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走出误区回归正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志坚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启动,自主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且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而教师也试图从传统的“教会”向现代的“学会”、“会学”转变。但是,随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假”自主。针对自主学习的误区,我们要反思其产生的原因,以寻求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误区 原因 途径
叶圣陶先生作过一个比喻,把课堂教学比作哄小孩子吃饭,任凭父母把饭菜夸耀得多么香,多么甜,多么有营养,如果孩子不把饭菜吃下去,这孩子还是胖不起来。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语文教育最终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自觉学习的境界。
但是在实际的课改过程中,课堂却呈现出诸多自主学习的误区。
一、案例陈述
1.泥牛入海。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在课堂上,老师也常常启发学生质疑。如某教师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问:“同学们之前都已经充分预习了,那么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于是,学生“应邀”提出了各类问题。接下去,该老师不是引导学生将问题归类筛选,并以此为起点,调整教案中的预设展开教学,而是将学生的问题“雪藏”起来,仍按教案原计划进行教学。最后,课文学“完”了,而问题却依然是悬而未决。在这里,质疑只是跑了一下龙套,便不知所踪了。久而久之,学生见自己的问题总是“泥牛入海”,看来问题“提了也白提”,学习积极性极大受挫,还谈何自主性学习?
2.厚此薄彼。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很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将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于教学中时,如果组织得不好,就会出现小组中一个成员承担了所有的任务,而另外一个成员无所事事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搭车”现象。“搭车”现象会使那些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到冷漠。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一些比较积极的学生也可能很少去和那些表现不积极的同学商讨。换言之,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只能是从表面上把原来的师生授受模式变成生生授课模式。
二、案例分析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自主学习走入了一个“伪自主”的误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认识不清。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我们认为,如果学生本人对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作出选择和控制,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
2.学生定位不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独特的人,是具体的人,教师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同时,很多教师也忽视了学生的发展的人。学生由于年龄、认知、经验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自主学习,同时也应该看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权力不是无限的,它需要老师的主导性权利作保证。
3.教师“权利”缺失。新课改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要变原来的“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的消失。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而要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老师坚守好自己的岗位是很关键的。
三、回归正途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要想落实自主学习,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回归自主学习的正途,以下是一些途径。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意义重大。新课程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但是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生成是有条件的,需要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与之相适应。“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因此,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真诚、和谐、温馨的师生情谊,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最迫切的要求。教师要秉承平等、民主的思想,保护每个学生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理解并满足每个学生作为“人”的情感和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创设民主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自由而充分地发现自己,表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实现主体地位,进行自主式学习。
2.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自学,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由学生自主学习来实现学习目标,也不是在任何学习阶段都适合自主学习。比如在教授《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一文时,有教师让学生谈谈两者到底有哪些区别,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这篇课文对于高一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即使教师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也很比较难区分两者的诸多不同,而让同学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纯粹是“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只能是那些相对较浅显的知识,而较难理解的知识则需要掌握一定背景,即容易混淆、易出错、易遗漏的知识点,还是需要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3.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自主式学习中教师应注重学法指导:一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如何独立思考问题,如何总结归纳主要知识等;二是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前要给定任务,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
四、结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教师还要主动参与,为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探究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给他们分析问题、理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共同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39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