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生羽毛球灵敏素质训练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前中学生羽毛球培训班众多的形势下,中学生羽毛球灵敏素质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引起了政府以及全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针对中学生羽毛球专项灵敏素质训练方法研究较少,有些教练员训练方法陈旧,训练手段不够系统,不具有专项化,阻碍了中学生羽毛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将羽毛球专项的运动特点和中学生时期身体发育特点两者结合,针对羽毛球运动中灵敏素质要求介绍一些经典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目的达到有效发展中学生羽毛球专项灵敏素质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  羽毛球  灵敏素质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2813(2019)03(b)-0023-03
  Abstract: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umerous badminton training classe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training methods and means for the sensitive quality of badminton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whole society. At present,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special sensitive qua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adminton in our country. Some coaches' training methods are obsolete, the training methods are not systematic, and the training methods are not specialized, which hinders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adminton level.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badminton and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introduces some classical training methods and mean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ensitive quality in badminton, so as to effectively develop the students' sensitive quality in badminton.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 Badminton; Agility
  1  国内外对灵敏素质的研究
  赵西堂将国内外对灵敏素质的定义进行研究[1],将灵敏素质总结为一个共有的特性“变”和“快”二者缺一不可,“变”指的是移动方向和动作的变化,“快”指的是对刺激反应快和移动速度快。根据我国体育运动实践概括为在特定的复杂运动情景中,快速对刺激做出反应,快速变换动作和快速移动的综合能力。“变”是基础,“快”是关键。
  Hoffman等将灵敏素质定义为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全身做出方向的变换和速度的改变,来满足运动时的需要。在诸多的运动项目中,灵敏素质尤为重要,其中改变运动方向和迅速移动的能力比单纯的快速移动能力更为重要[2]。
  我们发现国内和国外对灵敏素质的定义没有固定不变的限制,只要突出其“变”和“快”的特点即可。即灵敏素质是指运动员能快速准确的改变身体位移,同时转换动作,随机做出各种相应转变的能力,对刺激快速反应,转变和移动速度快的能力。它是一种运动能力和技战术水平发挥的综合性素质。根据发展方向不同,灵敏素质分为一般性灵敏素质和专项性灵敏素质两种[3]。一般性灵敏素质包括运动中急停、起动、起跳、变向、维持平衡和稳定。专项性灵敏素质要求与专项紧密相结合的快速、准确、机敏、随机应变的能力。根据发展模型不同,灵敏素质还可以分为视觉的决策要素和身体要素两种[4]。
  2  中学生灵敏素质测试
  中学生经过一定周期的灵敏训练后,需要在进行下一步训练计划之前,进行灵敏素质测试评定,以便于对受试者的训练效果,训练状态进行追踪定位。测定灵敏素质换句话说也就是受试者的变向能力的基线测试。测试的内容应与专项联系紧密,符合专项运动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动作模式,具有代表性。身为评定人员,需要对测试内容的测试时间长短,转动的方向,转体的次数,动作发力的点和方向有充足的了解。传统测试方法中包括立卧撑测验、侧跨步测验、象限双脚跳测验。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测试效果较好的有T测试、5-10-5往返跑测试、伊利诺斯测试、埃德格伦侧步测试。
  3  中学生羽毛球项目特点对灵敏素质的要求
