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的创新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视唱练耳课在是中等职业学校中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乐感和提升音乐能力,从学生对音乐的辨识、演唱等方面进行有机训练,提升学生的听辨能力,这些素质的综合提升将会给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在幼师专业中,视唱练耳课的创新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结合笔者日常工作中的教学实践,展开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视唱练耳的创新教学论述。
关键词:视唱练耳;中职;创新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模式一般借助粉笔、黑板等来进行,在视唱练耳课程的设计中,加入了鋼琴教具的介入,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给学生进行视唱课程弹伴奏、听写乐章、弹奏乐谱、乐谱核对及对照最后的听记结果等,师生角色比较固定,在教学形式上大多比较重复单调,在教学方法方面比较枯燥乏味,类似于机械式的一遍又一遍重复的弹奏,无指导性质的一遍又一遍的听记,类似于语言学中外国语专业的单词背写练习。这种形式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上互动较少,使得学生对这门比较重要的课程有些抗拒和排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下降。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课堂的学习形式多样化从教学方法、形式、载体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改进。新媒体技术的介入,课堂上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的实现,让课堂变得更为丰富多彩。视唱练耳课上,不再仅仅是钢琴单一的音源练习,可以融入更多音源的练习。在满足课堂要求的同时,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气氛空前浓厚,课堂也不再单调了,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视唱练耳能力,从而为以后走到工作岗位上,在教育幼儿园小朋友的课堂上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
一、多媒体工具的运用
在视唱练耳的课程设置上,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大多都是由教师进行伴奏训练,众多学生进行辨识,总结上来是一对多的训练模式,其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配置多台电脑,利用电脑设置视唱练耳课的乐谱谱库,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达到一对一的同时,舒缓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也能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在课上辅导学生;与其同时,学生在一对一视唱练耳训练的同时,面对电脑等产生更多的是对其新鲜感和好奇心,电脑工具的介入,也提高了教师对训练答案的整体准确度,既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又使得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加的专注。所以在这个角度来看,运用电脑多媒体辅助视唱教学是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
二、专业知识的提前介入
在传统教学上,视唱练耳课程重视基础性的、技能性的训练和提升。从内容上看,通过听——背——记——打——唱等环节的训练来培养学生对乐感的认知感受,之后再加强多音乐作品的吸收和鉴赏,达到提升综合音乐素质的目的,但这样的教学方法大部分情况下会让学生在首先学习技巧的练习中比较无所适从,不知道教学目的和理论所在。
理论指导实践,坚固的音乐功底为音乐建筑奠基。在视唱练耳课程中,首先在课程设置中,要先设置一至两节的理论课程,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个清晰的了解,熟知自己在接下来的技巧课中的侧重点和难点,降低更多的学习目标茫然情况。在视唱练耳课程中最为重要的唱和听的两个环节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的了解和训练,即使在开设乐理知识课程的前提下,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师也应该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沟通。在课程练习中,学生对课程的茫然、对目标的陌生感和无力感,都会让学生的学习耐力下降,将学习目标和效果大打折扣。只有充分合理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课程设置方面阶段环节化
通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接受程度参差不一,所以在课程设计上应该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一齐走”模式,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阶段环节化的教学方法。
对于幼师专业中,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基础较为扎实、入级比较高、专业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按照一定难度的阶段环节进行课程设计,增强他们主动积极思考学习的空间,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心理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积极鼓励学生多做多练,更需要把乐理和视唱练耳两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得学生取得进步。最后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这类学生相比较来说人数多,特点不太鲜明,对乐理知识的掌握不太稳定,教师应该结合提问等方式,一方面加强乐理知识,一方面梳理学习目标,加强学习训练,灌输教育理念,建立清晰的学习方向。
在这三类的学生课程设计中,都要遵循正确的教育方法,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也将是教育工作者,要有教育的意识,进一步学习教育的方法,在这个学习—教育—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提升和锻炼。
四、加强学生在学习新知中的心理辅导的内容
中职学校中,幼师专业的学生生源成分复杂不稳定,大多来自农村或者城镇环境,但这一专业在今后的工作岗位要求却比较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尤其是实践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
在学院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度增加对幼师专业的心理辅导,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多进行心理泄压和树立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也可以使他们认识到教育岗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自我复习和掌握。
“音乐既不能通过智力的、理性的途径来学习,也不能用类似代数符号或是与儿童无关的文字书写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应该是为他们铺设直觉体验的道路。”这段话表面了音乐教育需要兴趣、爱好的教学,需要创新的教育,而我们在视唱练耳课程中的教学创新,也是对此方面的一个摸索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雷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过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
[2] 尹正文.视唱练耳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0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