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规律的定性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毛进生
摘 要: 本文对青少年运动员田径训练特点与训练的制胜规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运动负荷逐渐加大、训练的超量恢复、训练过程和比赛相结合、防止专项成人化训练等因素是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制胜规律所在。
关键词: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 训练属性 训练规律
1.青少年运动员田径训练属性
1.1训练的业余性。
训练的业余性是指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在课余时间,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进行训练,与成人训练存在很大差别。参加训练的青少年年龄均在7―16岁,他们正处小学和中学阶段,“以学为主,兼学别让”;只有掌握和运用文化知识,才能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服务,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接受科学训练原理,执行训练计划,帮助教练员修改训练计划,不断提高自训和自控能力,创造优异成绩。
1.2运动训练的基础性。
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是打基础的训练阶段,它是为第一线运动队输送后备力量的训练阶段。实践证明,国家和世界纪录创造者和保持者,都有坚实的基础训练。只有打好牢固基础,才能在此基础上创造优异成绩。青少年运动员的课余训练,不是追求专项技术和运动成绩,而是打好身体训练基础,特别是全面的身体训练基础,牢固掌握基本活动能力,增强生理机能,掌握和运用基本技术和战术是区别于成人训练的基本原则。只有好的身体才能完成训练任务,才能承受训练中不断加大的运动负荷,才能完成激烈而紧张的比赛任务,才能提高机体的生理机能,才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发展和提高专项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打好基础,必须处理好基础与成绩的关系,实践证明,基础越牢固、越扎实,运动成绩提高的幅度就越大。
1.3运动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
运动训练的目的是通过竞赛提高运动成绩,实现训练总的目标。然而,目前比赛日趋激烈,比赛次数明显增多,比赛难度不断加大,比赛对手实力相当,比赛地点不断变化。为此,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做到内容多样化,方法手段的新颖性,提高运动员训练兴趣,以减少疲劳和消除疲劳。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训练是打基础的阶段,要求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内容,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提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打好训练基础,为未来创造异成绩创造有利条件。然而,青少年运动员正是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系统尚未成熟,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发育较缓慢,兴奋与抑制不均衡,训练内容和方法陈旧,手段单一,易造成运动员的精神疲劳,有损运动员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增强。在训练中,内容丰富、方法新颖,手段多样是他们生理和心理特点的需要,是年龄特征的需要,是打好基础的需要。
1.4运动训练过程的个人针对性。
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技术和成绩,运动技术由技术基础、技术环节、技术细节所构成。技术基础是完整技术中从开始到结束的技术过程;技术环节是完整技术分成的阶段;技术细节是完成上述两个因素时,运动员保持个人的风格和特点。为此在同一种技术训练中,运动员特点不同,掌握和运用某环节技术不同,训练的方法、手段、选用练习内容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进行个人针对性训练。此外,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每个队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因此,教练员必须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共同提高。教练员在制定运动训练内容时,应做到一个运动员一个训练计划,这样才能完成训练任务,实现训练目标。
2.青少年运动员田径训练的制胜规律
2.1运动负荷要逐渐加大。
为使运动员的机体能力适应现代比赛的需要,在不同层次、等级、类型的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教练员要在训练中不断加大运动负荷,提高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性,保持和提高对运动负荷刺激的积累,加强竞技能力,这就是运动训练的特点。青少年运动员正处生长发育阶段,内脏系统尚未成熟,承受不了大负荷的训练。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训练来说,训练量不应无限加大,而应根据性别、年龄、训练年限有针对性、有节制地加大。
2.2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超量恢复规律。
恢复过程是指人体机能和能源物质,由于运动负荷作用而导致暂时下降和减少状态,通过休息回到并超过运动负荷前的水平,这种恢复过程叫超量恢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训练时由于身体练习而消耗能量和能源物质,在运动负荷较大,时间较长,练习次数或组数较多时,消耗能量与能源物质较多,导致机体疲劳产生,运动员通过休息、营养补充、睡眠等途径,机体能量和能源物质不断恢复,从而达到训练前水平,称之为恢复过程。然而,运动员是强性有机体,因此在恢复过程中,能量和能源物质易超过原来水平,比原水平多的部分,称之为超量恢复。超量恢复可以增强运动员体质,增进运动员健康,提高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运动成绩。教练员应遵循超量恢复规律,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训练,体现训练的控制论和休息论,体现训练的科学性,反对盲目性和经验主义训练。
2.3运动训练过程和比赛相结合。
竞技运动是由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方面构成。训练与比赛之间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训练是比赛的基础,因为没有训练就不能比赛,即使比赛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而比赛是训练的最高形式,是训练的检验与评定。为此,没有比赛的训练效果不佳。运动训练的目的是创造优异成绩,而要创造优异成绩只有通过比赛,经过规则的检验,裁判的评定被承认。所以训练必然比赛,为了在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也必然进行一定时间的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恢复和智力的训练。比赛不仅比成绩、比名次、比分数,而且比思想品德、意志品质、心理状态、临场发挥。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应很好地安排训练内容,训练和比赛结合起来。
3.结语
技术不合理,在少儿时期由于追求专项成绩,训练时强度要求过高,只顾完成训练量和强度指标的任务,对于技术精雕细刻不够,逐步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到了成年再进行改进非常困难,这也是影响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要使运动员保持较长的运动年限,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教练员必须在运动员少儿时期以全面身体训练为基础,采用多种训练手段,这符合少儿生理及心理特点,使他们不会产生精神上的疲劳和厌烦情绪。在具体训练中,教练员应安排发展速度的内容从助跑速度、起跳速度和动作速度三个方面考虑,统筹兼顾,并按不同年龄和不同队员的特点,抓住重点全面安排,以身体素质为基础进行多年系统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逐渐加大并遵循一定的训练规律,以赛带练,挖掘运动员的最大身体潜能。
参考文献:
[1]许耀球,姚天白.田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94-107.
[2]袁建国,王连臣.青少年田径训练与选材的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7.11.
[3]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4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