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模式下的师生共写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教育模式倡导师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也被称为“暮省”,它利用文字使师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实现对学生心灵的教育,激励学生前进,使学生自信乐观的成长,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发展。本文注重研究新教育模式下师生共写的意义,仅供参考。
新教育模式 师生共写 随笔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1-0021-01
师生共写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信健康的发展,是学生心灵的加油站。通过师生共写,学生能够尽情的释放自己的情绪,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提高对学生教育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潜力。
1.加深了解,掌握教育方向
走进学生、理解学生的途径繁多,师生共写就是其中最具特点的一种。可以利用师生共写随笔,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通过随笔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习与心灵感悟,让随笔成为学生的心灵守护者。学生通过随笔,可以记录生活中遇到的趣事,提高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帮助学生留住美好的瞬间,见证学生的成长。当学生开心时,通过随笔记录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尽情通过文字挥洒内心的喜悦之情,留住学生时代的单纯美好;当学生失败时,通过随笔记录失败的痛苦,对自己的勉励。教师通过共写随笔,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深处,跟随学生的情绪,为学生的快乐感到快乐,为学生的悲伤感到悲伤,更加了解孩子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为学生的成长做出正确的指导,实现对学生更好的教育。
2.强化指导,提升学生感受能力
在师生共写中,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指导地位。有些学生在进行随笔写作时往往不知道写什么,会偷偷的去网上百度随笔记录或者摘抄作文,无法实现随笔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师生共写中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指导。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筛选随笔好的学生,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努力的学习他人的优点,积极地进行随笔的写作。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随笔,传授给学生随笔写作的经验,使学生了解随笔的写作往往从小事入手,与生活联系密切,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提高学生对外界的感受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用眼睛欣赏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在生活的大环境下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学生在随笔写作中反应到“老师,我不知道如何进行人的描写”,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交给学生写作的方法。比如,人物外貌描写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先写一个人的大致特征(包括:身高、体型、衣着),逐渐到人物的局部描写,包括面部特征(头发、发型、眉毛、眼睛、睫毛、鼻子、嘴巴、脖子),在扩展到人物的四肢,值得注意的是,要让学生写带有人物特色的地方,并不是所有部位都要涉及到,这样写作人物才会更加鲜明饱满,生动形象。通过这样的写作指导,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提高对生活记录的能力。
3.高效交流,创建强大教育推动力量
在师生共写中为教师与学生创造了交流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点评学生的随笔,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在进行随笔的点评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点评语言要态度诚恳。教师在进行点评时态度要诚恳,语言委婉,多肯定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获得学生好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二是,有条件的进行点评。教师在点评时不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点评,而是有一定条件的点评。对于随笔写作认真,真情实感的学生,教师要积极的进行点评,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同时激励没有认真写作的学生,这种“差别”对待,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努力的完善自己。这样,学生才会更加诚恳的与教师交流,教师也要诚恳的与学生交流,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比如,有位同学写到“今天又要发随笔作文本了,好期待呀。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幻想老师能够给我写一大段的评语,我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可是每次老师只会在随笔作文本上写上‘缺少主题’、‘错字较多’、‘写作模糊’,而对于同桌梦凡的作业,老师总是用一些十分好玩的词,如‘主题很突出,像你的表现一样’、‘大小姐’、‘注意错别字’等,我们两个都有错误,为什么老师对她的评语那么多呢,希望老师能够进一步指导,我希望老师您的帮助。”通过这样的点评方式,学生会主动的反思自身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从而使学生的的学习能力提高,形成强大的教育推动力量。
4.长期坚持,促进学生质变
随笔的长期坚持,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形成良好的品格,对于生活与学习更加自信,形成开朗的性格。同时,随笔记录还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具备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积极地迎接每一天。随笔还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在长期的随笔写作中更加缜密,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随笔是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学生人生成长中的“记忆之匣”,教师可以利用随笔,为学生整理出随笔专集,为学生保留更多的快乐与温馨,激励学生的前进,在未来会议中能够不断的勉励自己,推动自我的进步与发现,实现自我的质变。
新教育模式下师生共写是一场“微革命”,它极大的建构了平等、自主、开放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外界感知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使学生养成自信、开朗的性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记录生活的美好,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推动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玲.“同读共写”助力师生生长[J]教育视界,2017(19):50-51.
[2]李潤波.师生共读 引领阅读感悟[J]考试周刊,2018(2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86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