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情境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梅慧萍
摘要: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对情境教学理论的学习,结合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一些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等,旨在为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 初中化学情境教学运用
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利用各种具体的场所(教室环境)、景象(课文文境)、境况(学生心境)等,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情境教学
化学知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如果化学教学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就会觉得学不学都可,就会觉得没有用,学习也就会缺乏积极性。因此,需要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教学情境,教师应从学生的自身感受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让化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深到我们很难理解和接受的程度。比如,在初中刚开始学习化学元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用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的介绍来创设教学情境。而在学习酸碱盐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创设教学情境,如水壶中的水垢如何除去,夏天被蚊虫叮咬后涂抹些什么可止痒,蒸馒头和面前要放些碱面的作用是什么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总之,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去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在化学实验中进行情境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化学实验来创设化学实验的教学情境。在化学实验中,进行情境教学可以创设实验现象情境,也就是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实验材料、物质的应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等。教师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包括学生)只注重实验的操作或演示,只单纯靠化学实验本身具有的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特点,自然地去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不重视甚至忽视实验过程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没有在实验的过程中很好地去激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所以,化学实验教学应以实验为载体,在实验的过程中设置一定的问题,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的情境中,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在挖掘素材过程中进行情境教学
在挖掘素材的过程中,进行情境创设,可以起到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兴趣的效果。例如,在讲氧气的性质这一内容时,做一个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按照书上所写的实验过程进行正确的操作。在一个事先装好少量水的氧气瓶中,教师将绑上点燃的火柴的铁丝伸入其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最后再让学生观察集气瓶底部,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但是这样做的结果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刻。教师可以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故意不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进行实验,而是先让学生观察集气瓶底部炸裂,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学生分析炸裂的原因,这样学生就会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印象非常深刻。再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内容时,涉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讲碱这部分内容,涉及氢氧化钠的性质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表面看差不多,那么是否也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呢?教师先提出这个问题后,然后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学生会发现并没有像氢氧化钙那样出现白色浑浊,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就会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利用化学史进行情境教学
对化学发展的规律,化学概念、学说、理论的提出、发展和演变,化学家的业绩等化学史的讲述,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本学科的情境中,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史展开情境教学。例如在学习有关盐的知识时,教师可通过讲述侯氏制碱法及其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故事。在学习空气的组成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各国科学家如何通过不断的探索,发现空气的组成的;拉瓦锡怎样推翻了统治化学理论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在讲氧气的知识时,以氧气的发现过程带学生走进化学世界,等等,以此来引起学生对化学相关知识学习的兴趣。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情境教学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可以创设生动、形象的、接近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境。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从头脑中提取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把所学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情境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课件,也可以从网上下载课件使用。特别是对一些危险的或对空气有污染的实验,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中的感觉。如在做“黑面包”的实验中,实验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气体,为了避免这种污染,教师可以课件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再比如,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否则会发生危险。但对于如何危险,学生不能亲自体会。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将水注入浓硫酸的实验录象。学生就会对此有较深的印象,错误操作出现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另外,对一些微观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概念和原理,教师也可以多媒体的形式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质量守衡定律,分子和原子等。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刘克文.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