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突发公共事件科学有效处置是现代政府单位公共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部门要想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到防患于未然,充分保障社会民众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政府预警机制实践创新建设工作,确保满足新时代政府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工作要求。本文将进一步对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建设展开分析与探讨,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基于改革开放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政府必须提高对社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正确认识到建立科学完善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国家政府部门通过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能够实现最大程度降低社会突发事件带来的实际危害性,同时避免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涉及到了众多内容,主要包括了突发事件监控、预测、评估以及警示等,不同环节内容是相辅相成的,需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督促每个工作人员都树立起良好的忧患意识,充分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准备工作。
   一、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新时代,国家政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建设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一)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有力保障。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监督,一旦社会发生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公民在好奇心驱使下会关注到该事件,这样就会扩大事件影响力,如果政府处置不得当将会促使政府良好形象受损。政府部门通过构建出完善预警机制,能够有效提高民众对公共突发事件的科学认知水平,引导他们在正确思想上建立屏障,促使他们能够更加冷静看待分析突发事件;(二)充分保障民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政府部门通过有效设立公共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能够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对危机诱因及时做出反应,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弱突发事件危机诱因引起的蝴蝶效应,弱化该事件带来的社会危害,从而有力保障民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推动整个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建设的实践措施
  (一)完善公共突发事件预警系统
  新时期,政府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上要提前建立起完善预警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完成对社会信息监测、收集整理以及科学评估工作,针对信息数据中存在的社会风险及时采取有效防范结局措施,做好突发事件的防范于未然工作。政府部门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组建起高能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确保能够搭建起完善的社会舆情监测平台,加强对海量数据信息的监测分析处理工作,为有关部门做出最佳突发事件处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需加强对公共突发事件预警评估体系的建设工作,最大化减小公共突发事件给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预警评估体系的有效建立能够实现对不同突发事件展开全面风险系数科学评估作业,根据实际风险特点有针對性地采取有效解决措施。
  (二)健全公共突发事件预警制度体系
  政府部门要想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建设水平,就必须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工作。首先,政府部门要切实建立并落实好预警责任机制,明确不同部门在突发事件预警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督促他们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履行好自身职责,同时根据相关标准和流程执行各项工作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预警机制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容易操作实现;然后,要完善民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出民众对突发事件的预警监督作用,引导民众有序参与到突发事件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有效消息的传播和分享,这样能够顺利推进我国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建设工作;最后,要健全组织协调机制。通过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在突发事件预警阶段,促使各部门都科学听从上级统一指挥和调度,优化整合各项资源,提高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质量和效率,实现对突发事件预警工作的统一管理目标。
  (三)加强信息网络化管理整合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工作的重点内容是科学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信息缺失”等问题。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加强对信息网络化管理整合机制建设工作,将社会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通过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前瞻性以及综合性的优化整合,实现从“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收集管理工作,政府有关部门要构建出完善的信息汇集、报告、发布制度,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来了解到最新相关讯息。政府部门还需加强信息统一归口管理工作,充分保障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在网络平台的畅通传递和分享,发挥出各项信息的价值作用,引导民众树立起良好防范意识,提高对社会公共突发事件的反应处置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突发事件发生会造成对社会的危害破坏,政府为了更好维护自身的良好公信力形象,充分保障民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就必须高度重视预警机制建设工作,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科学预警管理,完善预警机制相关制度,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到突发事件预警监督管理工作中,实现有效信息的相互传递分享。(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6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