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耳聋耳鸣伴抑郁焦虑患者实施护理预案的效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对耳聋耳鸣伴抑郁焦虑患者实施护理预案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诊疗的100例耳聋耳鸣伴抑郁焦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并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入选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预案。对两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气导听阈值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气导听阈值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耳聋耳鸣伴有抑郁焦虑患者采取护理预案能够提升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值得推广。
  【关键词】耳聋耳鸣;抑郁焦虑;护理预案;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1..01
  耳聋耳鸣患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相关研究人员表明可能与微循环存在密切的关系,但耳聋耳鸣症状出现后,继发抑郁焦虑症状是常见的临床现象,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听力受阻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心理症候,针对耳聋耳鸣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护理预案能够从患者实际出发,并具有预见性的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择取我院诊疗的100例耳聋耳鸣伴抑郁焦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
  对象,并对护理预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探究,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诊疗的100例耳聋耳鸣伴抑郁焦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并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入选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27~64岁,平均(40.38±2.64)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8~65岁,平均(40.27±2.59)岁。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已将知情同意书签署。两组经一般
  资料对比未出现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主要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扩血管、活血化瘀、解痉、改善耳内微循环等常规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电测听力检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实施护理预案,主要方法如下:
  (1)应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掌握对耳聋耳鸣伴有抑郁焦虑患者的护理技巧,对于相应的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该掌握好药物的正确剂量和
  不良反应等相关常识,并制定好紧急意外事件的处理预案。
  (2)由于患者存在耳聋耳鸣癥状,沟通比较困难,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事前准备好与患者沟通的方式,例如通过识字沟通、微信沟通等,从而使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得到保证。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选择的观察指标为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1]评分以及气导听阈值[2]。
  1.4 统计学方法
  本院在数据统计方面使用的软件版本为SPSS 20.0,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显性差异出现时,统计学意义较为突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
  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耳聋耳鸣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对患得此症状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从而在护理过程中提升患者的舒适性,但当患者患得此症时,通常会伴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压力和治疗压力,从而形成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研究人员表明,针对患者采取护理预案,不仅能够节约护理时间,提升护理效率,还会因准备充分而改善护理质量,因此,护理预案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一致认可。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实施护理预案,其SAS、SDS评分以及气导听阈值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护理预案的实施效果比较明显。
  参考文献
  [1] 陶海霞,王 磊.实施护理干预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123-124.
  [2] 李爱梅.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34):120.
  本文编辑:赵小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