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某省四所高校的897英語专业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探究了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的现状。研究从动力、毅力、执行力以及能力四个维度分析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的总体特征以及不同年级、性别和不同类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第二语言学习力上呈现的差异。结果显示:⑴英语专业学生二语学习力总体水平不高;⑵不同年级学生的二语学习力存在显著差异,并随着年级增长逐步上升;⑶不同语言能力水平的学生二语学习力存在显著差异,语言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力均高于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5-0164-05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力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最活跃的创造力和最本质的竞争力,由组织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伴随学习过程而发生的一系列智力要素构成[1]。其中,第二语言学习力(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ower)是学习者对于一切以英语文字为载体进行学习的动力、毅力、执行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2],是学习者个体可有效地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是由实践经验、情感经验和知识习得等转化而成的学习品质,是影响学习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更是动态地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学习竞争力的重要尺度。
  目前国内外存在大量关于学习力的研究。吴也显等学者认为在当今社会,学习已成为人们的生存方式,学习力则是现代人基础性的文化素质。他指出学习力是一个人为了实现明确的奋斗目标,依靠坚强的意志,通过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而培育发展起来的能力[3]。沈书生和杨欢综合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一次性学习的时代已告终结,学是获取的过程,习是反复学习、不断运用、逐渐掌握,进而熟能生巧、创新进步的过程,而力是能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等要素[4]。裴娣娜提出学习力的研究将成为国内学生学习研究的新视野和新领域[5]。较国内对学习力的构成要素理论性分析,国外研究更侧重学习力的提升策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评估系统。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Clax-ton等人和Fisher的研究团队。Clax-ton等人的终身学习项目[6],是国外对学习力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代表,而Fisher则开发出了课堂上提升学习力的四步策略:解释、协调、评论、建模[7]。在学习力评估方法的应用研究主要是英国的ELLI项目探索了一种称为“蜘蛛图”的学习力的动态评估方法[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英语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学习好英语是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必要手段。在我国2018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外语语言教学质量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大部分仍是由语言教学所承担的教学任务[9]。但综合现有研究结果可知,国内对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的探索仍停留在理论阶段,还没有足够的实证研究来探讨学生的语言学习力发展规律。因此,本研究立足中国现状,通过探究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力现状,为培养合格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1)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有何整体特征?
  (2)不同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有何差异?
  (3)不同性别的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有何差异?
  (4)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有何差异?
  (二)被试
  邀请某省四所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参与本次调研,两所一本高校,两所二本高校。本次调研原计划招募合格英语专业学生1000人(250人/年级),因大四学生人员较为分散,无法集中参与被试,所以只选取大一、大二和大三英语专业学生作为被试。问卷发放1000份,剔除无效被试,有效被试共897人。被试的人口学变量如下:共有男生162人,女生735人。其中一年级325人,含男生63人,女生262人;二年级293人,含男生57人,女生236人;三年级279人,含男生42人,女生237人。来自一本高校共412人,含男生78人,女生334人,二本高校485人,含男生84人,女生401人。
  (三)研究工具与程序
  研究第一步借鉴2012年由Koedinger等人设计的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维度建构[10],利用SPSS 21.0和AMOS19.0,在经过了三次修订问卷编制的必要步骤之后,编制出符合英语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第二语言学习力问卷》。量表包含30个题项,并分为四个子量表:动力量表、毅力量表、执行力量表、能力量表。总体量表Cronbach’s α值为 0.96,各子量表的Cronbach’s α值的范围为0.86-0.96之间。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获得总量表中各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数据,并计算出了AVE(平均方差抽取值)和CR(组合信度)。结果表明,各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高于0.5,各维度AVE值均高于0.5,CR值均高于0.7,说明量表具有比较理想的聚合效度。具体如表1所示。
  确保问卷调查表具备内部一致性信度后,本研究对所有被试进行发放问卷,并对回收后的问卷利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第二步在有效被试中随机抽取研究对象进行邮件访谈,以解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各类第二语言学习力所呈现的特征。抽样结果如下:总体60人,其中男生30,女生30人,二本高校30人,每年级10人,一本高校30人,每年级10人。访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自己在课堂的学习行为表现如何?有何原因?第二,如何评价自己在英语专业学习上的动力、毅力、执行力和能力?有何原因?   三、研究结果
  (一)第二语言学习力的整体状况
  为了考查学生学习力的基本情况,对参与本次调查的872名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力及其各因素上的得分进行统计。其中,最高分为4.21分,最低为3.04分,具体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整体上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力的总平均分为3.53,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平均分大小排序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执行力>学习能力。具体来说,信念认同、实践认同和认同效能分别略高于中等临界值,而学习动力为4.21分,处于优良等级,显著高于中等临界值,说明该阶段学生的学习动力较强。最低的是学习能力维度的得分即3.04分,仅处于一般的水平,说明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第二语言学习力的性别差异分析
