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 慧 李楚梅
摘 要:因社会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中国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本文提出要适应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大对公共英语师资投入的力度,同时教学重点应由基础英语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转移。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与全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而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语言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重要,因此,英语教学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可想而知。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小便有了英语学习的经历。许多人的英语学习在大学课堂上已经是一个升华阶段。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外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是当前国际上各行各业进行交流的主要语言。随着外国人直接到中国来办公司、开银行、进行各种投资等,不仅需要外语人才的单位越来越多,而且对英语的听、说、译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所花时间和代价与教学效果不相适应的问题。大部分毕业生无法进行日常英语交流,更不用说熟练使用自己本专业的英语了。所以,进一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递进关系。现今高职院校中大学英语教材难度与高中课本相当,三级词汇要求学生掌握3000―4000个单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毕业生词汇量达到3300―4500。《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大学英语教学也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前后两者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区别不大。这就导致教师重复教学,学生对于已学知识重复学习,这样的学习很难谈上产生兴趣。
通过以上不难分析出,大学英语和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的核心在于基础英语知识,教学目标都是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大学英语教学也陷入了艰难境地:原地踏步、止步不前或者是走专业英语发展的路子。
(二)大学英语教学师资不足、投入不够。教师的待遇差、缺少进修和提高的机会,学校对教师进修的政策不宽松、资金帮助少,众多原因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热情不高、缺乏敬业精神,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兼职工作方面,部分教师还寻机跳槽。再者,大学英语教师出于经济或任务所迫,兼课较多,妨碍了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科研活动,从而对教师提高科研,教学水平不利。这使得许多教师成为“教书匠”,对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不足。因而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不能适应学生入学后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由于师资力量缺乏,学生不断扩招,加之相对于英语专业学院对公共外语重视不够,所以公共英语的课程一般为大班(一个班大约100个学生)。按照语言教学的规律,学生应当有更多开口的机会进行实践练习,而大班教学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毕竟学生多,课堂形式不得不更多地采取讲授而不是互动的形式。同时,教师也很难做到认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个人英语水平,这对于教师因材施教并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带来很大难度。
(三)在教学观念方面,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依然较多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培养。在这个关键时期,大学英语主要应该是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一种素质来培养,而不是把它作为一门基础知识来教学。根据2006年中国社会调查所(《扬子晚报》2006年8月)在上海、广州、北京、武汉、西安、哈尔滨、济南等八个城市进行的一次英语培训市场的研究报告,有“93.6%的学习者认为,应用英语是今后英语培训的方向,而80%以上的被访者认为当企业对员工英语水平有要求时,会更加注重听说的交流能力,以及基于工作需要的专业英语(比如计算机英语、医学英语、社工英语等等)”。
不少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但许多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提高不大,与社会需求有差距。造成这些的原因主要是:很多学校搞应试教学,把通过国家英语三、四级与毕业证挂钩,学生关心的是最后的分数而不是学到的真实的英语知识,教师关心的也只是过级率而不是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形成教师上课时讲知识点,讲语法较多,学生下课后主要在背单词,做习题,而忽略英语技能的提高。这也明显反映了高校本身对于市场需求的反应比较迟钝。
三、大学英语改革对策
以上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大对公共英语师资投入的力度。
1.变大班教学为小班教学。以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做到有效的任务型教学。笔者曾调查了一个100个学生的大班,其中有60名学生认为课堂口头练习较少,26人认为太少,14人认为适中。在大班中,由于课时不够,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小班教学可以让大班所呈现出的问题迎刃而解,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口头一对一的训练,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注重大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教师的教学任务将越来越重,师资力量短缺也就十分突出,同时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师的学历与教学任务的要求严重失调,创新能力低、科研成果少,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制约。所以各高校要对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规划,加大财力物力投入,放宽教师进修学习的政策,全面提高学历层次,可以采取在岗轮训制度,培养教师成为自觉学习型教师,与英语教学改革进程同步发展,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教师待遇,优化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动力。
(二)由基础英语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转移。
整个中学阶段已经为学生的基础英语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已无必要再作为一门学科知识重复学习。如今,英语的学习已倾向于实际应用和专门用途,尤其在职业院校更为明显,这对学生毕业时增强竞争力尤为重要。“英语不是学好了再去交际,而应当在交际中学习”(Ellis,2006)。
在现代社会,具备专门用途英语的应用能力相当重要。根据2006年麦肯锡报告(《北京晨报》),中国培养出近170万各类工程师,但具备为外企所需有相关语言技能的人还不到10%。“中国海员的技术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远远超过欧美国家的海员,但是在国际海员劳务市场上很少有中国船长、大副的影子,主要原因就是英语不行”(蔡存强 2006),这种情况在其他领域也非罕见,实属可惜。
笔者现已在大学英语部积极开展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取得很大成效。学生拥有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语语言技能将会在社会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改革现有的教学手段,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改变大学英语教育目的,即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向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转变,就必须:1.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测评体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体地位,理论联系实际;2.改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重在启发、引导以及互动式语言交流,为学生创造足够的语言实践和交流的空间和时间;3.精心设计课外互动,积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造的语言环境;4.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创新教学方法;5.突出能力测评,要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适应发展的需要。
四、结束语
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过程,而职高院校大学英语改革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定时间过渡。相信不需要很长时间,通过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其教学效果可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Ellis, R. The methodology of task based teaching[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China, shanghai, March 2006.
[2]蔡存强.首届全国航海类高等学校英语教学研讨会上讲话[R].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7月5日.
[3]杨治中,王海啸.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程――读写教程[M].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0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