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下肢骨骨折患者术后家庭护理牵引绳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4-0166-01【摘要】目的:寻找一种适用于下肢骨骨折患者术后家庭护理的有效方法,克服单一人工护理困难影响患者病情及时康复等不足。方法:选择下肢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60例按照手术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单一人工方法护理;观察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让患者于手术后24小时左右开始借助牵引绳进行坐起, 躺下等活动。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压疮、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降低,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提前。结论:下肢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及时利用安装的牵引绳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减轻压疮、 肌肉萎缩、 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 促进骨折愈合,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医疗护理费用。
  【关键词】下肢骨骨折;家庭护理牵引绳;革新下肢骨骨折主要有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以及胫腓骨骨折。 治疗措施主要有复位, 内外固定, 药物治疗以及功能锻炼。 随着内外固定器材的不断更新石膏托外固定逐渐减少, 但是下肢骨骨折患者术后仍然需要卧床2~10周不等, 在此期间患者起床、躺下之类的活动都非常困难, 而靠单一的人工护理花费太大, 而且护理者协助患者活动时使用的力量、挪动的角度也很难与患者保持一致,稍不注意就会弄得患者疼痛加剧, 使患者产生害怕活动的畏惧心理, 甚至悲观失望而使活动受限从而引发压疮、肌肉萎缩、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也影响骨折愈合时间。为此我于2005年3月26日设计了一种下肢骨骨折患者术后家庭护理牵引绳,经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对象与制作方法
  1. 1 对象
  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我院骨伤科实施下肢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共156例,其中排除了呼吸、循环、泌尿、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以及不愿意配合实验者,选择了60例(15岁以上75岁以下)患者做为纳入标准,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经检验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分类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牵引绳的安装与使用方法
  1.2.1材料选用:优质麻绳、膨胀螺钉、铁环。
  1.2.2安装方法:见图1。
  在床尾墙壁上以床的中线为基准,将一个铁环用膨胀螺钉牢牢的固定在墙壁上,将直径为1.5cm左右优质麻绳(柔软、结实)一端牢固的系在铁环中,末端系在患者躺在床上方便拿着的床边或者床旁椅等地方均可以,绳长适度,绳子当中适当的打些套结便于手握着力,铁环固定的高度使手牵绳子与手臂水平线成35°~45°的夹角。
   使用方法
  患者起床时用手抓绳节一节一节地慢慢往上抓,躺下时顺着绳节慢慢地往下放,床头枕可适当垫高,以患者感到安全舒适为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资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 X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
  1.5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以骨折线模糊有骨痂生成、肌力恢复IV级以上能持拐下地为准,胃肠功能障碍(腹胀、便秘)以患者主诉或临床体征为准,压疮以受压部位皮肤红肿压之不褪色为准,泌尿系统感染以临床症状及尿液分析为准,呼吸系统感染以临床症状及影像检查为准,肌肉萎缩以肢体周径测量结果<肢体受伤前或是健侧肢体达1cm以上为准。
  2结果
  3小结
  3.1牵引绳解决“妥善固定”与“早期锻炼”的矛盾:下肢骨骨折患者术后为了让骨折复位愈合良好患肢一般都需要妥善地固定,最常用的方法是石膏托外固定4~6周,而此时又强调患者的身体以及肢体的早期功能锻炼,可是患肢被固定后早期想在床上坐起来、躺下去之类的生活都非常艰难,我们通常是单纯让护理者使用人力协助患者活动,这对患者及护理者都有很大的不便,而且患者活动时的力量与角度很难与护理者保持一致,稍不注意将使患者疼痛加剧,使“妥善固定”与“早期锻炼”产生了一对“动―静”的大矛盾 ,采用本设计的牵引绳进行护理配合就能巧妙的解决这个问题。
  3.2牵引绳取材容易,安装简单、操作便捷、经济实用。
  3.3经过:牵引绳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患者负担、提高了患者自信。
  临床观察并随访三个月患者活动时疼痛轻微,时间自由,增强了战胜痛苦的信心,使早期身体及患肢的功能锻炼切实可行,患者的髋、膝关节以及小腿肌肉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减少了陪护人力、物力负担,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提高了患者康复质量,值得推广。
  图1
  作者单位:333000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四人民医院
  小儿肥胖发生状况分析
  朱景明
