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孤残学生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下,对于孤残学生的特殊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因此高校教育当中如果介入社会工作,就会有助于高校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创新,也可以帮助孤残学生成为一个良好的学生,始终保持正能量,进而适应社会的发展。为此我们可以对高职院校的环境进行优化,发挥社工的积极作用,尽最大可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可以有效的为社会服务,进而完善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社会工作 高职院校 孤残学生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高职院校孤残学生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6B
ZY04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08-02
在教育体系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高职院校。因为高职院校可以为残疾的学生提供教育的机会,而且还可以促进这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教育当中,并不能完全满足孤残学生的要求。而且高职院校也是使用各种方式来帮助孤残学生,建立孤残学生的培育体系,并且尝试着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来帮助这些学生,在学校当中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帮助这些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高职院校使用的这些新的手段,弥补了“唯技能型”教育的不足,而且也对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进行了完善。社会工作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要以利他主义为工作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指导,使用科学的方法来为学生服务。为此,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社会工作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了专门的培育体系来专门培育二百四十余名的孤残学生,而且还积累了很多的理论素材和实践的经验。
一、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学生的可行性分析
1.现行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不完善,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现实土壤
在一个方面,高职院校一般最注重的是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培养孤残学生的适应能力。在1999年的时候,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一篇文章《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这篇文章当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了这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经属于高职教育了。高职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根据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的人才。但是因为最开始对高职院校的误解或者片面理解,单纯的追求短时间的效果,所以说有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的时候过度的追求实用主义,硬性的给自己贴上职业的标签,并没有真正的关注社会的需求。目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因为受到传统教育与同行竞争的压力,使得高职院校没有办法在之前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当中迅速地走出来,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一些其他的手段来弥补这些不足,从而达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社会工作主要采用的是科学助人的手段,它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教育性、发展性等,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能使其有效地介入到高职学生的群体当中,尤其可以有效地为高职院校中的孤残学生进行服务。另外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内涵观念比较之后,缺乏对孤残学生的人文关怀。我们可以从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那些具有发展和生存空间的学校,都是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校。所以,高职院校只有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内涵,才可以在社会上具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此外,高职院校在发展的时候应该将自己的价值取向转向行业和职业,因为学校在历史和文化沉淀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所以更需要有人文关怀。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丰富高职教育的内涵,要将本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为对于孤残学生的人文关怀。
2.社会工作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关系性存在,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的学校,它是属于学校的范畴的。所以我们对此进行改革可以从社会体统论的观点出发,在对学校的社会工作者怎样进入学校并且展开校园活动作出分析的时候,可以从社工或者机构与原有的子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出发,此外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怎样展开工作可以得到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接纳。在理论与实务界,关于社会工作者进入高职院校的模式其实已经达到了共识,这些模式都包括:植入式、嵌入式、契合式等。在这些模式当中,植入式主要指的是社会工作在进入高职教育系统的时候,不考虑高职院校的基本情况直接进入,这种方式具有单向性;而嵌入式主要指的是在需要服务的生态系统领域当中慢慢地把社会工作渗入,尽管这种模式也具有单向性的特点,但是它主要以满足高校的基本需求为主要的目标;契合式的社会工作主要注重的是将社会工作者融入到机构当中,也就是这些社会工作者在为机构进行服务的时候,还要对自身做出一定的改变,从而融入到学校的每个系统当中,这种模式具有双向性的特点。这三种模式具有各自的特点,而且他们在介入高校的时候也是介入到高校的不同的阶段,但是他们都表现出了社工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同时这种关系也为其提供了对应的理论基础。
二、高职院校社会工作服务于孤残学生培育体系的路径分析
在社会工作服务于高职院校孤残学生的时候,该培育体系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在这当中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这其中包含高职院校、社会工作还有孤残学生这三个方面,只有在三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才可以对高职院校的培育体系进行创新。
