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情感教育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汪秀琴

  摘要: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等师生互动方式,可以在英语教学中更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情感教育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一、情感教育概念和意义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约翰・迈耶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感因素。前者占20%,后者占80%。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使学生自己能够教育自己。他突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首先,他认为教师应用情感进行教育;其次,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情感过程是有机的统一体;再次,要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
  
  二、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高职院校属于职业教育类型、高等教育层次,规模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不容小觑;其次,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以下特点:
  1.基础知识薄弱。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而进入大学后很多课程是以中学知识为基础的,学生在知识衔接上出现断层,所以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很快适应大学学习。久而久之,学习目标难以达到,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角色转变,无所适从。
  与高中严格的管理相比,高职相对宽松和开放,多数时候学生需要自觉学习,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培养自学能力。而许多学生从未给自己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自学能力很差;学习方法不科学,不知道如何高效率地分配时间,学习效果不佳。
  3.重实践,轻理论。
  高职院校强调“能力为本”,重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于是许多学生片面理解为突出技能,忽略理论,误以为只要上好专业课,善于动手操作就行,理论课则扔在一旁。很多学生认为像英语这样的课就是用来应付考试的,以后根本用不上,因而轻视英语学习。
  
  三、情感教育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高职英语教学方法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英语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多种策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的基本素质,如外在形象、内在气质、逻辑思维、语言板书、分析归纳、提纲挈领、照顾学生、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的能力,都会对教学产生作用。“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千古流传的名言哲理,这种心理动力,能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甚至会使学生由尊重、喜欢教师转移到喜爱该教师所教的学科,这自然会使这门学科的成绩稳步提高。相反,即使教师水平再高,学生疏而远之,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情感互动的过程。而“浸入情感”的英语教学实际上对师生的人格有潜移默化的改变,让人更开放、坦诚,更加善于表露自己,也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创造了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主体是人,而人都是带着感情在活动的,故情感是联系教学主体的纽带,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系统协调、顺利和有效地运行的重要条件。能促进教学的情感是积极的情感,阻碍教学进展的则是消极情感。要用积极情感促进教学,须先了解情感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强调智力的发展,但不应该忽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只有满足了学生情感上对于成功的渴望及自尊的要求,才能直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并能使学生的情感品质得以发展与提高。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状,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情感教学,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化学生,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情感动力,激起其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即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一种和谐亲切的教学氛围,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饱满而真实的情感,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增强教学互动性,从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四、情感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1.首先,教师自己应该充满对英语的钟爱,把语言当作一门科学、一门艺术,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的个性也会影响学生,一个富有感染力和充满自信性格的教师势必会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态度和兴趣。教师的热情活泼、博学多才都会对学生和教学内容产生积极影响。其次,教师本人应具备良好的教学水平、过硬的基本功和渊博的知识。不仅能讲解课本上的语言点,还能旁征博引,讲述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通过非语言知识更好地理解课文,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某篇课文提到了圣诞节、复活节,这些节日是西方比较重要的节日,学生很想了解,教师可以把这些节日的来历、意义、民俗等告诉学生,也可以布置成课外作业,让学生们课下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开阔眼界。
  2.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建一种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操作。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可在每节课正式上课之前,抽出10到15分钟时间,让学生以讨论、演讲或角色表演的形式进行有关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发言,其具体内容由老师布置或学生课下自由搜集,总之可依据授课内容灵活调整。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可谓一举两得。教师是学生语言知识输入与情感输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应以充满激励的语言或动作让学生有信心、有勇气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民主、平等、公正、尊重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和桥梁。教师对学生切忌讽刺,要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时时、事事、处处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教师都应当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情境。尤其对后进生要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鼓励,促使他们乐观向上,自信、自强,充分发挥智力潜能。教师在平时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的用语上,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语,而多使用像“Excellent!”(好极了!)、“Very good!”(很好!)、“Take it easy.”(别紧张)等这类鼓励性的话语,让成绩好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让成绩差的学生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
  3.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当他们不时地肯定自己,挫败感就会减少,有利于更好地接受英语。教师提的问题要有难有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使其越发积极地学习英语。通过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多实施小组活动(group work)、角色扮演(role play)和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小组活动的特点,注意学生学习层次、学习风格,把不同层次、风格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优势互补,互相带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再者,情景的设置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这时,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担任“导演”是发动者、组织者,又是参加者和评判者,在对话中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热情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表达思想,充分肯定他们在口语中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选编口、笔头练习时,教师应由浅入深地讲解,常常请中等生和后进生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使他们增加自信心,感到英语学习并非很困难,从而更加主动、努力地学习。五年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无论成绩好坏,如果得到英语教师的关注和肯定,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会迅速增长,成绩也提高很快,英语过级的障碍就少多了。
  4.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处于满意、愉快和兴奋之中,对所从事的活动由衷地喜爱时,常常感知敏锐,思维开阔,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反之,当一个人悲伤、抑郁,对学习或工作产生厌倦时就会反应迟钝,思维狭隘,毫无创造性可言。实际上教师的体态语也间接地给了学生某种心理暗示,学生可以从中知道老师对他的表现是否满意。在课堂和课外,教师应多加关注所教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其他相关情况,比如他们心情、喜好等。要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端正学习态度;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爱好。
  5.重视反馈与评估。教学效果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教师可以通过测验、讨论、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等反馈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测教学效果。通过反馈找出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作更深入透彻的讲解。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信箱或QQ与学生情感交流。教师通过E-mail或QQ与学生进行交流,能解决英语学习中各种难题和消极因素,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指导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课下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指导学生总结前一阶段的学习经验,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查漏补缺,制定新的学习计划。
  总之,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不同基础、专业和心理素质的高职学生,英语教师应该多观察、多研究,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总结和摸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2]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张其志.罗杰斯的创造性教育思想简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0,(4).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何青青.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6]陈丽红.高职英语互动教学与情感因素的关系[J].教育探索,200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