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竹莲
摘要: 语文教学目标的适宜度是看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是否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操作度主要是看新知目标的滚动是否有效,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否与教学目标的指向一致。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标准效果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既然如此,怎样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努力。
一、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理解
1.了解“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的新要求。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杰的观点,教学目标的叙写应该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做?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目标是教师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的阐述。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既要比较详细,又要有一定的概括性,以对教学和评价进行有效的整体指导。新课标以行为目标来表述课程内容标准,教师制订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也采用行为目标表述方式,行为目标取向主张以人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强调目标的精确化、标准化、具体化。
2.采用“课例研究”和“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来提高教学目标实施的有效性。
访谈、调查、集体备课、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目标设定的有效性。但是设计好的教学目标还是一种预设的目标。因此在课例研究中,教师主要是要研究教学目标的“三度”:适宜度、操作度、达成度。教学目标的适宜度是看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是否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操作度主要是看新知目标的滚动是否有效,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否与教学目标的指向一致。达成度主要是看学生对新知的学习效果、任务活动的完成效果及在活动中的进步与发展。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表提供的视角来观察衡量目标是否有效的三个维度。
二、有效的语文课堂学习方式
1.不要用新的程序化取代旧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事实:缺乏精神内涵、徒具形式的学习方式,不仅不自觉地违背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违背了小学基础教育的目标,而且可能引起新一轮的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落和教师对教学功力的漠视。所以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深入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正确理解它的精神实质。小学语文课堂探究要立足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探究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语言学习的基础能力。
2.要把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
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指由单一、他主、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即通过积极的实践与深入研究更好地去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点与局限性,从而能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适当地加以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替使用这两种学习方式,这既是教学的客观需要,又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更是小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需要。
3.要正确处理好“教师讲”与“学生探究”的辩证关系。
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希望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更需要小学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加以帮助,加以讲解,加以指导。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到开拓思维、方法点拨无不需要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排斥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只有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学会学习,获得长足发展,为今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意识
1.挖掘社会自然因素,促使学生形成成就动机。
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随着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而变化,那么教师就可通过学生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促进学生形成成就动机。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不就是在家乡父老乡亲们欢庆传统节日时发生桥毁人亡的现实悲剧中产生出建筑高质量的桥梁的成就动机的吗?因此,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搜集一定的资料,尤其是自然灾害方面的资料。通过一系列活动,不少学生都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动机,并表示自己要努力学习、努力打好基础,力争将来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运用科学的方法,完美学生的成就动机。
儿童的成就动机受兴趣、爱好、阅历等方面的制约。大部分学生的成就动机都显得幼稚、荒唐甚至于不切实际,这就需要教师予以鼓励、保护甚至于适时的调节。
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其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呢?
1.钻研文本。
新课程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教师要吃透文本,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否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钻研、理解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使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教师首先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放在第一位。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利用创设的情境来提问,这样往往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若善于利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具有开放理念。
在新的形势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监督者和控制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合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教师不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侃侃而谈,充当主角,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不同的服务,力求让教师、教材、课堂教学都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重视家庭语文学习和课堂语文学习的联系,是教育改革最为现实的需要。社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对学生语文学习构成影响,只有净化社会语言环境,吸收社会语言中精彩的内容充实语文课堂,抵制不规范的语言现象,才能协调一致地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的成效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实践。“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定期的师资培训是目前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实践证明,对在职教师要进行定期补差,对新教师则要进行全面的岗前培训,并在培训当中采用新型的培训模式,有助于全面、快速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海燕.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陕西教育(教学版),2009.03.
[2]田树生.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策略初探.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2.
[3]施健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考试周刊,2009.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1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