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与定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晓荣 高 越

  摘要: 本研究对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就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处于中等水平;六项学习策略与学生的英语成绩都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其中元认知策略进入回归方程;高分组在六项学习策略上都与低分组存在显著差异,尤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突出;女生在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及情感策略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新生 英语学习策略 调查与研究
  
  1.引言
  
  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至今约有30年的历史。最早的语言策略研究者试图描述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特征。(Rubin,1975;Stern,1975;Naiman et al,1975)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学习策略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研究策略的适用于语言学习过程及语言认知过程的关系,(O’Malley et al,1985a,b;O’malley and Chamot,1990)在此期间,很多调查研究表明语言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策略的使用与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Oxford,1993c;Oxford,and Nyiko,1989;O’Malley and Chamot.1990;Wong-Fillmore,1979;Huang and Naerssen,1987)同时,语言策略研究者们得出一整套理论化的学习策略,并对这些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描述。(O’Malley and Chamot,1990;Oxford,1990)
  我国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中期。早期的国内学习策略研究的代表有:黄小华(1985)第一次调查了口语交际策略、吴一安,刘润清等(1993)调查了语言学习中的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文秋芳(1991)报告了第二语言学习者因素和英语成绩的关系。学习策略研究走进我国的20多年,我国外语界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策略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文秋芳(1996)在国内出版了第一部论述语言学习策略的专著《英语学习策略论――献给立志学好英语的朋友》。程晓堂,郑敏(2002)《英语学习策略――从理论到实践》。刘振前,肖德法(2006)《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这些都代表了我国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和发展水平。但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并没有停止,而且还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语言策略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语言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的研究相结合;语言学习策略的培训问题等。
  
  2.研究设计
  
  从以往对学习策略研究的对象来看,大都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或非英语专业二三年级的学生,以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寥寥无几。而大学一年级学生具有其特殊性:从高中学习向大学自主学习的转型期。大一学生的可塑造性使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并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学习策略的可学习、教授性使得指导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成为可能。英语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期望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有益的尝试。
  2.1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回答下述问题:
  (1)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2)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学习成绩是否存在相关性;
  (3)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在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如存在差异,那么哪些策略对成绩存在影响;
  (4)男女学生在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如存在差异,那么哪些策略对成绩存在影响。
  2.2研究对象
  某工业大学2006年秋季入学的大学一年级的新生300人参加了此次英语学习策略调查。该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参加调查的学生来自该校的七个学院,是从英语分层教学班随机抽取的。问卷回收后,剔除不合格的问卷,最终进入统计分析的有238人,男生123人,女生115人。
  2.3调查工具
  2.3.1英语成绩
  本次研究采用的英语成绩是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原因有两点:其一,调查对象是刚刚入学的新生,高考成绩本身就能代表他们的英语状况;其二,全国高考试卷是全国性的大规模考试,试卷本身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3.2英语学习策略问卷
  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高考英语成绩、就读院系);第二部分为学习策略问卷,本次调查采用的学习策略问卷是被广泛应用和认同的Oxford(1990)版本的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Version 7.0 ESL/EFL)。本问卷共分六个部分50个问题(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调查者把问卷译成中文发放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每题之下有五个数字选项代表问题对自己的不同符合程度。
  问卷发放说明:本调查问卷是在学生课上时间发放的。在发放之前向所在班级教师发放了注意事项说明: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统一发放。
  2.3.3研究方法
  对学生的学习策略问卷采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量化分析,使用描述统计分析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学习策略与成绩的相关性;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高低分学生及男女学生学习策略的异同。
  
  3.统计结果与讨论
  
  3.1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了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均值最高的是补偿策略(compensation strtegy),为3.34,而最低值为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memory strategy and affective strategy)都为2.60。
  
  但总体说来,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频率处于中等水平(2.5-3.4)。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作为一所普通院校,学生入学成绩本身就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没能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策略,更多的学生只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2)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发展自我学习的意识较差;(3)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学生有些策略使用频率较高,有些较低,但是经过平均处理后差异被消除了。
  3.2英语成绩与学习策略的相关分析
  
  表二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英语成绩与英语学习策略的相关系数都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其中显著系数最高的是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y)(r=.384,P<.01),以下依次为:认知策略,记忆策略,补偿策略,情感策略及社会策略。此前的很多调查研究都证明了学习策略的使用与成绩之间的正相关性。(Green and Oxford,1995;Oxford and Burrystock,1995;)
  元认知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最大,这与很多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袁凤识,2004;周晓荣,2000)但值得注意的是补偿策略是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均值3.34)却没有显示出较强的相关性。这一结果恰恰说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知识水平都比较低,只好用各种补偿手段,但补偿策略对英语学习是否有促进作用还是未可知。
  3.3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习策略与成绩的关系,笔者又作了多元回归分析。
  
  表3表明元认知策略作为第一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能够揭示成绩变异的14.7%。回归分析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文秋芳(1995)指出,如果能够用管理策略来合理调控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充分说明元认知策略英语学习当中起到整体控制和协调作用,其发展水平直接促进或制约其他发面的发展。