  为探究男女在性别变量上的学习力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对男女生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对不同性别的第二语言学习力做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后发现(结果见表3):男女生第二语言学习力的差异检验检测为p>0.05,即总体上看出男女生的学习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在学习动力、学习执行力、学习能力维度,男女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学习毅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得分均值显著高于男生(p<0.05)。
  (三)学习力的年级分析
  为探究英语专业学生在年级上的学习力现状,对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ANOVA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除能力维度外,其余各项学习力影响因素得分随年级升高而降低,且总体上三个年级的得分差异极其显著(p<0.01)。为进一步探讨两个年级之间的因素得分关系,对结果数据进行LSD事后检验,发现各年级在各维度及总分上,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
  (四)不同类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分析
  为探究不同类型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对两者之间学习力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测,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力下辖各维度的得分差异极显著(p<0.001)。同时在各维度上,来自不同类型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的得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具体来讲,在学习动力、学习毅力与学习执行力上,二本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一本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p<0.001),但在学习能力和总分上,一本地区的英语专业学生得分又显著高于一本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p<0.001)。
  四、讨论
  (一)整体上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处于中等水平
  通过调查结果可知,整体上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力处于中等水平。学生的学习力有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内驱力的影响[11]。高内驱力的个体在执行学习行为的过程中会有更稳定的皮层兴奋反应,并且,高内驱力的学生主体在外语学习中,其特定的符号编码区域如方程式、结构模型的运算领域,空间视觉处理通道等会因主观驱力的影响而增加信息处理效率。但调查对象的学习力处于中等,说明个体内驱力的正常发展受到限制。
  通过对被试邮件访谈可知,被试内驱力主要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在英语专业就业前景惨淡的前提下,很多学生对英语专业的未来较为迷茫。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意识发展受到限制,个体内驱力不能正常作用。此外,由于本科专业课程繁多,难度较大,因此学习挫败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12],阻碍学习力的发展。此外,有部分学生反映他们接受的英语训练不够专业,教师自身素质明显不足(发音不准等)严重影响学生的第二语言效能感,使内驱力负向运转。
  (二)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内部学习动力
  从研究结果可知,除毅力外,男女生在其余各项学习力指标上的反应程度相同。语言学习对于女生来讲有一定的优势。对于相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女生会比男生更容易完成,因而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等获得更多正向强化,所以内部动力更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男女生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关。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男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编码平面二维符号上较女生的形象直观思维在语言符号的编辑上效率较低,因而女生在语言符号学习和词汇学习上具有优势[13]。因而女生在第二语言学习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倾向性。不仅如此,研究者通过事后对参加者进行访谈,并结合了课堂观察,发现女生在学习上往往比男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她们会有更强的内部动机去学习。同时,有女生反映英语专业学习的难度不是很大,尤其在现有英语教学模式下,只需按部就班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口语、听力和写作能力就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功。以上种种的内部原因在个体行为中主要表现为顽强的学习毅力,女生在课下请教问题的频率和数量显著高于男生。通过研究者对课堂的观察可知,男生在新课堂的学习反应要快于女生,但在课间休息或者其他时间,男生更倾向于扎堆聊天,而女生则倾向于复习笔记、做习题或者向科任教师请教问题。因此可以推测,因为女生的额外付出,使得在问题解决执行力、总体学习力取得与男生相同的水平。
  在毅力维度的得分上,男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相关研究指出,个体性格可以解释毅力变异超过50%[14],因此从性格方面进行分析,女生比较温文尔雅,感情细腻丰富,做事也比较有耐心,意志坚定。而男生性格大多比较急躁,做事急功近利,缺乏耐心、恒心。在学习无人监管的情况下,男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制性明显差于女生。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女生较男生更易付出自己玩耍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如就完全不符合“坚持每天做课外练习”和“为了科目学好,宁愿不玩耍、不玩电子产品或不外出游玩””这两个项目中,男生占11%,而女生只占5%,可见男生比女生更缺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持性。结合访谈的结果可知,女生的学习毅力比男生强,并具有较高的克服困难的勇气。大部分男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毅力,当他们受到家长、教师的鼓励,或受到外界良好的刺激时,就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但是一旦受到挫折、打击就容易垂头丧气,甚至自暴自弃,而不会像大多数女生那样,有计划、有毅力。此外,大多数男生急于求成,经常寄希望于短时的爆发,不愿意花长时間去学习。   (三)第二语言学习能力随年级升高而升高,其他因素均下降
  研究结果可知,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执行力随着年级增长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只有学习能力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提升。结合访谈结果发现,大一的学生认为他们目前的考试难度倾向于记忆性考核,基本停留在简单记忆的基础上,只要努力背书,记忆语言规律(语法要点,常用优美句型句式等)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成绩。因考试难度低,往往出现天花板效应,因此学生普遍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在动力、毅力、执行力的得分更高。
  同时,因为在这个学习阶段本科高校英语专业刚开设听力、口语、写作、语音以及综合英语等课程,使得学生对英语分析课程的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在学习时有着较为好奇的心理体验,比其他年级具有更强的求知欲,因此这个年级段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执行力水平都比其他年级的高,他们更加愿意投入到英语学习中,但由于缺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如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可行学习模式,即個体信息加工处理系统,所以学习能力水平相对较低。
  大二学生经过大一的洗礼,对英语学习方式、质量评价模式及教师教学思路有了一定的认识,自身的学习素养和认知思维发展也较一年级有了更深一步的发展,因此在能力得分上有显著提高。但因为二年级的课程要求比一年级更高,学习内容难度大,教师教学节奏快,并且整体需要学习的科目的数量上升,尤其是在英语分项技能课程学习上,对那些语言基础能力欠缺的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补差补缺,学习兴趣自然就会降低。此外,因为心智不够成熟,学习挫败感的作用增强,学生更容易丧失学习耐心和毅力,同时,连续的学习失败会加速学生学习兴趣负面化,使学生主体丧失学习信心,抵触这些学科内容,这样很容易产生恶性循环,因此学生的动力、毅力、执行力的表现水平下降。
