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通过数学课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本文阐述什么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整合的意义、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整合;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握时代特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总结、思考,不断提高认识,创新实践。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在学科课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模式和规律。”世界上一些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 ,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当今社会已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巨大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从而去带动数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手段的全面革新,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
  二、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意义
  2.1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是教与学的最基本工具
  “信息技术将是现代教学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将它与课程进行合理整合,将有助于信息技术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得到整体性的理解和运用,将有助于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高度交互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在使用上像黑板和粉笔、像皮和铅笔一样顺手、自然。
  2.2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得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材料而产生理解困难,导致教学参与的弱化、教学活动的不平衡,形成教师课堂讲授的一言堂。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創造性。必须把学生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2.3.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如果想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身参加学习实践,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课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却又枯燥,因此数学教师教学中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课本知识活起来,而运用信息技术就可顺利达到效果。而且初中生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动听的音乐,夺目的色彩,图文并茂的动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 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寻控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并将反馈信息,传送给教师,教师通过计算机不断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从而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与和谐互动的状态。
  2.3.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抽象思维不断的发展,而数学知识又是偏重于逻辑推理,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静止图象变为动态画面,把问题的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起到变复杂为简单;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的作用。在讲授从三个方面看立体图形时,我利用《几何画板》做出这个立体图形,分别从三个方向看这个几何体,再结合实物进行教学,充分利用计算机及软件的模拟技术,可以让学生把纷繁复杂的运动图形或数据用计算机处理,达到形象直观的目的,从而易于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其实,它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能力,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2.4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
  2.4.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利于提升学科品味,突破重难点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按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如:“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教学中可用电脑画出y=kx的图象,在图象上取一动点p(x,y),并用鼠标拖动直线y=kx上的动点p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动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值的变化,它们有什么规律,体会y随x的增大而增大、y随x的减小而减小是什么意思。这种直观的动画效果演示使学生加深了理解,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吸取了知识,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4.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技能。
  当教师的都有这样的经历:为节省上课板书时间,课前准备了大量纸条,把板书内容逐条写上;为增加课堂练习量,把各式习题都抄在小黑板上。通过课程整合,教师在互联网、教学光盘中搜索相关素材,来充实这堂课,由于多媒体技术“动”性强,因而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再加上交互性强,使高密度、大容量的训练和信息交流成为可能。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优化了教师的教,也优化了学生的学。
  2.5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培养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应遵循以下原则
  3.1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应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
  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中,应根据中学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实践过程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实践过程。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应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讨论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
  3.2 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要遵循教育性原则
  所谓教育性原则就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要有助于数学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主要体现在:要改变教学过程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现状,达到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其次是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发展,有利于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3.3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要遵循发展性原则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数学的学习不应也不可能局限于数学知识本身。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这是科学的教育、人性化的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则,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实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得到持续而有效得发展;
  3.4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要遵循整体性原则
  信息技术的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扮演以往的角色:教育素材的提供者,或是模拟教育者,或是练习机器这样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在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中,应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数学知识所需信息、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整合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而组织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知识体系,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确定了教师新的教学观念,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必将得到全面、科学、健康发展。
  參考文献:
  [1]唐定伦.浅谈现代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M].
  [2]张定强.当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1998(6).
  [3]中学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J].北京: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4]刘友林.整合: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改的必然走向[J]. 教育技术研究,2002(4).
  [5]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教育信息化[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9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