  3.4高分组与低分组的独立样本t-检验
  根据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总分150分。我们确定125分(含)以上为高分组,其中男生22人,女生17人,共计39人;90分(含)以下为低分组,其中男生25人,女生10人,共计35人。
  
  表4显示,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六项学习策略上的差异均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P<0.05)。其中差异性最大的是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这一结果与相关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充分证明了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对自身英语学习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以及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都对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有极大的帮助。
  同时,高分组于低分组在认知策略上显示出显著的差异性。这证明高分组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认知策略主要是学习者为了更有效识别、理解、保持和提取信息而采取的策略。认知策略与语言学习材料由直接联系,往往要具体于学习活动之中。(程晓堂,郑敏,2002:32)
  记忆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与国内的一些调查结果是一致的,(袁凤识等,2006)而与国外的调查结果大不一致。(Carol,2001)关于记忆策略在中国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国内不少研究专家(刘润清,2000;文秋芳,1996)都曾作出类似的解释:记忆在中国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是传统的学习方法,中国学生一致认为学好英语必须背好单词等。
  3.5男生与女生的使用学习策略的差异
  
  表5显示,男女生在社会策略、元认知策略及情感策略三项上的差异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性,补偿策略也非常接近统计上的要求(P<0.05)。女生在这三项策略的使用上高于男生。刘润清、吴一安(2000:279)认为,在中高级阶段,女生成绩优于男生是中国的特殊现象。诚然,女生学习语言有一定优势(例如:人们普遍认为女生善于记忆,背诵,口齿伶俐,善于表达等),但绝不是决定因素。其他因素的作用可能更大些。国内外关于学习策略性别差异的研究已有不少,(徐保芳,2006;Oxford and Nyikos,1988;Ehrman,1990)虽然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但大都表明女性比男性会使用更多的学习策略。Oxford,Nyikos与Ehrman(1988)发现即使不参加策略培训,女生采用的策略也多于男生,特别是社会策略。在元认知策略方面,女生的得分也比男生高,说明女生比男生更擅长管理,计划她们的学习行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或者分析自己的学习进步等。这再一次证明元认知策略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调查的结果表明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与英语成绩呈正相关,并在高分组与低分组,男生与女生的T-检验中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与以前的调查结果大不相同。(刘振前等,2006;9-19;周晓荣,2000;)但笔者认为这恰恰表明学生英语学习的一种变化:即英语学习不再是单一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不只是为升学考试,而是更加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如听说能力),更多的学生认识到英语或许会成为日后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所以,学习者已经或多或少得把情感和社会交往变成英语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另外,这也表明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变化,原来的依靠教师、书本和黑板的视觉型学习模式已经在发生变化,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来学习英语,这也提高了利用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的机会。
  
  4.结语
  
  本研究发现:
  (1)被调查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处于中等水平。
  (2)六大学习策略与学生的英语成绩都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其中元认知策略进入回归方程。
  (3)高分组在六项学习策略上都与低分组存在显著差异,尤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突出。
  (4)女生在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及情感策略三方面明显优于男生。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
  (1)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很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尤其在规划管理自己的英语学习任务方面。而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恰恰是大学阶段必不可少的。这和高中的模式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大一新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以利于大学四年的学习。
  (2)高分组与低分组学习策略使用的差异性表明有必要进行分层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女生男生学习策略使用的差异性暗示我们,在策略培训和指导学生英语学习时应注意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Rubin.J.“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can teach us[J].TESOL Quarterly,1975,9:41-51.
  [2]Huang.X.and M.Van Naerson.“Learning strategies for oral communica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85,6:287-307.
  [3]Stern.H.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975,31:304-317.
  [4]Naiman.N.et.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Modern Language Center.Department of Curriculum.Ontarion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1975.
  [5]O’Malley.J.M.et.al.a.Learning strategies used by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ESL students[J].Language Learning,1985,35:21-46.
  [6]O’Malley.J.M.et.al.b.Learning strategies applications with student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TESOL Quarterly,1985,19:285-296.
  [7]O’Malley.J.M.and A.V.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8]Wong-Fillmore.“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In Fillmore et.Al.(eds),1979.
  [9]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an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10]Oxford.R and M.Nyikos.Vive La differenc?Reflections on sex differences in 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8,(21):321-329.
  [11]Ehrman.M.and R.Oxford.Effects of Sex Differences. career choice,and psychological type on adult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73:3-13.
  [12]吴一安,刘润清等.中国英语本科素质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93:36-46.
  [1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从理论到实践[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5]刘振前,肖德法.外语学习策略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6]袁凤识.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习策略差异研究[J].外语界.第5期,2004.
  [17]袁凤识等.学习策略性别差异和四级成绩关系的研究[J].外语学习策略研究,2006:50-65.
  [18]许保芳等.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和课堂表现的性别差异研究[J].外语学习策略研究,2006:82-95.
  [19]周晓荣,刘永兵.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learning achievement in reding comprehension[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0,23:34-41.
  [20]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03:61-66
  [21]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2]文秋芳,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本研究得到北方工业大学校科研基金资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8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