  在进行羽毛球运动时,虽然我们完成单一动作模式以及固定方向步伐时是有一定动作规律的,但在两人对抗时,我们要根据对方回球的方向,球飞行速度,球飞行弧度以及自身预先的判断这些不确定因素来完成自身的技术动作,具有技术动作非周期性的特点[5]。根据对方随机的回球方位,回球速度,体现了瞬息万变的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具备反应快,随机移动快,移动中动作模式转换快,急停-启动快的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强大的速度力量,速度耐力能力是薄弱环节。因此,在中学生的比赛中更多见到的是运动员运用灵敏素质能力,在没有规律的情况下积极变向移动将球首先回击给对方,其次造成对方失误,虽然没有力量,速度表现出来犀利的进攻,但最终达到得分效果即可。   4  中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对灵敏素质的要求
  一个人从出生到各个组织器官完全发育成熟,成长为成人的过程叫人体的成长[6]。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诸多规律与特点,受着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身体的强弱,这也为我们的灵敏素质训练提出要求。中学生时期的年龄大致在13~18岁之间,对于灵敏素质来说,发展灵敏素质的敏感期大约在10~13岁,因此我们要尽早着手训练,可建立运动员档案,关注年龄,避免错过最佳时间。
  灵敏素质训练作用于中学生身体,改善学生骨骼、肌肉、呼吸、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机制,反之身体的发育特点要求着训练的强度和量。中学生的骨骼软骨成分较多,水分和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密度差,不够坚固,易发生弯曲变形不易完全折断[7]。因此训练时避免有较大器械的负重移动,较大负重容易造成脊柱弯曲、骨盆和腿畸形。由于中學生骨化过程较晚,但灵敏素质训练特点为急停-启动,我们要注意训练中的总量和一组中的量,避免训练频次高造成骨化过早完成和骺骨损伤。中学生关节部位周围肌肉细长,肌纤维没有横向发展,肌力较差[8],但急停-启动动作模式首先作用的是下肢关节,都需要关节周围的肌群作为支撑,制动和发力时身体自身负荷会作用在其上,因此要保持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发力的肌群,避免由于肌肉力量不足,活动范围大而造成关节过度负重。
  5  中学生羽毛球灵敏素质训练方法及手段
  5.1 中学生羽毛球灵敏素质训练方法
  中学生羽毛球灵敏素质训练的评定与其他训练的评定方法不同,通常不以强度等进行衡量,而是以中学生灵敏性的熟练程度来进行衡量,将衡量强度引申为以运动员最大或接近最大的努力和速度进行练习来发展变向能力。教练员应采取逐渐增加复杂程度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根据羽毛球项目急停-启动,突然快速改变方向移动以及发挥灵敏素质能力时能量代谢特点,重点运用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中运用高强性间歇训练法来训练灵敏素质,此训练法是发展糖酵解为主、磷酸盐和糖酵解混合代谢供能系统,负荷的时间在20~40s之间,负荷强度大,心率可以控制在190次/min,间歇时间很不充分,当心率下降到120次/min时即可开始下一组训练,每组动作完成后间歇方式可采用走,轻跑。重复训练中运用短时间重复训练法,其一次负荷时间少于15s,负荷强度大,并且要求动作完成速度快,间歇时间相对充分,每组动作完成后间歇方式可采用走或肌肉按摩,重复次数和组数相对较少,可有效地提高磷酸盐系统供能能力。我们要根据中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特点,结合项目特点,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有目的的发展短时间快速供能能力。
  5.2 中学生羽毛球灵敏素质训练手段
  5.2.1 锥桶训练手段
  锥桶类训练是教科书以及实践中经常提及和运用的一种训练手段,其主要通过运动员变向跑向不同方向的锥桶,使运动员的灵敏、协调、速度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对灵敏性训练有很好的效果,在实际的训练中运用很广。
  (1)8字形跑:平行放置两个间距为4.6~9m的锥桶,运动员两腿开立姿势准备,在两锥桶之间做8字形跑,转弯时用手心触碰锥桶。根据训练水平高低,可以调整锥桶间距,改变转弯半径或变换准备姿势来增加难度。目的:提高中学生羽毛球运动中身体变向能力和反应能力。
  (2)Z字形跑:在两条直线上,分别放置3个间距为4.6m的锥桶。即在第一条直线上的3个锥桶分别放置于0、9、18米的位置,在第二条直线上的3个锥桶分别放置于4.6、14、23m的位置。运动员两腿开立成准备姿势,从第一个锥桶开始向对角线跑5m到最近的锥桶,以外脚背围绕此锥桶跑过半圈,继续向对角线方向跑到每个锥桶处。在转弯时可要求手触锥桶或地,也可改变长度锥桶之间的距离。目的:提高中学生羽毛球脚步转换移动能力和变向能力。
  (3)20m方形跑:将四个锥桶编号1、2、3、4放置成边长为4.6m的正方形,运动员两腿成开立姿势准备,由1号锥桶快速跑跑向2号锥桶,然后快速右切,向右侧滑步到3号锥桶,后退跑至4号锥桶,最后向左侧滑步回到1号锥桶。可以改变腿的技巧以满足专项的具体要求。目的:提高变向、身体位置、脚下练习的转换能力。
  (4)15m转身练习:将3个锥桶放置成边长为4.6m的等边三角形,运动员两腿成开立姿势准备,从一锥桶开始向前跑4.6m到另一锥桶,然后围绕该锥桶做向右急转弯,再跑到对角线的锥桶处,并围绕该锥桶做向左急转弯,最后跑回起点位置。目的:提高中学生羽毛球运动中髋部灵活性和步法、变向能力。
  5.2.2 绳梯训练手段
  绳梯类训练最早出现在欧洲,是欧洲国家19世纪中期为发展士兵体能而设计出来的一种器械。在我国最早使用绳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北洋水师学堂为了锻炼士兵的身体素质从欧洲引进,主要用于士兵军事训练[9]。20世纪末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大量引进了国外现代体能训练方法,主要来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其中绳梯训练是改善和提高灵敏和协调能力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各种步伐变换练习,使运动员的灵敏、协调、速度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
