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丁如燕
摘 要:本文针对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新 探索 思维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这里,针对政治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制定具有明确培养综合能力的指向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怎样制订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何处,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在传统的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一定的政治经济基础知识和技能。历史在前进,教育的目的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本质功能已转变成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其中包括人的心理活动最高水平上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也不仅表现为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更表现为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以及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能力。总之,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
二、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与思考。要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的提问,在争辩中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创新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通过问题的提出,教师让大家各抒己见,使大部分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教师将学生作出的各种解答方案让全班同学评议、争辩,最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和小结,当一些学生看到了教材中叙述的内容与自己的看法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脸上充满了成功的笑容。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是要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一些的创新机遇;二是要根据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适当地暴露、产生、激化学生认知结构上的矛盾,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三、优化教学方法,变革学习方式,营造创新氛围
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变为学生大脑中的知识结构,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进行人格教育的主要手段,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成败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对某节课的教法缺少优选或简单套用某种教学模式,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屡见不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要进行优化组合的研究,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将学生从“吸取――储存――再现”的传统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并转向“探索――转化――创造”的创造性学习。
比如学习高三政治常识第五课《国际关系》时,预先布置学生广泛查阅收集时政资料,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可以相互讨论、辩析,从而真正弄清“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是问题的关健所在。进而得出“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结论。
通过试一试,评一评,亲身体验感受并结合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形成全面系统的观点,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全面细致地展开思维,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四、在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一般能力培养紧密相连
创新能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中具体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1.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信息,其中有些是常规性问题,有些是创造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去鉴别、选择有关问题。但由于以往的知识经验习惯、情感以及流行的观念与见解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认识与活动,人们获取的问题往往只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之内,重视常规问题,忽视对创造性问题的探索。能否发现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有关的信息,完全取决于敏锐的洞察力。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来发现问题。
2.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总的看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首先使学生了解丰富而生动的辩证法事实,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的统一的道理。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注意纠正学生从单一侧面看问题的思维倾向。例如,在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简单地说教效果往往不好,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歧意见,引导学生从自己家乡的变化、从报刊的数据事实,反复论证观点,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学生对改革开放20年成就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其辩证思维能力也获得很大提高。
3.实践能力培养
政治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政治参与能力等。这里的培养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其实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思想支配行动,实践上的创新,先要思想上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与思维方法的训练相结合。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努力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3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