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琳琳
摘要: 语用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英语教学现状,就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语用能力培养
一、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关系
Bachman认为,语用能力是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的一部分。语用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构成交际能力中的语言能力(Bachman,1997:84-94)。何自然教授指出:“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以简化为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何自然,1997:201-202)”
1972年,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他认为交际能力可以理解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吉哲民、李冬梅认为“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语、书面语)和非语言手段(体势语、面部表情)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能力”(吉哲民、李冬梅,2001:15-18)。现在,关于交际能力的概念已基本达成一致意见: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两种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用能力的培养。按照Hymes的观点,一个人的交际能力是通过他运用语言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体现出来的。这里面就涉及语用问题,如语言以外的表达方式、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不同场合的不同语言形式等。由此语用能力就是指准确、得体地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语言能力是一道程序中的人类可读的源代码,那么语用能力就是对这些源代码进行识别处理的运行程序,只有通过这些程序的运行,源代码才可被计算机有效识别,从而达到人与计算机交际的目的。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的体现也离不开语用能力,所以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更要求有扎实的语用知识。
二、语用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对外交流也在不断扩大。外语,尤其是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由此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毕业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然而很多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却发现自己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词汇,谈起语法来头头是道,但一旦要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出现了问题,或用词不当,或使用语言不得体,甚至于找不到表达方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应注意应用语言的流利程度和得体性,即注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有些语用能力差的学生与英美人(指英语为母语的人,下同)碰面时说完“Hello”就无语了,要么尴尬地说“Bye-bye”,要么被动地问一句答一句,因为不知如何开始和维持谈话;与英美人通电话,开口就是“I’m...,I want to speak to...”。即使可以用英语交流,也会出现一些语用失误,说出一些不合时宜、不合身份、不合方式、不合习惯的话,使英美人不知所措。
例1.一位外教和他的一个中国学生在一次英语课上的对话。
T: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S:No,no.You flatter me.My English is very poor.
T称赞S或许是因为S的英语的确好,也可能只是为了打开话题和S说话。而S却说:“不,不。你过奖了,我的英语很烂。”这里S的回答如果是对中国人而说,则无可非议,因为按照我们的文化传统,在听到别人的赞扬时,往往会谦虚地说“哪里,过奖”之类的话,以表谦虚有礼。然而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如果否认别人的称赞则被看作是不礼貌的表现,甚至还被认为是不够坦诚。由此可见,这个表面看来没有任何语法错误的句子,在实际的英语运用过程中却非常不得体,违反了语用原则。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1)。可是,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很少有机会直接从英语环境中习得这门语言,学生的英语学习大多局限于课堂和课本。此外,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只注重传授语言知识,即主要教授语法和词汇,至于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在他们的培养计划中很难见到。这种缺少语用知识灌输的英语教学很难实现既定教学目标。随着国际交流的日趋深入,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既然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一门语言不可缺少的能力,那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使他们能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正确、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就成了我国各高校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现有知识提出的几点建议。
1.重视语境教学,培养学生认识和把握语境的能力。
语境(context)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或称为言语环境,是言语表达所依赖的环境,由一系列与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主客观因素构成。语言交际离不开语境,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知道懂得英语语境的重要性。语境制约着语言形式的使用、语义的表达和理解;具体的词汇意义只有在上下文中才能准确化、清晰化。
例2.Do you know her?(你认识她吗?)
这句话如果是在Party上有人这样问你,它的含义可能是一种暗示:希望你能介绍问话人和她认识。但如果这句话是随便聊天时的问话,则可能只是表达句子的表层含义――询问对方是否认识她。
因此只有通过语境中的具体语言实践才能帮助学习者真正掌握、获得语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教学平台,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同时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真实的语言氛围,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语境的感染和暗示,从而情不自禁地融入语境中去,自觉寻找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自然交际,这样才能学到地道的英语。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加社会文化和交际文化的输入。
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以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增加文化输入。比如,中国人与英美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就有很大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在交往过程中就会引起他们的误解甚至反感。中国人见面往往习惯问“吃了吗?”,实际上未必真正关心是否吃过了,而只是问候对方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以同样的方式和英美人打招呼就会引起对方的误解:“他问我是否吃饭了,看来是有意请我吃饭。”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基于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大学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教师首先要利用课本做媒介,利用现有的课本内容作即时文化导入和相关背景知识介绍,用目的语讲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现象关注文化背景,真正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其次,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视听和直观教具,如:电视、电脑、幻灯片、录像、电影、图片、报纸、杂志等,把阅读、旅游、音乐、电视所反映的文化现实和语言内容结合起来,大量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以开阔学生视野,帮助他们吸收更多的外来文化。利用课堂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和创造良好的课余语言环境。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师资资源和学生要求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如:中外专家讲座、英语文化节、英美电影周、英文歌曲演唱比赛、英语角、中外学生交流,以及各种层次的听力、阅读、演讲、写作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英语语言信息输入和多种英语交流,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使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语用能力的培养,因为缺乏交际文化知识、忽视语境因素、不了解语言形式所表达的语用功能都可能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或语用失误。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境教学,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他们的语言及语用知识,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语用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01-202.
[2]吉哲民,李冬梅.浅谈中国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J].外语界,2001,(3):15-18.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
[4]Bachman,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84-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