  大三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对第二语言学习的态度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专业英语学习的模式。部分学生表示第二语言学习仅仅是对题目的加工与处理,自己的理性逻辑思维训练与现实世界产生脱节。第二,专业英语学习的复杂性。不断分项的英语专业技能深度学习以及各类方向课程的开设给英语专业学生带来极大压力,消极与负面情绪在大三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上述结果直接造成学生在学习动力、毅力、执行力下降的趋势。但因为语言学习与晶体智力存在正向相互关系,学习效果随学习体验的深入和提高,学习能力依然处于上升阶段。
  (四)二本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拥有更高的第二语言内部学习动力、学习毅力与学习执行力
  学习能力上,来自一本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得分高于来自二本高校的学生。一本高校的教育硬件整体上占优势,而且学校的科任教师的师资力量也更为雄厚,优秀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自身的能力塑造和思维训练有决定性影响[15],但二本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为了摆脱现状,有着更高的成就欲望,他们常抱有“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他们的视野大部分集中于学业上。他们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渴望通过更多客观公平的渠道走出当前的不理想环境,因此他们在学习动力、毅力、执行力上的得分高于在一本高校英语专业学生。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英语专业学生在第二语言学习力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较男生在第二语言学习毅力项目的得分更高;随着年级升高,除第二语言学习能力外,其余各项第二语言学习力指标得分下降;相比较一本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除第二语言学习能力外,二本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拥有更高的第二语言内部学习动力、学习毅力与学习执行力。
  “学习力”是21世纪高校教育培养的核心目标,是为学习者终身有效学习提供动力的过程。作为教师,有必要,也有义务去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第二语言学习力。结合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英语专业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力的培养。第一,分阶段、分年级有针对性的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力。第二,关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尤其是性别差异在第二语言学习力上的表现,通过积极有效的途径提高英语专业男生第二语言学习的毅力。第三,提升教师教育素质,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以推动语言学习的内在动机发展。
  参考文献:
  〔1〕Kolb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FT press, 2014:1-4.
  〔2〕BOULANGER D F. Ability and science learning: a quantitative synthesi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1981(02):113-121.
  〔3〕吴也显,刁培萼.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5,(01):19-24.
  〔4〕沈书生,杨欢.构建学习力:教育技术实践新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09,(06):13-16.
  〔5〕裴娣娜.学习力:诠释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新视野[J].课程·教材·教法,2016,(07):3-9.
  〔6〕Matthew J. Mayhew, Gregory C. Wolniak, Ernest T. Pascarella. How educational practices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learning orientations in traditionally-ag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008,(04):337-356.
  〔7〕Annie Fisher, Linda Rush. Conceptions of learning and pedagogy: developing trainee teachers' epistemological understandings[J]. The Curriculum Journal, 2008,(03): 227-238.   〔8〕Ruth Deakin Crick. Learning how to learn: the dynamic assessment of learning power[J]. The Curriculum Journal, 2007,(02): 135-153.
  〔9〕肖磊,靳玉乐.中国新课程改革的检视:异域学者的观点[J].课程·教材·教法,2013,(06):8-15.
  〔10〕Kenneth R. Koedinger,Albert T. Corbett,Charles Perfetti. The knowledge learning‐instruction framework: bridging the science practice chasm to enhance robust student learning[J]. Cogn Sci, 2012,(05): 757-798.
  〔11〕Cerasoli C P, Nicklin J M, Ford M T.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xtrinsic incentives jointly predict performance: A 40-year meta-analy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4,(04): 980-1009.
  〔12〕Savery J R. Overview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J]. Essential reading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Exploring and extending the legacy of Howard S. Barrows, 2015,(09): 5-15.
  〔13〕Tandra Tyler-Wood, Amber Ellison, Okyoung Lim, et al. Bringing up girls in science (bug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afterschool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gram for increasing female students interest in science careers[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012,(01): 46-55.
  〔14〕Roy P K. Teaching learning-based optimization for short-term hydrothermal scheduling problem considering valve point effect and prohibited discharge constrai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 2013,(53): 10-19.
  〔15〕Craig M. McGill. “cultivating ways of thinking”: the developmental teaching perspective in academic advising[J]. New Horizons in Adult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2016 ,(01): 50-54.
  〔16〕桑國元.国外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讨论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6,(12):60-64.
  (责任编辑 徐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5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