1.学校层面应优化环境,形成社会工作服务于高职培育体系的制度性生成空间
孤残学生这个群体有他自己的特殊性。在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当中没有办法来照顾他们的特殊性。所以说,在这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对社会工作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充分的认识,使得高职院校的工作与社会工作达到完美的契合,从而为社会工作进入高职院校搭建良好的平台。首先,学校应该给社会工作一个合法的地位,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向各个学院发布通知,从而为他们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此外,如果学校的资金充足,还应该为社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的经费提供保障;最后,就是让社会工作进行广泛的宣傳,让全校的师生都对此进行了解,从而为他们的服务提供保障。 2.社工层面应主动作为,探寻社会工作服务于高职培育体系的创新性实现路径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开设社会工作,这么多年来,形成了医院、学校还有社区等这些服务领域的多元化。在这当中,学校当中的社会工作的历史已经有将近十年了,但是主要是集中的一些沿海地区的城市,而且还是在中小学内,而在高职院校当中的社会工作则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但是,经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发现,社会工作服务于高职院校的培育体系需要创新的路径。在进行服务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应该保持其专业性,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来为小组或者社区进行服务,争取成为学校现有的教育体系的一个补充力量,探索与高校工作之间的契合点。比如,在对孤残学生服务的时候,高职院校的主要工作是让学生适应学校,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有对于社会关系的处理能力,而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学校的这些培训。
3.学生层面应发挥潜能,展现社会工作服务于高职培育体系的持续性自身转变
在社会当中,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化的人,每个人都会受到生活情境的影响。而社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一些学生表现出来的障碍或者一些困惑的时候,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有些孤残学生在刚开始进入学校之后会表现出一些自卑的心理、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不是很好,这时,就需要社会工作的服务来将他们的潜能挖掘出来,从而摆正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充满正能量,此外,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实现自身的蜕变。在我国,社会工作服务于高职院校的孤残学生的模式是属于起步阶段,所以需要将高职院校的工作和社会工作进行协调,维持好高职院校、社会工作、孤残学生这三者的关系,可以通过“学生作为基点、院校作为主导、社工作为补充”这样的模式来达到三者之间的契合关系,从而推动孤残学生的蜕变。
三、残疾学生需求与社会工作介入途径
残疾学生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所以说相比于健全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需求更加迫切,也更加复杂。所以说,在工作的时候,要以残疾学生的需求作为脱坡口,进而对于残疾学生的需求展开调查,使得社会工作者更好的介入其中,残疾学生的需求是中职学校学生工作的突破口。
1.建立在需求基础上的社会工作介入途径
对于其他社会群体来说,残疾学生属于弱势群体,是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同时也是社会福利的给予者。而且残疾学生在学校当中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助人,所以说他们在社会中主要关注的对象就是那些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体的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残疾学生的生长过程当中,他们的需求更加的多样化以及特殊化。所以说我们在展开工作的时候,以残疾学生的需求为切入点,是符合社会工作的助人的理念的。
2.避免不良行为
社会工作者工作的主要的方法就是:对于残疾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然后了解他们在生活当中的主要的经历,以及家庭和社会原因,从而找出他们的思想的根源,寻找问题的真正的原因,找到原因之后,对症下药,帮助他们重新确定生活中的角色,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使他们端正学习以及生活的态度,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还可以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组成学生家长参与教育讲堂,引用一些教育理念来引导家长在家中采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学生,养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及家庭氛围,增强学校与家长之间联系,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3.学校内部的结合机制
(1)建立嵌入式学校社会工作制度
在社会工作介入高职学校的学生工作的时候,应该首先要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进行明确、社会工作的目标、程序、内容还有制度,对于社会工作和学生工作在内容、途径还有措施方面的结合点进行明确,这样就可以增强社会工作在高职院校当中的工作效果。此外,采用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对于社会工作者的排斥,还可以弥补学生工作中的不足,进而实现社会工作在学校当中的本土化。
(2)搭建社会工作服务残疾学生的平台
在社会工作介入到学生工作的时候,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首先可以采用驻校的模式,建立社会工作站等一些平台,让学生部门直接对此进行领带,这就可以对社会工作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而且还有利于社会工作者与学生工作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从而使得管理更加方便。此外,还可以采用学校机构合作的模式,使得机构与社会工作者之间进行联系,从而使得沟通更加方便,获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龚乐.残疾大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8,(47).
[2]刘占文,温景文.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12).
[3]刘宗劲.高职教育:研究述评、发展趋向及战略调整[J].学术论坛,2010,(6).
[4]汪亚明.试论高职教育的尴尬处境及未来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5]王松.灾后学校社会工作运作机制的实践性探索[J].社會工作(实务版),20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1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