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办学现状、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办学现状是存在快速发展的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不足的矛盾,以及内涵建设不足与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矛盾。文章针对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办学普遍存在的基础条件建设亟待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专业建设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深入剖析问题的表象和原因,并基于广西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广西  理工类高职院校  办学条件
  [作者简介]李春鹏(1986- ),男,湖南邵阳人,广西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广西  南宁  53002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广西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广西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XZC2018-G3-15975-GXYL,项目主持人:马焕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0-0034-05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規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办学现状调研,找出普遍存在的短板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意见和建议,为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建设夯实基础,不仅是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自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以实际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
  一、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办学现状
  近年来,广西顺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文件,实施两轮职教攻坚。2009年,教育部与广西签订协议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大力支持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经过两轮职教攻坚和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广西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理工类高职院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7年底,广西共有理工类高职院校13所,占38所高职院校的近三分之一,是广西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条件直接影响广西理工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但是纵观当前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快速发展的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不足的矛盾
  近年来,广西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从2012年的62.9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86.7万人,增幅将近40%,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虽然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绝对数据有所增加,但是人均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改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根据学校类别,规定了不同的合格标准。目前,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生均校园面积、生均校舍面积、生均行政用房、生均宿舍、生均图书等办学条件基本与2012年持平,与全国同类高职院校差距较大,持续扩大的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明显。
  (二)内涵建设不足与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矛盾
  高职教育是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为社会发展提供满足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现代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责。优质高职教育呼唤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广西高职教育发展处于爬坡过坎阶段,面临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的双重压力。从现实来讲,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不完全匹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理工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能及时响应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师资素质不能全面适应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实训基地落后于产业工艺、技术、装备发展,毕业生职业素养不能与企业需求与时俱进,学校内涵建设与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办学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条件建设亟待优化
  1.办学基础条件有待改善。在广西,由政府所举办的理工类高职院校普遍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校园基础设施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并且在办学规模快速提升的过程中,配套的办学条件没有跟上。近年来,部分学校陆续开展新校区建设,校园办学面积增加,但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尚需继续完善。例如,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生均占地面积约58.2㎡、生均宿舍面积约7.1㎡、网络多媒体教室数约94间,均略低于全国同类高职院校生均占地面积68㎡、生均宿舍面积8.6㎡、网络多媒体教室数98间的平均水平。从整体上看,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办学基础条件相关指标与全国同类高职院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2.资源共享机制需要健全。理工类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有着诸多的共同点,在实训基地、师资队伍、课程开发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坚持主体明晰、充分开放、互利双赢的原则,协调好各院校间的利益,建立区域化的理工类高职院校资源共享机制,发挥教育资源集约化的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将会极大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学者指出,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建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当前,由于资源共享机制欠完善,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的资源共享性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没有形成紧密合作的利益共同体,这是资源共享的软肋;其次,缺乏开放共享的长效机制,院校间合作难以长久;最后,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相关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院校间合作成本较高、难以规范。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1.生师比偏高。“十二五”期间,伴随着广西职业教育高速发展,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从单纯规模扩张逐步向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并重转型,在内涵建设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理工类高职院校生师比合格标准为18︰1。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生师比大约为18.5︰1,尚未完全达标。这种情况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处于规模扩张期,办学规模增长较快,师资引进与培养未能及时跟上;其次,广西职业教育教师待遇有待提高,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一些优秀教师流失到本科院校或临近发达省份。   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高职教育兼具高教性与职教性,师资队伍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重要保障。经过调研发现,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从学历结构上看,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约为39%,低于全国同类职业院校48%的平均水平。专任教师中拥有硕士学位的人数比例较低,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从学缘结构上看,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缘结构较为单一,来自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广西本土本科院校毕业生的比例较高,而来自企业技术人才和行业能工巧匠的比例偏低。从职称结构上看,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重较小,大约为2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三)专业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1.专业设置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特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趋同性。调查研究发现,在广西职业教育规模扩张期,部分院校为了片面追求扩大生源,热衷开设热门或低门槛专业;部分院校办学目标模糊,办学特色不明显,在人才培养类型和特色上區分度不高,导致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院校之间专业设置重合度较高,部分专业布点明显超出社会需求,同一类型人才培养过剩;其次,不同行业背景院校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区分度不高,没有突出行业特色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例如,广西13所理工类高职院校全部开设有电子信息大类的专业,其中,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百色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科技职业技术学院8所高职院校均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但是各院校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形成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格局,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人力物力财力重复投入,面对行业办专业的特色不明显。
