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常存在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专注度不高等现象,其结果严重影响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教师必须深思并加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文章总结出在“导”中设趣、在“教”中激趣、在“练”中生趣的教学方法,以引领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关键词:初中美术;兴趣激发;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作者简介:金峰,浙江省余姚市泗门初级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美术课堂教学及橡皮印章雕刻;闫冬,浙江省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美术教研组长,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书法和美术教学。(浙江 余姚 315400)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2-0107-02
随着学业压力的增重,初中生不再像小学阶段那样对美术学科的学习有较高的热情,他们逐渐变得理性起来,在课堂中表达自己的愿望也逐步减弱,美术创作变得缺乏激情和创造力,不利于初中美术教学的开展。如何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主动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是初中美术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
古往今来,人们但凡开始探索,均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便显得十分重要。美术课的教学环节一般有导入、新授教学、作业布置与练习等,教师怎样有效利用这些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进而全心投入进行美术作业的创作,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具有借鉴意义的做法。
一、“导”中设趣
巧妙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热爱美术学习的有效方法。一节课导入的成功与失败,将直接决定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快与慢。要想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上来,关键要看课程导入环节是否具有足够的新鲜感和吸引力。作为美术教师,最拿手的就是美术基本功,即出彩的课堂演示。以“湘美版”美术七年级“卡通故事”一课为例,笔者在上课时以寥寥几笔就画出了一个富有特点的自画漫画像,马上就吸引到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对卡通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卡通漫画创作的欲望。又如“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书法的点画之美”一课,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提到书法的话题时,马上动手在黑板上粘贴的书法镜片中以毛笔隶书写下“書法”二字,漂亮的隶书书写演示当即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好地把课堂的书法学习氛围调动、创建起来了。
除了美术“演示”的激趣导入,教师也可以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激趣导入。例如,“湘美版”美术八年级“远古的呼唤”一课,在非洲原始音乐的背景下,教师以非洲原始人的装扮造型进入课堂,这一新颖有趣的亮相,立刻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对远古美术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又如,在一节关于手绘纹样设计的美术课的导入环节中,教师扮成一个印度女郎,身着印度服饰出场并跳起了印度舞蹈,腰间的摇铃、优美的舞姿,既展示了自己的才艺,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为后面在手上进行手绘纹样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以上所谈的美术课导入,生动、形象、自然,融学科性和趣味性、表演性于一体,很好地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了以趣促学的作用。
二、“教”中激趣
美术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学生要学好美术,教师必须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这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注意力就会集中,求知欲望就会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因此,教师要不断探讨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笔者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是动手感知、创设情境等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强大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所以,美术教学中应多为学生创造动手感知的机会。以“湘美版”美术七年级“画家笔下的质感”一课为例,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收集各种材料,并在课堂当中让学生进行触摸、观察材料、感受质感,作业设置中要求学生尝试画质感,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学生一旦投身到动手感知的活动中去,就能真正被激发出学习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萌发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教师应善于创设有利于美术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感悟美术。如“湘美版”美术八年级“寄情山水”是一节国画课程,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运用视频展示了富春江兩岸美丽动人的自然景色,并引入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后面进行新知识的传授就变得容易多了,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作品《富春山居图》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蕴。又如“湘美版”美术八年级“变废为宝”一课,教师可利用不同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件精细而又栩栩如生的手工作品,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感受、展开简短讨论,并结合生活进行材料联想,教师就制作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述与示范,学生听得全神贯注,很快就学会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练”中生趣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想要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作业练习环节是最好的反馈。用枯燥无味的作业练习去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能引起学生的厌烦,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设计美术作业练习时,教师要挖掘一些兴趣因素,让学生在练习中激起兴趣、在兴趣中继续练习,循环反复,巩固提高。如“湘美版”美术七年级“画家笔下的色彩”一课,笔者在作业练习中曾尝试过让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教室中临摹风景画,而另一个班级在校园进行风景画写生训练,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做写生训练的学生明显表现出很高的作业热情,因为画的内容都是自己寻找到的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作业练习效果也十分理想。相比之下,在教室中临摹风景画的学生就没有这种高涨的作业热情,作业练习效果很一般,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尝试让学生“走出去”,用眼睛观察,用心思考,这样学生在绘画时才能更多地赋予真情实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导”中设趣、“教”中激趣、“练”中生趣,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美术课的学习和作业的创作之中,为学生美术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而又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欣.美术教学现状及其改进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
[2] 应邦红.关于美术课堂情境式教学评价的几点意见[J].考试周刊,2014,(64).
[3] 张婷.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4] 刘海波.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4,(6).
责任编辑 俞 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1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