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实施策略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首次从“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揭示语文教育目标,而语文教育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先天的优势。不论是从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目标,还是一个人的成才看,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成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首选基地。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促使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1)情感教育的内涵。情感教育是与情感因素有关的教育,不同的学者对于情感教育的表述不盡相同,但也有其相同点:首先,情感教育的探讨都是从“情感”出发,发挥情感作用,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师必须把情感这个心理因素教育纳入教学、智育乃至整个施教过程,从而调动整个受教育主体的内在积极性;其次,情感教育不是在操作层面的教学艺术,它是着眼于人的情意潜能,综合开发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再次,情感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使人的情感系统同认知、意志和行为系统平行发展互为手段,互为目标,达到和谐一致的发展状态。
(2)情感教育的意义。①加强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提升自身素质。情感教育的渗入,既能够促进教育摆脱狭隘认知的框架而使之趋于完善,发展人的情感直接推动健全人格的达成,亦能通过对其要素的促进作用而有助于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理想逐步成为教育现实。②加强情感教育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复杂和高度变化。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而情感教育就涉及到一个人心理存在的各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他的态度、情绪、意志、道德观等,通过情感教育能调节和协调人的情绪,达到塑造理想人格,增强社会所需合格人才的目的。③加强情感教育有助于新时期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现在的孩子虽然知识很丰富,但感情淡漠,缺乏感动之心、体谅之心。在家里,表现为任性发脾气,不体谅父母的苦心;在学校,不愿去关心同学,帮助同学,自私自利。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状况并没有什么改变,这说明理性认知与情感体验并不是同步发展的。所以,人在情感方面的发展需要给予特别的专门的关注,重视情感世界的构建,而首先就要建立起情感教育的意识。
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1)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合适承担者。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同其他学科相比,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语文教育无论如何不该也不能因为升学而放弃情感领域、精神领域。既然情感教育是我们教育方针中的应有之义,那么它就应当落实到课程体系中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
(2)课程设置要求语文课必须承担情感教育。语文课是人类的基础课程,其在诸多学科当中,情感的浓厚性尤为突出。因为语文学科兼具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它是一种情感投入,是一种将艺术性、情感性融为一体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语文教育的题中之义。
三、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现状
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学校有情有义(包括议论文、说明文)的作品中,语文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学习的情绪性、自觉性、思考性,教学过程中存在无目的性、无方向性、无教育性;教学方法上存在超强度负荷,死板的知识灌输,缺乏正向诱导等破坏教学过程最优化和积极化的问题。所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偏离了情感教育。
四、改善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提高教师的情感素养是关键。一位哲学家说过情感问题只能通过情感来解决,情感教育落实程度的高低、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情感素养息息相关。广大语文教师的情感素养成了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是制约语文情感教育的瓶颈,所以,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情感素养是当务之急。
(2)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语文教学不是封闭的教学,它与整个社会生活息息相通。“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社会是一所开放的学校,在社会上学生能学到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生活中充满着喜怒哀乐,有各种各样的人生百态,人的情感来源就是生活。让学生接受生活的砥砺,并联系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用一体,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刘晓伟.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2]鱼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8
[3]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56-57
[4]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34
[5][美]丹尼尔·戈尔曼著.耿文秀,查波译.情感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21
[6]徐敏聪.陶行知德育思想[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35
[7]高万祥.高万祥与人文教育[M].湖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2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