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导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柴 霞 李 卿

  摘 要: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阐述了外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如何做到英语教学与文化因素的有机统一的方法。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只注重读音、词汇及语法等语言知识的传授以及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却很少涉及文化传授的问题,因而培养出的学生虽然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似乎都掌握得不错,但是在用外语进行实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能畅通无阻。这就要求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东西方文化差异纳入语言教学的全过程。
  
  一、加强文化差异导入的必要性
  
  1.随着全球的经济一体化,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纵观英汉两种语言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其中出现的种种交际障碍和失败,不是因为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匮乏,而更多的是由于交际者对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不甚了解,从而造成了交流误解或冲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必须进行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学。
  2.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知识的传授。在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的同时,也必须学习其文化。正如语言学家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所指出的一样:“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3.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将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丰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其对英语语言感受能力。英语教学往往把一篇课文裁成几段,概括段落大意,分段讲授:单词、词组、句型结构,让他们依葫芦画瓢,课堂内容枯燥,学生学到的只是机械的、公式化的语言。学生的书面作文常常是语句生硬、别扭,前后不连贯,语意不明晰。一个典型的问题:用汉语的句式套装英语的词汇,写得不伦不类。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把文化教学列入教学范畴,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的方法
  
  1.从教材入手,在教学中注重文化背景的介绍,让学生联系文化背景知识学习英语
  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多尚未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大学英语教师主要从教材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揭示那些隐伏在语言前后的易引起误会和冲突的文化因素,使学生正确理解这些文化因素,开阔视野,自觉改变和调整自己固有的框框。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Unit 3 Rich Meeting His Future Mother-in-Law,Rich被中国女友带到家里第一次见未来的岳母,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一些“小事故”。岳母大人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其中有她的拿手菜――梅干菜炖肉,按照中国的习俗,厨师――女主人应该自谦说自己烧的菜不好之类的话。正如文章中写到,As is the Chinese cook custom,my mother always made negative remarks about her own cooking.“Ai!The dish not salty enough,no flavor,”she complained,after tasting a small bite.“It is too bad to eat.”但是按照我国的习俗客人应该赞扬女主人的拿手菜,“很好呀,这是我吃过饭菜中最好吃的”,但是Rich的回答,让大家吃惊:“You know,all it needs is a little soy sauce.”岳母对外国女婿Rich的第一印象可想而知了。其实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西方人尤其美国人在衣着娱乐方面,都比较随便。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比较不拘礼,即使双方在年纪上或地位上有很大分别也不例外。美国人是相当开放和直接的,尤其在专业的讨论上,往往秉持着不同意见而争论(注意:是争论,不是拍桌子,摔麦克风的吵架)。相反地,东方人往往不会直接冲突,而是婉转地通过地位比较高的第三者来疏通。
  2.对比分析法
  英汉文化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教学中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文化差异,学生往往会犯文化错误,在交际中造成误用失误甚至文化冲突。对比分析两种文化,有助于加深彼此间的了解,消除误解。不同文化间的对比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大至价值观、思维方式,小至社会规范、生活习俗。结合语言教学,英汉语中词汇、习语、禁忌语、委婉语、比喻等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比应引起特别重视。如:汉语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历来都把“龙”视为“权利、力量、吉祥”的象征,是“威严、威武”的象征,而且自称是“龙的传人”。而在英语文化中,“龙”是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凶残肆虐,是“邪恶”的象征。英国人传说中的英雄贝奥伍夫就是在与“a fire dragon”的搏斗中受伤而不幸去世的。因此,我们将“亚洲四小龙”转译成英语的“Four small tigers of Asian”(亚洲四小虎),而不是“Four small dragons of Asian”,就是为了能让西方人更容易理解与接受。
  3.及时分析学生由于文化差异形成的错误
  大学生学习英语,由于缺乏相应的外语语言环境,汉语的体系已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在他们的大脑中建立,他们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单词拼写、语法结构等方面,忽略语言的使用是否恰当。错误形成原因主要有:
  3.1语义套用。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词义的指称范围、内涵意义不对应,有些词汇的搭配也不对应。在学生的作文中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子或短语:He led a life worse than a horse’s before liberation.(他在解放之前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He is as thin as a monkey.(他瘦得像猴。)应该说,以上英语译文都直接地再现了相应的汉语信息,但是它们却没有完整地传递出汉语文化的语言信息。讲英语的人习惯把以上的信息表现为:
  He led a dog’s life before liberation.
  He is as thin as a shadow.
  3.2结构套用。英语结构紧凑,汉语结构松散。英语句子盘根错节,汉语句子如行云流水,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中国人造句时很少想到用连词:如:“天晚了,我们回家吧。”其实该句子中隐含了一种因果关系,学生翻译时往往忘了加上“所以”,不符合英语的思维,像“let’s go home,it is late.”的句子比比皆是。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向学生讲授英汉思维以及表达方式的差异,使学生努力克服汉语思维以及表达方式的干扰。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文化导入
  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具有可延伸性,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深度和广度,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课外阅读材料,例如to be or not to be(生还是死)出自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短语时既了解了莎翁这一喜剧的内容,又享受到文学作品带来的文化熏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生动具体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价值取向,是读者身临其境地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无疑也是文化学习的途径。另外,由于现代高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可以采用如幻灯、录像、电影和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完善对英美文化知识的补充。例如,要让学生了解英美人结婚嫁娶等知识时,就完全可以让学生观看“Father of the bride”这部电影,学生会非常感兴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达到了拓展学生文化知识的目的。同时,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很多,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网站,让学生浏览、欣赏和下载图文并茂的英美文化知识,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枯燥的文字信息的平面信息输入,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立体资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文化教学仍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学校和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单纯注意语言教学,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者正确地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程尽能.英美文化与英语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2):1.
  [5]谢则融.语言、文化与外语教学[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5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