  【中图分类号】R723.1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4-0167-02【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肥胖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探讨小儿肥胖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对760例确诊肥胖症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WHO推荐的以身高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标准的20%~29%为轻度肥胖,结果:①按年龄肥胖分为:婴儿期199例(26.2%),幼儿期109例(14.4%)学龄前期116例(15.2%),学龄期282例(37.1%),青春期54例( 7.1%)。②肥胖分布为:轻度119例(15.6%),中度324例(42.6%),重度317例(41.8%)。③肥胖的影响因素:出生体重≥4000g的86%呈中、重度肥胖;睡眠胖者其子女有75%的肥胖,双亲之一尤其母亲肥胖者约有40%肥胖,双亲均不肥胖者约15%的肥胖;在肥胖中,仍然溺爱孩子,让孩子多吃点的有25%。结论:小儿肥胖是由家庭环境、遗传、不良的饮食、运动行为和生活习惯等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小儿肥胖重在预防,一旦肥胖发生,应行为矫正、饮食调整和运动在内的综合治疗。
  【关键词】肥胖;小儿 ;发生状况肥胖已经成立为危害小儿的主要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的趋势。肥胖对小儿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长发育、智力、心理行为特点都有影响。因此,肥胖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疾病负担。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肥胖在我国特别是在小儿人群中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儿肥胖的发生状况和影响因素,为防治小儿肥胖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对此进行临床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自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肥胖小儿共760例,其中城市564例农村196例,男童471例,女童289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1.2方法:按照WHO推荐的以身高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位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3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这一方法在我国被广泛使用。对来院就诊的肥胖小儿逐个进行测量和填写调查表,收集小儿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社会和家庭环境、饮食起居、以及行为因素等资料。
  2结果
  2.1肥胖分布:按年龄分五个阶段:婴儿期199例(26.2%),幼儿期109例(14.4%),学龄前期116例(15.2%),学龄期282例(37.1%)青春期54例(7.1%)。
  2.2肥胖分度:轻度119例(15.6%),中度324例(42.6%),重度317例(41.8%)。
  2.3肥胖影响因素:出生体重≥公斤86%呈中度和重度肥胖。小儿本人睡眠时间长、饮食量多、喜食肉、糖和蛋类的占78%。喜爱看电视、玩游戏机、活动时间少占92%。家庭经济富裕、家长溺爱孩子,而孩子多表现任性的占95%。父母不爱活动占48%在肥胖小儿中,仍然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体重正常,让孩子多吃点的占25%。父母肥胖者其子女有75%的发生肥胖,双亲之一尤其是母亲肥胖者其子女约有40%肥胖,双亲均不肥胖者其子女约有15%的肥胖。
  3讨论
  肥胖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特发性(单纯性)和内源性(病理性),其中内源性肥胖只占10%以下,绝大多数患者属于特发性。经过二十多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观察,对单纯肥胖症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即单纯肥胖症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体力活动少、行为偏差为特征的,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的慢性病[1]。
  3.1胎儿及儿童早期营养对肥胖的影响:孕期后3个月如果营养过度和增重过速,摄入高热、高脂肪食物、高出生体重儿比例增多。低体重出生儿(≤2500g),肥胖发生率约为12.8%,正常出生体重儿为14.7%,高出生体重(≥ 4000g)则肥胖率高达23.3%。从肥胖程度看,低体重组以轻度肥胖为主,而高出生体重组肥胖以中、重度占多数,达66.5%[2]。因此,肥胖症的人群一级预防应从胎儿期抓起,对于高出生体重儿,要防止婴幼儿期体重的过快增长,强调母乳喂养,按照实际需要进行适度喂养,不偏食高脂、高热卡和糖类食物。
  3.2小儿膳食和体力活动对肥胖的影响:小儿膳食脂肪和能量摄入过多等不良饮食行为以及体力活动减少,静逸的生活习惯均是肥胖发生的高危因素。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睡眠时间长,吃零食、糖果、巧克力等生活习惯均是肥胖发生的高危因素。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参加各种体力活动,要养成每天都有一定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有人发现每天1小时看电视、影碟或玩游戏机的儿童肥胖危险性增加12%;而每天1小时中到大量的运动使肥胖危险降低10%,可见适量的运动和减少静坐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儿童肥胖有着重要意义[2]。
  3.3环境因素对小儿肥胖的影响
