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嘉伟

  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方式之一。“自主探究”地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深刻认识到“主动探究”在学习中的意义和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那么。如何让研究性学习真正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呢?在此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探究氛围
  
  探究,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去探索,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在探究过程中,肯定有错误产生,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错误会频频发生,这是很正常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多动手“试一试”,这样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学生就容易有所创新。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一种试误,一种发现。既然学习是这样一种过程,有这样、那样的错误、问题发生便是正常的情理中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形,教师要善待学生,弄清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进行矫治,而不能不问青红皂白,轻易否定,甚至予以嘲笑、呵斥。否则。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最终损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他们不敢去探究,苦于探究,拙于探究。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安全、放松的心理环境,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这是学生学会“探究”的前提。
  
  二、设计问题情境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脑海里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也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与实践的机会。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例如我在教“有余数除法”这段知识的时候,注重学生求知、求参与的心理需要,抓住学生好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在导入环节创设一个“猜数”的情境。事先把1~20的卡片按照1、5、9、13、17;2、6、10、14、18;3、7、11、15、19;4、8、12、16、20的顺序分成四组,课上发给四个学生。然后请其他同学说1―20任意一个数,我和他进行猜数比赛。看我们俩谁能又对又快地猜出这个数在谁的手里。几轮的比赛后,我总是获胜,学生即对此产生了好奇。我当即抓住学生的心理,问大家:“我为什么猜得这么快?”学生有的说:“卡片是您事先分好的,您当然知道了。”有的说:“因为您是老师。所以您猜得快。”还有的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导人新课,告诉他们:“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规律,你们想知道吗?今天通过我们的共同学习大家都能掌握这个规律。你也能像老师一样猜得这样快。”听了我的话。学生马上意识到这些“规律”的神奇力量,学习欲望一下子释放出来,立刻精神振奋,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进而一起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在整节课当中,学生始终带着这个疑问寻求答案,而我也正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不忙着揭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研究,在这节课的最后才揭开它的面纱。在这样活跃而生动的气氛中学习,学生的参与意识始终是那么强烈、那么饱满,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
  
  三、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有了一个良好“探究”环境与积极的“探究”意识,这还不够。要使学生学会“探究”,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探究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运用到学习实践中去,最终才能有效形成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有:
  
  1、“猜想――验证”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要把知识或结论像配置好的“快餐”那样为学生供应“现货”,而是要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很快地扣住学生的心弦,愿意去猜一猜,并努力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
  波利亚说:“数学教学中,必须有猜想的地位。在某种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重要。”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后,我先让学生猜想,再让学生验证,最后让学生推理证明的方法,设计探究过程。当然,让学生在课堂上先猜想再验证,不是乱想。如:教《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引出“除法”,我先让学生猜: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学生猜想好之后,再让学生操作(用小棒摆一摆)。验证一下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接着提问猜对的学生:你是怎样猜出来的?从而引出“除法”这个运算方法。
  
  2、“操作――实验”法
  操作是学生“活动”的一种形式,实践证明,小学生天生好动,在活动中最容易使他们集中精力,诱发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给教师“捧场”的,而“操作――实验”的探究过程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课堂教学应当是学生的一种“活动场所”,我们的任务是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如: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我运用了“操作――实验”的探究过程。实际证明,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3、“尝试探究”法
  只有当本人的智力参与数学学习并有所发展时,数学才变得对学生有用。“尝试探究”的方法一改传统的教师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模仿教师的做法,成功切实引导学生在自学、尝试、讨论、归纳的教学活动中体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过程。我任教二年级。学生年龄毕竟比较小,所以我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学会“尝试探究”法。
  研究性的学习给了学生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中,结论由学生来探索,方法由学生来摸索,结果由学生来评价,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有自己的新想法、新设计。许多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走进了课堂。使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后进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进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