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终身体育意识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养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全民健康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重要理念,是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要想推进全民健康战略的有效实施,首先要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将“终身体育”理念贯穿于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之中。本文就终身体育意识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养成进行剖析和探讨,分别从终身体育的内涵和重要性、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最后提出了如何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培育终身体育意识的建议。
关键词:终身体育 高校 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b)-0108-02
1 终身体育的内涵和重要性
“终身体育”意识目前已广泛贯穿于我国各个阶段的体育教育中,但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最为关键和必要的阶段就是在大学期间。首先,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身体素质欠佳、生活状态不良的情况,“亚健康”一词已经不仅仅适用于社会上的广大人群,大学生的身体状况也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至于对未来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目前高等学校的大学生迫切需要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其次,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巨大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压力、缓解压力的过程中,终身体育意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在于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还在于体育锻炼有益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中,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也能保持充沛的体力和饱满的热情。再次,高校的体育课程相对于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来说,具有多样性和自主选择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课程,这非常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而且在授课方式上也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向传授方式,更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灌输和养成。
2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2.1 教学目标不一致,重技能而轻理论
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目标的制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能够融入终身体育的内涵,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会受到“终身体育”内涵的影响。然而,在当前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提升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育技能上,这样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完成教学目标上而忽视了体育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因此体育教学只局限在初级的层面上,学生的锻炼也只是反复练习简单的动作,久而久之学生的体育兴趣被扼杀,枯燥无味的体育课使他们的体育意识越来越薄弱,离我们的教学初心越走越远。另外,由于高校体育大都以实践课的形式开展,课堂内容主要以课前热身、课上学习技术、课后总结内容这样的流程进行,单纯的体育理论课几乎不开设。没有理论的铺设让很多学生在没有足够了解所要学习项目的前提下直接进行技能的学习感到手足无措,许多学生为了完成学分勉强去上课,虽然在增强体质上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没有理论课系统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形成一个准确的体育概念,因此很难达到培养终身意识的目的。
2.2 教学能力有缺陷,师资力量较薄弱
体育教师是有效传递“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人物,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高校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因素。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存在许多教学上的弊端,例如教学目标制定不准确、教学模式传统僵化、教学方法生搬硬套、教学能力存在缺陷、教学技术不够过硬、教学评价片面单一等,这些师资力量的薄弱环节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也影响了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强化。
2.3 硬件设施不完善,运动氛围不浓厚
硬件设施是保证体育课程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完善的体育设施能够营造浓厚的运动氛围,为体育教学拥有良好的效果提供保障。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设施还存在不够完善的情况,这直接影响了不同运动项目的均衡发展,有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缺因为没有教学器材而不得不选择更改项目,去学习和练习自己并不感兴趣的项目,长此以往,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逐渐熄灭,学生没有锻炼的意愿,也限制了课堂教学的实施。
3 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建议
3.1 强化教师队伍,增强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是高校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应当强化教师队伍,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终身体育”意识作为核心内容贯穿教学始终;另一方面加强对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更容易;另外,高校要注意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强化思想意识,传授最新教学理念,同时也可以引进优秀的体育教学人才,充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
3.2 完善理论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一改以往高校体育课重实践而轻理论的局面,可以将体育理论课作为高校必须开设的科目,纳入体育课的教学范围,使技术课与理论课协调发展,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思想理论知识全面发展。理论课的开设可以教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懂得运用体育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终身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将体育锻炼变成习惯。
丰富教学内容是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兴趣爱好、增强自主锻炼能力的有效方法。除了在课上制定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外,在课下可以以全面健身教育为背景,制定娱乐性、观赏性强的非竞技性项目,鼓励学生多参与、多锻炼,教师也一起进行课外指导,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到的体育技能,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教师的参与也能及时给予学生激励评价,做好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果,为“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提高设施建设,科学管理器材
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对体育教育资金的投入,不仅要排查体育教学器材还有哪部分没有添置到位,尽可能去完善教学用具,还有增加多媒体设备的投入,在体育软件开发和使用上配备完整,将体育教育变为科学的、现代化的、高效的新时代课程,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要对体育设施进行科学化管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器材,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学设施的损坏,确保学生安全使用。当一个配备完善、科学先进的运动环境呈现在学生面前,學生对体育项目的直观感受便焕然一新,无形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增强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终身体育”意识是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推进全民健康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理念,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首要任务。我们要重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课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养成“终身体育”习惯,让“终身体育”意识成为大学生受益终生的科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郭言斌.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12):7-8.
[2] 蒋建辉.论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155.
[3] 文源东.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9(5):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