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学生思考引入习作训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 菊

  小学生学作文始于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表现的对象;继观察之后而不可缺的是思考,没有思考的表现,仅仅是不含感情的人、事、景、物的再现。由此,可以说,“观察、思考、表现”是习作训练的三部曲!即使是最初级的说话、写话训练,也是贯穿着这三个步骤的。
  然而,我们平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相对而言常常对观察和表现(怎么写)指导得到位、具体,而对于思考就没有观察和表现那么重视,使学生在观察时和表现的成品(习作)中,很多根本就没有思考的量值,勉强有思考含量的,又与观察挂不起钩来――这不但使学生的习作在内容上显得贫乏,情感上也欠真欠实。这是我们忽视思考引导而导致的。
  这一反思使我警惕起来,要把思考同观察、表现“一视同仁”地纳入指导,提醒学生在观察、表现时,要用脑子思考,使习作更能表现真情实感。
  在小学阶段,为妨止思考引导陷入空洞抽象的说教,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思考事件含义
  
  小学生观察事件时,如果没有思考介入,观察不出事件的意义,激发不出写的激情,很好的材料在眼皮底下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勉强而写,往往只在“六要素”上下功夫,写出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就算完事,为写事件而写事件而已,没有重点中心,缺乏真情实感。
  要是随时介入思考就不一样了。有个学生全家住入新房子时,所有的旧家具都丢掉了,唯独奶奶脾气古怪,不肯丢掉旧的马桶。这件事他开始只当做笑话,跟着别人说笑奶奶而已。但经老师引导介入思考之后,觉得这不是笑话,思考出事件包含着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住房条件变化大的含义。于是他就以《搬家》为题,写了家里收入多,盖新房,换家具的事,通过奶奶使用抽水马桶时的行为、语言等细节,写出了一篇取材新颖的好习作。
  
  二、思考人物举止
  
  小学生观察人物,一般也只在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心理、行为、动作上下功夫,表现出来的也只停留在介绍一个人物或者讲一个人物做某某事的表面现象而已,看不见人物精神和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物的重点。
  有个学生一天放学回家,发现奶奶在耐心地补着一张一角钱的纸币,就随口对奶奶说:“一角钱还补什么,丢在路上人都不捡呢!”还把这件事写在日记里。老师查日记时,写了两句眉批:“请你好好想想,奶奶为什么补那一角钱?你认为她是怎样一个人?”这位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起来,觉得这件事不平常,反映了奶奶的思想品质,就以《勤俭节约的奶奶》为题,写出了一篇好习作。
  
  三、思考景物象征
  
  观察景物时,小学生注意的一般只在景物的所在位置、大小、样子、颜色、变化、静态、动态以及顺序等等上下功夫,写出来的景物虽然有序、具体,但是缺少生机和思考的含量,没有融入自己的感情。一学生在写虎剌梅寒冬腊月一细节时,是这样写的:
  到了寒冬腊月,虎剌梅那带刺的茎上,叶子都落光了,但是仍然还开出几朵小红花,特别刺眼。
  笔者看到这个细节,在旁边写了眉批鼓励思考:“这个细节写得很真切,你如果再认真思考,写出它的象征含义来,一定会更好!请你试试。”事后这个学生把这一细节改成:
  到了寒冬腊月,虎刺梅似乎也怕冻,脱落掉叶子防寒取暖,还奋力地开出鲜艳的花朵来,为人们创造美丽的环境,喜迎春节的到来!
  加入思考的观察,“虎刺梅”有了生命力,不但有外在美,还有内在美,又融入了小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思考现象背后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会有意无意地接触观察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果只观察其表面,没有什么意义,不能激发他们去积累,写成习作;如果引导他们动一下脑子,思考现象的背后,问个究竟,就能看出各种现象的本质,显示出意义来,觉得有话可说,并能写出好的习作来了。
  有个学生说,他看到语文老师有一天上课时,总是端着杯子,不断地喝着开水,开头对这一现象没有什么感觉。继而动了脑子思考,觉得肯定有原因,就问与自己同班的语文老师的儿子才知道,原来语文老师感冒发烧了,是带病给同学们上课的。这本来不屑一顾的现象,就成了他写《我的老师》不可缺的好细节了。
  渗透思考的引导当然还有别的角度,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每当观察和表现的时候,都要积极地去思考。明白:没有思考,金子也会当做垃圾抛弃掉;有了思考,垃圾堆里也能发现金子的道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