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指导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写作作为初中语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就当前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内容“假大空”等现象大量存在。在“微时代”背景下,微写作作为写作教学的一种新尝试,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主要就如何指导初中生进行微写作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指导;对策;题目;方式
微写作作为一种形式多样、训练灵活、训练过程完整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语文素养的,兼具时代性和生活性的写作形式,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所谓的微写作是指内容较为短小的文学作品。其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驱使学生在课堂中分析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指导学生进行微写作呢?
一、初中语文微写作训练题目拟定的指导
在语文微写作活动开展中,题目的拟定是关键所在。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题目往往具有极强的操作价值。而一个随意拟定的题目非但没有操作价值,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白白浪费时间。基于微写作是一种与生活密切相联的活动,在指导活动开展中,我往往会立足当下热门的话题引导学生拟定题目,并在写作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定一个事件,并将自己的观点准确地表达出来。如,针对我国当前严重的雾霾情况,我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为了使学生正确地对待雾霾话题,引导学生自主地观看《穹顶之下》这一纪录片,并利用网络渠道来探析当前人们对雾霾的看法。学生通过QQ、知乎、百度等APP发现当前出现了顶柴静和倒柴静这两个派别。但是,这两个派别中的多数言论都是“跟风式”的点赞或“发泄”,而对雾霾的产生及我们要不要正视雾霾这个话题几乎没有涉及。于是,我以此微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微写作活动,引导学生根据以《穹顶之下》为核心来确定本次写作的题目,在写作的过程中,其需要客观地分析这个问题的核心所在,以此做出自己的判断,而非人云亦云。在这样的写作中,学生不仅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确定出内涵丰富的题目,还可以在话题的引导下畅所欲言,实现言之有物。
二、初中语文微写作训练方式的指导
微写作训练方式应当是微写作教学活动开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具有操作价值的一部分。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往往会采取以下方式指导学生参与训练活动。
1.示范指导
模仿和习得是学生参与写作活动的主要途径。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写作能力是有限的,往往需要借助模仿来参与活动。我通过对所执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的时候往往有着畏惧心理。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内容,不知道要用什么方式来写。对此,我在微写作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会立足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一些范本,引导其对这些范本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探索出审题、立意、选材等规律,以此使学生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逐渐消除对写作的畏惧。以《猫》的教学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根据郑振铎在这篇文章中所描绘的猫的形象,自主地写出了一篇与之有关的小文章。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之后,我则引导学生对我书写的文章和所閱读的文章内容进行对比,在小组合作中发现这两篇文章中异同点,以此积累写作经验。根据学生分析获得的内容,我鼓励其以《猫》为主题自主写作,写出一篇字数不超过200字,但形象具体、内涵丰富的小短文,在书写的过程中,将自己所积累的内容灵活地运用其中。在这样的读写结合下,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还可以在语言、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逐渐地消除畏难情绪,在模仿中对写作产生兴趣。
2.具体能力指导
微写作指导活动的开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简单地说,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微写作的时候,需要以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为基础,做到量力而行,避免过重的写作任务给学生造成负担。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微写作的时候,往往会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微写作的题眼,根据题眼来把握出题者的意图。在准确把握题目之后,我则引导学生立意,引导其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做到这样几点:首先,所使用的语言是通俗易懂,且简单易操作的。其次,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通篇不能都是平铺直叙的,而应灵活地运用所积累的写作方法,写出一两处有闪光点的内容,以此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再次,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文字之中,以此才能做到文质兼美。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写作教学的难点,抓住时代特点,借助多样化的方式,从题目和方式等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微写作指导,使学生在日常写作活动参与中对写作产生兴趣,并逐渐地提升其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龚姚瑶.见微知著:浅议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2):135-136.
[2]魏雪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微写作的教学现状及其策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0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