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英语教学与情感课堂的营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振芹

  摘要: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因素会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英语学习。因此,大学英语课堂应该遵循情感教学原则,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积极营造情感课堂,以期达到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情感因素情感课堂
  
  一、前言
  
  我国著名学者朱小蔓教授认为“情感犹若一部振荡器,它以一种弥散的方式,在教育评论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和动力功能”。在英语学习中,学习个体的学习需要“情”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氛围需要“情”来调动;教学的效果需要“情”来展示。要取得良好的外语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积极营造情感课堂。
  
  二、影响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影响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有动机(motivation)、态度(attitude)、焦虑(anxiety)、抑制(inhibition)、移情(empathy)等。在外语学习中,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动机,当动机存在并发挥作用时,就能大大地促进学习;反之则会阻碍学习效果。态度作为一种情感因素,它是指个人对事物或人的一种评价性反应,对某一目标的具体实施及促使其成功具有重大作用。外语学习中有两种基本态度:学习者对自身外语基础的态度和学习者对语言教师和学习环境的态度;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其形成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对英语学习者,焦虑指的是学习者要运用目的语而产生的害怕心理;抑制是指为了保护自我形象而采取的回避和退缩的行为。大学英语学习者都已是成年人,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抵御外界威胁的心理使他们缺乏冒险精神,因而影响学习效果;移情就是设身处地了解和考虑别人的思想和感情。移情可以影响人们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的态度,同时也会影响学习者学习另外一种语言的成败。
  
  三、大学英语教师营造情感课堂的途径
  
  在语言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和中心,教师是组织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里,教师要把注意力转向学生,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学生只有在轻松的学习状态下才会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陶冶其情操,营造情感课堂,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
  首先,教师要有理想的人格素质。教师理想的人格,会像春雨一样,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学习知识。其次,教师不仅要具备比较扎实的业务技能,还要从实际出发,将教师的基本技能很好地纳入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知识水平,灵活处理教材,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情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抒发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达到英语学习交际的目的。
  
  2.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致力于应创造一个轻松、惬意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对课堂教学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组织可以使英语教学充满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反馈和更多的思考、反应和提问的时间。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以表扬鼓励学生为主,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于听说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则应尽量多地给他提供听说机会;但对于口语表达能力弱、自尊心又较强、不愿在课堂上练口语的学生,教师可先尽量发挥这些学生的其他特长(如在语法、词汇方面),在课堂上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以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让学生多了解英语文化,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其学习兴趣,从而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Section A课文“Iron and the Effects of Exercise”为例,笔者在教授此课文之前,先问学生:“How long do you want to live?”很多学生都说要活到八十、九十或一百岁,紧接着笔者又问:“What shall we do to stay healthy and live long?”学生有的说经常锻炼身体,有的说健康的饮食,等等。然后笔者又问学生:“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exercise and health?”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回答,但大都涉及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笔者这时又提出:“Any negative effects?”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引导出要讲的课文内容“the relation between iron and exercise”。然后给学生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使英语课堂不仅仅是在教授学生单词或者短语,更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他们可以通过读课文获得很多信息。不仅增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情感去掌握运用知识,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即传递信息,但又不是纯粹地传递信息,因为教学的双方都是有感情的有血有肉的人。所以在训练技能时,总是伴随着一种隐含的、微妙的、影响学生情绪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交流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意增加积极的情感交流。比如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商量的口气微笑地与学生进行交谈,如“Who wants to have a try?”等。当听完学生不同意见后,可常说“I think so.”“I agree with you.”。话虽简单,但足以证实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的师生交流过程,彼此都会忘了自己是谁,都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出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许多学生是因为课堂气氛的轻松欢乐愉悦而愿意上这一门课的。笔者曾有些学生在课堂评价中说道:“上英语课真好,像聊天一样。”这主要是因为笔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讨论话题,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锻炼英语的听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要对学生热情,以情感情、以情激情,真心地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觉得自己受到尊重、重视和鼓励,使其消除学习英语的畏惧心理。
  
  4.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相互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戒备和紧张情绪,降低焦虑。同时,学习者的记忆、理解等能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促进他们的个性健康成长。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主要受教师的影响。教师要放下架子,接纳每一位学生,并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应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师生情感交流无阻。这样,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师生彼此都将获得一种无形的情感动力。实践证明,在这种情况下的教学,学生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积极反应,对所学内容持积极态度,并很容易被吸收、同化、记忆和掌握所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亲切的提问、慈爱的笑脸和期待,如同涓涓细流,注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这就会产生良好的师生情感。教师要对教学充满激情,言谈举止要对学生形成一种“亲和力”,要创造一种开放、自由、民主、多元的英语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自主发展、愉快合作的良好教学空间,注重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从而使学生将对教师良好的情感态度转移到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上。教师的微笑不仅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而且能给学生以信心,增强教学效果。
  
  四、结语
  
  实践证明,能否把情感教学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大学英语教师应重视情感教学,积极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良好的情感学习氛围,使每一堂英语课都成为情感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屈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1).
  [3]蔡文,王金平.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J].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6,(12).
  [4]胡春洞.英语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刘曼,略论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