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西方教育心理学新兴的一种教学理论,它对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尤为强调。地理学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课堂教学,符合地理学科教学的发展需要,对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关键词:建构主义 地理教学 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教授传递知识,学生学习接受知识,教学内容来自于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将教科书的内容传达给学生就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课堂检测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称为教育学界的一场革命,对教师教学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选择、积极构建的过程。学生通过构建,根据自己对各种知识难点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再是简单记忆别人已经研讨出来的结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一定的既定背景下,通过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与合作,搜集必要的学习材料,这中间充分体现了学生与外部环境多向的联系,也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2.学生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3]。学生是教学行为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控制学习行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习中,参与到讨论中,参与到整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生活体验,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相互质疑,整个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更具全面性。
3.教师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动态的,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教师有新的角色定位,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习者,或者说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和学生通过各自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来理解知识、构建知识,从而获取新知识。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師和学生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建构知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同样也实现了自我提升,不断成长。
二、建构主义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适应性探讨
1.地理学科知识特点要求
地理学科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自身特点,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有许多却不能被直观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认识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能力,能够分析、描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能够分析推断地理事物之间的成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就是一个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的事物。海水运动现象客观存在,可是却很少被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学生需要借助已有的盛行风的知识,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原理以及地转偏向力等基础,借助地图和图像,加上抽象概括,才能形成一个初步的关于海水运动和洋流的概念。这是一个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自主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健身知识认知,不断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
2.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的要求
如在“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节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绘制全球洋流分布图,这是对学生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学生在掌握洋流分布规律之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本节课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这是三维目标的最高要求。三维目标的层层递进,体现了知识建构的过程。
3.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构建知识的主体。教师也不再是教学活动的表演者,而是时时刻刻以学生为主体,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建构知识。新课程改革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课堂教学组织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课堂是学生发挥的舞台,教师主要负责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教学活动,以此阐述该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时事热点作为情境,导入新课。由近日再次引发关注的马航MH370航班碎片疑似出现在马达加斯加岛沿海,重新回忆马航航线以及疑似失事地点,提出疑问:在马达加斯加岛附近发现的飞机残骸碎片,有没有可能是来自于马航失事飞机?
以疑问引出新课,并讲授洋流相关新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疑问。合理衔接过渡,掌握洋流含义及分类。
2.分组讨论,建构知识体系
表层海水运动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讨论以北纬60°为中心的中高纬度海区、南纬60°为中心的中高纬度海区、北纬30°为中心的中低纬度海区、南纬30°为中心的中低纬度海区的洋流分布规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学生作为学习群体中的一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据自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对新知识有不同的理解,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见解,建构成不同的看法,因而发言也各不相同。如海水流速问题、人为操纵问题、残骸确认问题、海洋生物带动迁移等问题,学生都能讲出自己的理由或者困惑。每个学生的发言,都反应了自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通过讨论,学生之间相互交换意见,了解彼此的不同见解,从而形成对洋流成因及洋流规律更全面的理解,利于洋流知识的建构。
3.师生互动,绘制模式图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在师生互动下绘制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学生通过讨论,基本掌握洋流流向及规律,通过绘图,内化知识,将知识用图形呈现,也是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在绘制模式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将不同纬度范围的洋流规律同时呈现。
4.课堂小结,及时反馈
通过检验学生绘制的全球洋流分布图,搭配相应的习题来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及时得到反馈,可以及时改进教学进度。在最后,师生共同做好课堂小结,使课堂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7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