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可控式教学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动态可控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充分运用教学现场资源,让教学课堂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状态,使得教学反馈不断生成。本研究以实验法分析高校羽毛球在教学中动态可控式教学的运用以及运用效果,为高校羽毛球教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促进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动态可控式教学 高校 乒乓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a)-0173-02
羽毛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动态可控式教学法进行高校羽毛球教学,能够更加了解動态可控式教学法的运用效果,以及提高高校羽毛球教学效果。
1 动态可控式教学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
动态可控式教学在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具体如下:教师基于场地设施和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对羽毛球基本的技战术类型进行分析,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开展做到有据可依。动态可控式教学的显著性特点就是对教学效果的及时评价反馈,以便对教学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在羽毛球教学中,根据学生对技战术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方面的反馈,对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保留,对不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 动态可控式教学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2.1 身体素质对比
羽毛球作为一门体育课程,需要对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进行训练,这不仅是满足羽毛球教学的需要,更是开设羽毛球的目的之一。在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测试中,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各项测试指标成绩相差不大,并对两组学生各项指标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前两班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实验前两组学生具备相同的身体素质水平。
在教学实验后,再次对两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发现,实验班学生在各项成绩上均略好于对照班学生,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测试指标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动态可控式教学法在高校羽毛球中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其中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力量素质仰卧起坐提高较为显著。
身体素质是保障体育运动参与效果的基本条件,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近几年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较为显著,也引起了各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通过积极改革体育教育活动,实现快速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身体素质分为速度、耐力、力量、柔韧和灵敏五大素质,因此在本实验中选取50m跑、立定跳远、800m跑、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进行测试。羽毛球运动对参与者的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教学和训练中也重点加强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训练,这就使得学生在经过羽毛球教学后身体素质会有所提高的原因,而实验班采用的动态可控式教学法,能够及时让每一名学生积极参与到羽毛球运动的学习中,有助于其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提高,这就使得动态可控式教学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过本次实验时间较短,只是在柔韧素质、力量素质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他身体素质影响并不明显。
2.2 技术测评成绩对比
羽毛球技术主要分为发球和接发球等,这些技术是学习羽毛球运动的最基本技术,也是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羽毛球技术的测试,发现实验前两组学生的羽毛球技术均较差,平均得分均不超过4.0分,运用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羽毛球技术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见在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具备一致的羽毛球技术水平。
在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羽毛球技术测评成绩中出现了差异,前者各项羽毛球技术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后者,并且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也显示了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技术测评成绩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即实验班学生的羽毛球技术均明显好于对照班学生的羽毛球技术,可见在高校羽毛球中,运用动态可控式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羽毛球基础技术能力。
学生羽毛球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直接反映学生在羽毛球中的学习效果,在实验前,学生几乎并未接触过羽毛球运动,其羽毛球技术通常非常差,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羽毛球教学,其羽毛球技术必然得到一定的提高,但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同,教师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运用优秀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技术,动态可控式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教师在运用该方法时,会根据教学过程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纠正、优化,使得教学效果始终保持在一种较高的状态,学生学习和练习羽毛球技术的效果也大大增加,其羽毛球技术水平必将得到显著提高。
3 结语
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运用新型的动态可控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动态可控式教学法的优势,对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兴趣程度,全身心的投入羽毛球运动学习和练习中,其身体素质、羽毛球技术也将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秦立群.基于“动态可控式”创新理念的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6,5(12):14.
[2] 张洪宝.现代羽毛球竞技特征及创新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9(4):49-52.
[3] 叶伟,林有雅.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柔韧性训练[J].福建体育科技,2015,4(4):117-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