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麻雀学校”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校学生不满10人,规模超小的学校,俗称“麻雀学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乡村小规模村小学和教学点是教育的一块短板。研究和探索小规模学校现状和发展对策,有助于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麻雀学校”分布特点及成因
2015年甘肃省教育统计显示,在校生不满10人的“麻雀学校”3700余所,有1180所学校成了“空壳学校”。2017年秋季会宁县264所农村学校中10人以下的68所,占25.76%;在校学生370人,仅占农村学生总数的1.38%。柴家门镇10所中小学教学点,在校学生数不足10人的学校占一半。呈现出量多面广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首先,“麻雀学校”的形成与特定阶段人口出生绝对数量相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口出生数量逐年减少,到1999年达到最低点,以后虽有回升,生源整体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其次,“麻雀学校”的形成与人口数量分布不均衡相关。大到全省,小到会宁县及其周边贫困山区,经济以自然农业为主,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决定了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山区自然条件较差,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生源相对较少。再次,“麻雀学校”的形成与现阶段社会人口分布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弃农务工形成的“迁移学生”现象,或“陪读现象”,空壳村庄、空巢家庭出现,随之一生校、一级一生或几生、一师一校的超小规模学校出现。“空壳学校”也在增多。第四,“麻雀学校”的形成与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密切相关。从2001年开始全国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布局调整,学校被集中到村、镇。虽说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优化了资源配置,但是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备状况依然欠佳。脱离农村实际一刀切式的政策,迎合了偏远山区部分校长教师逃离式的心理,一窝蜂撤离。第五,“麻雀学校”的形成与师资力量的配置密切相关。“麻雀学校”由于学校所在地自然条件差,师资配置,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女教师配备更加困难,赶不上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导致家长为了子女的教育,走上了迁移式的陪读之路。
二、“麻雀学校”办学现状
首先,“麻雀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配备不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义务教育规定的课程要开齐开足。按照农村小学1∶23的师生比,教师又严重“超编”。教师不仅要“包班”,还要跨年级任课,甚至出现了“新复式教学”。还承担管理服务工作,变相地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其次,“麻雀学校”教育经费相对不足。不足百人村学教学点按百人核算公用经费,但是规范操作运行成本相对高,学校建设仅维持现状,难以持续发展。第三,“麻雀学校”缺少生源。在校生留守儿童、孤单残学生比例相对较大,学生智力开发跟不上、情感交流欠缺;师生少,不利于交流,不利于发展。大孩子离开,带动小的全家“搬迁”。学校服务区域内近五年适龄儿童数量不断减少,在乡镇县城上学学生数量增加,成为恶性循环。第四,“麻雀学校”缺少持续发展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差,表现在家贫、留守、孤单残、智障学生的比例明显大。留守老人、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身体状况差的家长监护或代为监管的现象普遍,要么隔代抚养,要么溺爱,放任自流的现象比较普遍,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业成绩难提高,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难养成。社会教育环境差,表现在社会各阶层,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本身以及部分家长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即“麻雀学校”存在偏见,认为规模越小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差,学校和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个别教育主管部门借统一检测把这些“问题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奖惩教师的依据,或者将犯错教师“发配”到“麻雀学校”或小规模学校以示惩戒;或者通过所谓的选拔招考将“麻雀学校”或者农村小规模学校中的优秀教师调到城区学校以示奖赏。“麻雀学校”渐渐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好环境。
三、农村“麻雀学校”办学模式的探索实践
学校是一个区域的文化中心,失去了这些阵地,也就失去了人心的凝聚力。农村“麻雀学校”是偏远农村地区文明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条路怎样走下去,是山区农村教育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第一,针对众多“麻雀学校”的形成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产物这一事实,就要因地制宜、适当撤点并校,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以柴家门镇为例,10所中小学有九所学生数不足百人,“麻雀学校”就占50%。这是经过多年的撤并整合形成的学校分布格局。在地处偏远生源较少的西部山区村所在地设置1-3年级学段小规模学校,在镇中小学有寄宿条件,配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和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发放,方便了孩子就近入学和生活保障,解除了一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而且由于中心校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合理配置了师资资源,满足了部分学生及其家长“上好学”的現实需求。第二,针对“麻雀学校”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的现象,在政府层面上要积极的改善办学条件,支持农村小规模“麻雀学校”的发展。“不足100名学生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政策实施,教育教学、生活设施设备和较大规模学校一样配发,极大地改变了“麻雀学校”的办学条件;按时足额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高了乡村教师的待遇,改善了教师配备难问题;教师配备没有只实行单一的师生比配备标准,而是按师生比、班师比、校师比结合的方式编制、职称评聘也较多考虑了在“麻雀学校”工作和支教经历,极大地支持了农村小规模学校、“麻雀学校”的发展。第三,针对“麻雀学校”缺少生源、持续发展环境的弊端,要能送走学生、教育好留下来的学生。随着精准扶贫异地搬迁、生态移民等惠农政策的实施,一些学生搬迁到了条件较好的城镇和水川区,享受到了和劳务移民家庭学生一致的优质教育资源。留在原校就读的学生,依托中心校教师走教、对口支教等方式,配备了专业课教师;依托校校通等设备、网络手段,通过“互联网+”教育等方式,提高了办学水平。
教育是一个长期效应,所以,对“麻雀学校”的发展探索,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去检验、去不断修正。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778)研究成果。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0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