老师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此外,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授课的艺术性,讲课时,将满腔的激情、幽默的语言与讲课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快乐的气氛。提问时,要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要保证每个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既不是太轻松,又能经过分析思考解决,也就是使用常说的“跳一跳就能够得到苹果”的提问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师生的进一步互动。
  二、幽默开课,导入趣味课题
  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开个好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上好课,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基因重组”这个课题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在讲故事过程中,脸上表情尽量生动,并配以适当动作:“有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名叫肖伯纳,同学们都听说过么?”学生作出相应的答复后,我接着讲:“他其貌不扬,不修边幅,却因为其头上的桂冠和非凡的文学才华,而引来一位漂亮女明星的热烈追求。她给他写了一封滚烫的情书:‘……我们的爱情和婚姻,将是世上最完美的结合……我们的孩子,具备我的容貌,同时又具备你的聪明,那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肖伯纳回信道:‘尊敬的女士,我不敢接受你的爱情,如果生下的孩子,即便拥有您的智慧,容貌却平庸如我,那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这个小故事讲完后,笑声之余,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激发了学生探究基因重组的浓厚兴趣,然后,我趁机由浅入深,“趁热打铁”,利用学生对此提出的种种疑问,启迪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层层分析,揭示原理,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巧设悬疑,引导探索新知
  教师在组织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时,必须紧密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生活常识或基础知识,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教授《种子与果实的形成》这一课程时,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连串问题:“同学们,你们看过树上开的桃花么?你们看过树上结的桃子么?桃花长在桃树的什么部位?桃子为什么结在桃花开放的位置?桃花是如何变成桃子的呢?”这些问题,有些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有些学生通过影视作品,对此有过视觉或影像记忆,却没有深究过,经过我这么一提问,他们马上提起了浓厚的探究真相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而对于学生比较生疏的生物常识,我采用自问自答方式,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既然知道桃子是结在桃树开花的部位,那么,你们知道,花生是结在什么位置呢?”当学生听说花生是地上开花,却地下长花生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从而进一步探究生命运动的本质,积极思索,开动脑筋,以期了解生命现象的内部规律,活跃了思维,提高了思考能力。
  四、借用语文,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语文知识中脍炙人口的古诗,比如,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延伸讲述植物的成长特性;由“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延伸讲述植物成长的向阳性;另外可以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成语,比如“飞蛾扑火”延伸讲解飞蛾的生活习性与趋光性;还可以通过鲁迅文章中的几乎众人皆知的“牛吃进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这句名言,给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老师在平时的日常备课中,将这些生动逼真的文学描写,予以恰当引用,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五、使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情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借助多媒体,将一些生物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音和影像的同步性,增强课堂情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动物和植物的生物课程时,将大自然的美好,如红花、绿叶、姹紫嫣红等,以及动物的各种形态,如可爱、勇猛、矫健、灵巧等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兴趣盎然,情绪饱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案,制订适合于新课改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使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