  3.3.1家庭环境:小儿肥胖与父母有着明显的关系,父母的体重、饮食起居、活动及生活方式直接导致儿童的不良习惯形成,其中母亲对儿童的影响要比父亲大,原因可能是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母亲是小儿的主要照看者,儿童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较长,所以母亲对孩子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影响会更大一些。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肥胖的遗传度约占33%,其余的67%为环境因素,说明环境因素对儿童的肥胖有着更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将父母肥胖的儿童视为预防肥胖的重点人群,加强包括父母和儿童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改变家庭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3.3.2化学毒物的作用:随着有机和无机化学材料的大量使用,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发生改变。有些化学制品(如某些农药、植物激素、合成洗涤剂、塑料制品、石油制品)在大剂量时可引起体重减轻,但是小剂量时则导致体重增加。这种作用已广泛用于家畜的饲养中,或生产成医药品用于体重很低的病人。因此使人类维持自身体重的某些机制发生改变而出现体重异常增加。化学毒物可能与肥胖发病率逐年上升有一不定的联系。但其机制尚需要进一步证实[3]。
  3.4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影响:目前认为人类大多数肥胖属多基因性肥胖,其易感性决定于遗传因素,不良的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的遗传背景而致肥胖。家长肥胖的家庭,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中一般存在许多容易导致肥胖的特点,孩子和家长生活在一起,容易有相同的饮食嗜好和生活习惯。
  3.5性别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我国儿童肥胖男多于女,并且随年龄增长性别差异更为明显,但是欧美等西方国家却是女多于男,到青春期约为男的两倍,仅在婴儿期除外。提示种族和文化的不同可能对肥胖产生的性别差异有一定的作用。国外学者认为儿童肥胖的性别差异可能是行为上的差异所致,因为男孩的体力活动多于女孩,而国内的研究结果却不支持这一解释。中国的父母一般认为男孩应该长得高大分健壮,因而更要多吃点,而女孩要身材苗条美丽饮食要适当控制。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理念可能导致肥胖发生率男高女低的重要因素[4]。在肥胖儿童的父母中持有这种观点的占33%。
  3.6钙摄入减少对肥胖的影响:近年一些研究表明钙摄入增加可以减少体脂及体重,钙的摄入与成年期体重和儿童期体内脂肪聚集之间存在负相关系。常规钙的摄入增加300mg可以减去儿童体脂1kg为成人体重2.5~3kg,提示每天摄入适量的钙可以使肥胖发生的危险性降低,以牛奶钙为最好[5]。牛奶钙优于其他钙的可能机制在于牛奶中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及其所引起的脂肪细胞中脂肪的合成[6]。
  3.7儿童肥胖的诊疗方法: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适合儿童肥胖的诊疗方法是包括行为矫正、饮食调整和运动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许多不良的饮食、运动行为和生活习惯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应系统地、全面地、长期地运用正性强化(奖励)、负性强化、替代强化(父母榜样作用)、消退、惩罚等行为矫正技术对肥胖儿童的运动和进食行为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孩子接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类食物,包括苏打汽水和果汁,特别在家庭限制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时间,每天安排一定的体育活动时间,能走路的不坐车,尽可能步行上下楼梯,利用一切机会增加运动,每天的体力活动应该在目前活动量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在肥胖治疗过程中家长是关键,父母应改变不良的衣食起居等家庭习惯,为孩子肥胖的治疗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8小儿肥胖症的预防:孕前期/孕期预防:力戒营养和饮食的不均恒,孕期前3个月避免营养摄入不足,孕期后三个月避免营养过度和增重过速。高热、高脂肪的食物并不是所谓的“补品”,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较之脂肪更为有益。优质蛋白是必须添加的。适宜热量是避免日后产生肥胖的重要前提。
  婴幼儿期预防:强调母乳喂养,按照婴儿实际需要时进行适度喂养,在生后前3个月内避免喂固体食物。在生后4小时如果小儿已经成为肥胖,应注意避免继续摄入过量的热卡,特别在生后6~8个月,对肥胖儿应减少奶入量,代之以水果蔬菜;用全米、全面代替精面的制品,而且从家长的动机上不要把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婴幼儿行为的象征。
  学龄前期预防: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偏食糖类、高脂、高热卡食物。养成每天都有一定的体育锻炼的习惯。这对一生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防止成年后静坐生活方式都有重大的影响。
  青春期早期及青春期预防:这是一个危险的时期,特别是对于女孩,除了在体格发育上脂肪量增加,在心理发育上也是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营养知识和食物选择的正确教育。对于已经肥胖和可能肥胖的青年予以个别指导并且鼓励双亲参加,共同帮助子女安排生活[7]。
  参考文献
  [1]丁宗一.儿童期单纯肥胖症.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3(3):183~185
  [2]李辉,于洋,夏秀兰,等.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肥胖.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3):145~146
  [3]廖艳.儿童肥胖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医刊,2005,40(5):7
  
  作者单位:252300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妇幼保健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32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