  2.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不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协同发展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调研发现,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专业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较弱,专业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有待加强,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标准仍有差距,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例如,广西目前将石化产业列为重大产业,但是高职院校未能及时响应政策调整、做好调研、开设专业。此类状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学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缺乏动态的调整机制,专业建设循规蹈矩、缺乏特色;另一方面是由于院校布局与产业布局衔接不紧密,甚至在部分区域出现脱节现象。
  三、提高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思考与建议
  针对当前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办学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和分析,结合广西高职教育发展实际,从有效提高办学能力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一)落实生均拨款制度,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
  通过政府统筹,多方着手,完善落实生均拨款制度,加大对广西高职教育的投入。首先,推进生均拨款制度创新,及时完善制度,构建合理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分担机制;其次,强化生均拨款的责任落实,加大对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提高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的保障水平;最后,严格生均拨款的绩效问责,既要加强监督检查,又要实施绩效评价,还要建立奖惩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力度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举。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在满足各方主体利益诉求的前提下进行的办学体制改革, 具有多重意义。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办学,对于改善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有着积极意义。健全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办学形式多元、办学方式灵活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积极尝试集团化办学和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以开放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高效的市场运行机制来保障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成功开展;积极引导民间资本与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嫁接合作,在广西经济欠发达地区增加优质理工类高职教育资源;积极鼓励行业企业与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合作举办适用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拓宽广西理工类高职教育办学的空间。
  (二)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解决当前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人才培养目标较为清晰,人才专业特质明显;其次,行业特色鲜明,学生就业方向定位明确;最后,产教融合黏度大,合作意愿强。目前,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依然有待提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亟待加强。
  在政府层面,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通过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其次,设置专门机构,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基本保障,同时规范其办学行为。
  在职业院校层面,广西2016年成立了首批15个自治区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行指委)。行指委是受教育厅委托,并由相关行业主管单位负责人担任主任委员的专家组织,其中有5个行指委秘书处设在理工类高职院校。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行指委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作用,利用行指委、职教集团等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
  在行业企业层面,应充分发挥行业的引导作用。相关行业要统一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前置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标准设计,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通过校企合作提高行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提高教师质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全面提高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础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20日)中提出:“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应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通过多种途径保障师资总量平稳增长,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质量,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铸造师德灵魂。在新形势下,继续引导树立良好师德风尚,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多途径、多方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教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2.筑巢引凤进人才。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以及提高薪酬待遇,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到校任教。重视专业人才引进,尤其是行业的能工巧匠和技艺技能大师,以及加大对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海外留学背景的人才的引进力度,丰富教师队伍结构。
  3.实施全员培训。建立分门别类的全员培训体系,拓宽培训渠道,增加培训内容,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推动高职院校教师定期深入企业实践。制定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规章制度,不断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优化专业结构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影响着学校招生就业、对接产业、特色发展、服务社会等诸多重要的工作。解决当前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的有效途徑是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但要求专业设置要科学合理,而且能够及时响应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以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专业设置应以产业结构为纲,以人才培养为本,专业结构对应产业结构,鼓励增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限制同质化专业和过热过多专业,保持专业结构基本与产业机构相一致。同时,利用先进工艺、新技术服务传统产业的现代转型升级,促使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节能化、低碳化发展。以“互联网+”思维、“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报告等为指导,引领专业建设趋向新技术、新模式发展。
  (五)推进专业特色化建设,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依托行业特色,实现错位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当前,广西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现代智慧交通、清洁能源、现代物流等相关专业的建设。
  例如,在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中,交通类高职院校建设应重点围绕广西交通运输厅提出的在“十三五”期间构建绿色智能交通体系,在发展规划中融入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的理念,构建交通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将行业特色、地域优势融入学校专业建设的全过程,积极推进专业特色化建设,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其过硬的铁道专业办学实力与地处“一带一路”倡议有利地理位置的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吸引蒙古国学生来校留学,组织泰国铁路高端人才来校进修培训,助力产业发展。
  四、结束语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广西理工类高职院校要把握历史机遇,坚持政府主导、行业引导的原则,不断完善和优化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充分发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优势,大力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突破发展瓶颈问题,为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建设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君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局长读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建平,魏文涛.高职评估中办学条件指标合理性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7(7).
  [3]张家贵,曹哲新.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7).
  [4]周建松.提高质量: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J].教育研究,2012(1).
  [5]谭英芝.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的危害及应对策略[J].职教通讯,2009(2).
  [6]赵淑梅,宋春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协调发展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
  [7]郭光亮.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向:困境与出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6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