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写结合: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 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与写作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其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会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且要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内容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遣词造句的妙处,读写结合,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一、紧扣文本,巧寻读写结合点
  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语言与精神的统一体,以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作者的独特感受,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练笔机会。因此,我们依托文本找准训练点,将阅读写作更为直接地融合起来,使读和写相互促进,达到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
  1.精彩句子――学写。
  每篇文章都有典型句式,教师要认真权衡,选择一两个特殊句式作为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反复推敲,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别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如:《孔子游春》第二自然段讲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用了一组排比句,每一个分句又是比喻句: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这里有一处省略号。讲到这儿时,我留出时间,请学生学着写几句,学生写得还真不错,如:绮丽的鲜花是她迷人的微笑,漫天的云雾是她洁白的裙子,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峻峭的山峰是强劲的筋骨,不息的河流是她奔腾的血液,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声……
  2.经典段落――仿写。
  教学《广玉兰》第三自然段,这段共六句话,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首尾呼应,写了广玉兰花开时的四种形态:含羞待放的,刚刚绽放的,完全盛开的,已经凋谢了的。这种段落对于学写作文的小学生来说,有很强的示范性。于是我趁热打铁,请学生观察一下花坛中的月季,看看月季的花瓣,花蕊的形状、颜色,用鼻子闻花的香味,再以“花坛中的月季花盛开了,多么美丽啊”为总起句,按观察顺序把月季的形、色、味,以及花开时的各种形态具体说一说。这次片断练习的成功,让学生在争先恐后的表述中,将总分总式的这种段落表达形式深深烙在心中。
  3.巧妙构思――练写。
  每一类型课文、每一篇课文作者都精心地选材、组材,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去谋篇布局,是学生阅读和习作的最好范文。例如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把状物、叙事、抒情紧密结合的写作方法,而后让学生仿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让学生仿照这课的记述顺序写《游瘦西湖》,仿写后的作文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语言优美通顺。
  二、善读补白,激发读写兴趣
  好的文学作品,一般都会给读者留有想象的余地,所以阅读教学,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留白处,选择着笔点确定写的“话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或联想,这才是读者个性表达的自由天地。
  1.利用插图想“留白”,进行读写训练
  现行语文教材图文并茂,配有大量插图,这些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依据课文插图,巧妙地设置留白,领悟教材内容所蕴藏的内涵,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的重要凭借。如在教学《渔歌子》这首古诗时,我向学生出示了一幅“春江独钓”的中国画,让学生通过画面来感受,我引导学生借画面进行联想,写写当时的情景。小小的练笔,将作者短小的文本滋润得更丰满、更圆润,使得阅读教学有了质感。
  2.利用标点填“留白”,进行读写训练。
  标点的多样性、丰富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而省略号的使用往往会使人产生“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感觉。《孔子游春》中描写水的一段文字,语句凝练,很是精彩,那变化多端的水声仿佛就萦绕在我们的耳边,特别是段尾的“……”更是意犹味尽。教学时,我让学生想象,由这些描写水的句子去联想脑海中储存的另一些关于水的经典语句,进行课堂练笔。学生情动辞发,思如泉涌,“水,生命之源。滴水穿石,水有奉献精神”。在学生填补空白的过程中,水的形象正一点点高大、明晰起来,学生也领略了这个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3.利用结尾悟“留白”,进行读写训练。
  课将结束,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持续,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如学《孔子游春》结尾时,增设问题:“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还有什么也更浓了?”学了《船长》后,让学生替克莱芒写封信给哈尔威船长……这样引导学生从课堂到课外,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发挥想象,拓展空间练笔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喜欢想象中的事物;想象是学生内心世界真实的反映,表达了他们的童真童趣。让想象这朵人类思维最漂亮的花朵进入孩子的生活,进入孩子的学习,是对儿童生命的一种关怀和体贴。
  1.挖掘词语内涵,丰满人物形象。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人物形象的聚焦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让学生在语境的沟通中理解词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学习《船长》一课时,有这样一句话:“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学生提出:“为什么把哈尔威比作黑色的雕像?”语言可以表达人物内心,此时无言胜有言,在哈尔威船长平静的外表下,有一颗并不平静的心,他想对家人,对船员,对乘客,对克莱芒,对自己说些什么?选择其中的一两个写一写。通过练写,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犹如铁铸一般的高大形象深植在学生的心中。
  2.关注情节发展,拓展想象空间。
  许多课文,由于篇幅限制或作者布局的需要,其中的一些情节比较简略。如果在此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习作训练,既可丰富文章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还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留给了我们对文本进行合理延伸的契机。如《半截蜡烛》一课的结尾:“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那么以后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德军走了没有?这一家人的日子会过得怎样呢?我让学生续写故事。还让学生在这一家三口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模仿中央电视台“2009感到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为他颁发“勇敢机智奖”,并写一段颁奖词。这样的续写小练笔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创作平台。
  新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阅读教学占领着显著的地位,要提高教学实效性,阅读教学首当其冲。只有当读与写和谐统一,巧妙结合,珠联璧合,水到渠成,阅读教学才能真正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情感的高山,思维的高山,人格的高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6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