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疾病中医舌脉象与内镜下诊断的相关性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消化疾病中医舌脉象与内镜下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市中心医院进行消化疾病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对其应用内镜下消化疾病病理研究;实验组50例,对其应用中医舌脉象进行病理研究。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研究的准确性。结果 对消化疾病患者运用舌脉象进行病理研究,其诊断结果与消化内镜下诊断结果相差甚少,并无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消化疾病患者进行病理诊断时,可有效借助中医舌脉象进行诊断,为医生治疗计划提供准确的参考。
【关键词】消化疾病;中医舌脉象;内镜诊断;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9..01
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迅速,国民生活与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使得其在日常饮食方面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可能会引发各种消化疾病。尤其是近年来,消化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及至世界系统疾病的首位。在现代进行消化疾病治疗时,多会采用内镜的方式进行窥探,而中医舌脉象的诊断,也同样受到了大量消化疾病患者的青睐。对此,本文选取了100例
消化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市中心医院进行消化疾病治疗的患者100例为对象,然后对其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其中,女26例,男24例,年龄15~67岁,病程1~18年;实验组50例,女28名,男22名,年龄16~67岁,病程1~17.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对消化疾病的诊断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不具备显著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其应用内镜进行诊断。
实验组:其主要采用了中医舌脉象法。即:主要通过2个阶段来进行患者病症的治疗。第一个阶段是对患者舌部进行观察,并将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再实施第二次诊断,通过中医舌脉象诊断标准来进行判定,然后对其应用胃肠镜进
行再次检测,进而来判定患者的病情,再进行相关性分析。
1.3 观察标准
观察所有患者的因不同病理所导致的消化疾病的舌脉象差异性,其中包括了白舌、红舌以及暗紫等。然后对内镜下消化疾病的中医脉象类型指标进行观察与判定。同
时,根据舌脉象与内镜诊断的结果来对其进行符合率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护理效果分析统计,使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较行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由表1内镜下消化疾病中医舌脉象符合率统计表结果可以得知,在对照组中,其因采用内镜进行消化疾病的诊断,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达88%;而实验组在接受中医舌脉象诊断后,其诊断结果为84%,与内镜诊断结果相差甚少,由此可以得知,内镜下舌脉象对于消化疾病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3 讨 论
在中医当中,望闻问切属于治疗的流程,而舌脉象的诊断与观察,其是通过对患者的舌部颜色、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病情判定。因脉象的产生、变化与脏腑气血津液,生理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疾病的病位性质邪正盛衰以及疾病的预后都反映在脉象的变化之中。而患者存在消化疾病后,其病症也会表现在舌部特征变化,颜色呈现出与正常相悖的情况,舌苔也会有着明显变化。在临床上,多会采用肠胃镜对患者进行消化疾病诊断与检查,以确诊患者具体的情况。而在本次的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在内镜下采用了中医舌脉象诊断来对患者的消化疾病进行观察与诊断,且经调查,这种方法的准确率与病症的符合率非常高,与胃肠镜检查无明显的差异性,且这种方式快捷、方便,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不适感,极易适合一些年纪较大,或者是对胃肠镜反应较明显的患者。中医舌脉象诊断也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减少患者病症诊断的时间,为治疗计划提供事实依据。
由上述内容可以得知,对消化疾病患者进行中医舌脉象诊断,可有效加快诊断的速度,保障诊断的正确性与符合率,这种方式在临床进行消化疾病诊断与治疗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 娜,刘燕平,徐哲锋,马艳君,蓝娇娜.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中医辨证分型与舌象、胃镜像的关系研究[J].右江民族医學院学报,2018,40(05):466-468+471.
[2] 田东梅.探讨消化疾病中医舌脉象与内镜下诊断的相关性[J].智慧健康,2018,4(20):131-132.
[3] 王 云.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147-148.
[4] 张 倩.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8):190-191.
本文编辑:赵小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1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