  (1)来米奇脚步移动:运动员站在绳梯左侧开始,右脚侧向迈进绳梯第一格内,左脚重复。右脚侧向迈步至绳梯的右侧,然后左脚向前迈步至于绳梯的第二格内。右脚接着至于同格内。左脚侧向迈步至于绳梯的左侧,然后右脚向前迈步至于绳梯的第三格内。重复以上步骤。目的: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羽毛球运动下肢快速动作。
  (2)蛇形跳:运动员两腿成开立姿势准备,开始站立姿势与运动姿势相同,两脚分开一小段距离,将绳梯的边至于两脚之间,运动中将绳梯中的绳至于两脚之间,进行一系列的直角转弯跳。行进的方向为:正前方、右方、正前方、左方、正前方等。保证两脚一起起跳,起跳时必须转髋。目的:提高身体灵敏性、平衡性、协调性、髋部灵活性。   (3)交叉脚步移动:运动员站在绳梯的左侧。左脚交叉越过右脚,侧向迈进绳梯的第一格内。右脚侧向迈步至于绳梯第一格的右侧。右脚交叉迈步至第二格内,左脚侧向迈步至第二格的左侧。左脚交叉迈步至第三格内,右脚侧向迈步至第三格的右侧。重复以上步骤。目的:提高羽毛球运动中髋部灵活性和力量,提高转体速度和变向能力。
  (4)侧面右进:运动员两腿成开立姿势准备,站在绳梯的侧面,面对绳梯。右脚向前迈步至于第一格内。左脚向前迈步跨过第一格,至于绳梯对面一侧。右脚侧向迈步至于第二格内。左脚向后退步至于绳梯第二格的另一侧。右脚侧向迈步进入绳梯第三格内。左脚向前迈步跨过第三格,至于绳梯对面一侧。重复以上步骤。目的:提高身体灵敏性、平衡性、协调性。
  5.2.3 无器械训练手段
  无器械训练是教科书以及实践中经常提及和运用的一种训练手段。其灵活性强,便于实践设计,常用于实践中并不断创新,对灵敏性训练有很好的效果。
  (1)20m往返跑:在训练场地准备3条间距为4.5m的标记线,运动员侧身站在中间的线上,两腿开立准备,听口令向右加速转身、快跑至4.5m处的线,用右手触摸线。快速向左转体,快速跑向最远端的线,用左手触摸线。快速向右转体,快速跑向中间起点线,到达即为完成。注意的是可以变换练习方式,单腿分别完成不同的各种跑,如:跨跳、交叉步、并步、密步等。目的:提高中学生羽毛球运动中变向、脚步、和反應时能力。
  (2)六边形:标记出边长为0.5m的六边形(边长可变),运动员站在六边形中心,面对指定方向。双脚起跳,跳出一条边,再跳回中心,依次完成每一条边。练习时要进行顺时针跳跃以及逆时针跳跃。注意的是可以变换为单足跳或改变六边形长度。目的:专门提高灵敏素质。
  (3)双脚侧向单足跳:标记出两条间距为1m的线。运动员站在左边线的左侧准备开始。双脚蹬伸起跳,跳向另一条线的右侧,确保跳过标志线。着地后快速蹬伸起跳回原位。连续快速练习10~15次(往返跳跃记为1次)。注意的是可以变换练习方式,以“Z”字形(对角线)单足跳过标志线,两侧交替进行。目的:提高中学生羽毛球运动中脚下起跳爆发力和侧向变向能力。
  (4)手腕前臂灵敏训练:快速、变向用手接各种前半场小球练习。主练站在中心位置,陪练者向主练前场两点和左右两角抛球。主练降低重心配合跨步动作用双手接球。接球后即刻将球抛还陪练者,同时迅速退回到中心位置,准备判断接第二次来球,依次反复练习。目的:提高反应能力、手腕前臂动作速度、脚下蹬地速度。
  6  结论
  中学生羽毛球灵敏素质训练重点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能否根据年龄、身体发育特点安排合理有效的训练内容,遵循身体发育原则,达到促进身体良好发育的目的。我们要把握训练的黄金期,结合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积极培养。
  (2)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在灵敏素质训练中,要循序渐进,并结合运动员实际情况安排长期训练计划。
  (3)中学生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在灵敏素质训练中,要根据年龄来划分不同的阶段,有效控制运动量和心率,不对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造成紧张压迫,随之根据中学生年龄的增加,提升训练能力,根据提升目的的不同,巧妙结合训练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 赵西堂,葛春林,孙平.试论运动灵敏性的概念及其分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8):92-95.
  [2] Hoffman Jay.Norms for Fitness,Performance,and Health[M].1st ed.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6.
  [3] 田彦昭.浅析发展和提高灵敏素质及其训练[J].成功:教育,2007(8):138.
  [4] 胡峰.浅谈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训练[J].内江科技,2012,33(11):161,155.
  [5] 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6] 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7] 王华,少年儿童业余训练教材羽毛球编写组.羽毛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8] 佟启良,杨锡让.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
  [9] 李建臣.软梯组合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029.htm